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认知能力

2011-12-29 00:00:00孟秀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3期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涉及方方面面,而认知教育在所有教育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声、光、电的作用,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幼儿丰富和扩展认知领域,增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辨别能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实践活动。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在提高幼儿认知能力方面具有如下优势。
  
  ● 信息技术有利于加强幼儿视觉训练
  
  幼儿年龄小,对周围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景观、图片、玩具的形状、色彩十分敏感。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有关信息资源,不断更新视觉刺激,进一步扩大幼儿的视野,培养其观察力。
  1.拼图游戏辨形状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帮助幼儿搜集和整理有关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图片,先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形状,开阔他们的视野,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形状认知。并可借助相关的拼图软件,让他们对照图片去“复原”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和比较,不断地尝试进行、思考,幼儿在练习中会进一步强化对“形状”的理解。
  2.观看动画识色彩
  动画片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一方面是因为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另一方面是因为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和背景色彩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适当时机可“投其所好”,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经典的动画片,让幼儿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会色彩的运用。教师也可通过观后提问的方式来强化幼儿的色彩认识,而后再将其截图呈现给幼儿看,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色彩的认识。
  
  ● 信息技术有利于加强幼儿口语训练
  
  幼儿阶段是发展口语能力的黄金时期,加强口语训练既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又能发展幼儿听觉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增强记忆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幼儿的这一发展特点,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表现空间。
  1.听力训练
  听是说的基础,因此,听力训练是口语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把生活中常见的声响以及小动物的鸣叫声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利用多媒体软件如PowerPoint、Flash、方正奥思等进行有效整合,让幼儿通过“听声音,辨物体”游戏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兴趣。
  2.口语训练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呈现或讲述某个故事情节,而后再让幼儿复述故事,教师可针对某一细节对幼儿发问,以增强幼儿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让幼儿进行绕口令练习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口语的途径。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的“真人”示范,观察口形变化和体会语速,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登台表演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 信息技术有利于加强幼儿思维训练
  
  幼儿的思维训练同样需要具体的教学情境。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情境“搬”进课堂,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方法来尝试解决问题,借助幼儿的互相交流与小组合作,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提高幼儿的思维灵活性。
  总之,在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信息技术确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动机,在满足了他们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同时完成了视觉、听觉、口语以及思维训练,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