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设计

2011-12-29 00:00:00张晓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1期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且有相对的独立性。怎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是当前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信息技术支持的中学英语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对学生在英语和信息技术两个方面的社会背景,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学习期望、学习风格以及已有的知识结构等的分析。在中学英语教学系统设计活动中,应该对学生开展调查并建立学生档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需求,并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建议,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 教学内容分析
  首先,选出适宜用信息技术表现的内容。然后,把选定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分解为若干知识点,形成节点。第三,以各种信息化形式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依据个人的学习需求通过文本、图形、声音、动画等方式学习。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加入交互式元素,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精神。最后,还应建立一个动态更新的电子资源库,包括参考资料、背景知识、案例、课件素材、网址资源以及学习工具等。另外,资源库内容与相关教学内容之间要有链接。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材的类型及其载体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纸质课本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信息载体。新兴的数字化教材以其信息表现的多元性、集成性、可控性,信息内容的开放性、共享性以及通达手段的交互性、非线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教材”的传统定义。
  ● 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在教学中的运用,使传递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尤其是新媒体——信息技术,可以用来创设情境、提供知识信息、进行练习等,使教学生动活泼。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用于个别化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可以用于教师的“教”,也可以用于学生的“学”。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教学信息的质和量,而且使教学信息本身的组织结构、传播方式、加工处理、接受过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念、原则、过程、方法和手段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 教学策略的设计
  1.设计教学内容的媒体表现。网络中的信息丰富多彩,如果教学内容仅仅是课本内容的文字搬家,就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层次,可以选用直观的图像、动画或视频、音频表现。
  2.创设教学情境。“情境”是进行意义建构的要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庞大的信息量和多媒体信息传播方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资源情境、案例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3.设计导航策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由于信息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使得学生容易产生迷航现象,设计清晰、明确、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导航系统十分必要。导航方式通常有演示导航、检索导航、线索导航、书签导航、在线帮助等多种。除此以外,网络课程还应为学生提供其他导航方式,如搜索引擎、相关资源站点链接等,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学习空间。
  4.提供适宜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组织形式。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法有探索法、情境法、讨论法等;学习组织形式有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总之,只有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条不紊地实施,以达到“整合”的最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