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教育正处于一个高水平、均衡、以人为本的全新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也愈加广泛和成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做阐述、列举和探析。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物联网;微博
● 移动互联网概述
(一)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络的结合,是以移动通信网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为移动用户建立一个单独的互联网,而是为了使移动用户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其继承了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感受。移动互联网包括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公众互联网服务(WAP和WWW方式)、手机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ID)终端等要素。移动互联网相比固定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
1.移动浏览技术可以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最基本的业务能力。无线应用协议最初是由WAP论坛制订的用于无线网络浏览的规范。移动用户利用移动终端的WAP能力就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上的信息。随着移动设备能力的不断提升,WAP也发生了变化,OMA WAP2.X系列标准已经发布。
2.移动下载技术是通过移动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对媒体对象进行远程下载的技术。应用服务商及内容提供商可不断开发出更具个性化的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应用及媒体内容。
3.无线定位业务是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台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的获取展示了移动互联网精确服务的基本能力。
4.移动互联应用率最高的产品依然为即时通讯类,如短信、彩信、手机MSN、手机QQ等,方便用户即时交流。
5.移动搜索是基于移动网络的搜索技术的总称,是指用户通过移动终端,采用短消息SMS、WAP、IVR等多种接入方式进行搜索,获取WAP站点及互联网信息内容、移动增值服务内容及本地信息等用户需要的信息及服务。
●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几种教育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有力地保障了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即时互动,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四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为教育提供了全面立体的信息服务支撑。
(一)即时通信
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完美结合,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良性及时互动,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即时通讯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该课题。
1.家校互动系统是根据学校的组织架构搭建的,通过短信、彩信、互联网等形式,教师向家长传递孩子的在校表现等信息并解答家长的咨询,家长向教师咨询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此系统使教师和家长能够围绕孩子实时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通过飞信、QQ群等即时工具,根据需要建立群组,使教师、家长、学生相互之间能够及时沟通。
3.在线咨询:通过设立专家咨询服务,通过短信、彩信、互联网形式,教师、家长和学生能够及时咨询专家,答疑解惑。
(二)物联网
物联网是传感网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三网高效融合的产物,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
1.物联网在教育管理中可以用于人员考勤、图书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例如,带有RFID标签的学生证可以监控学生进出各个教学设施的情况以及行动路线。又如,将RFID用于图书管理,通过RFID标签可方便地找到图书,并且可以在借阅图书的时候方便地获取图书信息而不用把书一本一本拿出进行扫描。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实验设备管理可以方便地跟踪设备的位置和使用状态等。
2.物联网在校园内可用于校内交通管理、车辆管理、智能建筑、师生健康、校园安全、学生生活服务等领域。例如,在教室里安装光线传感器和控制器,根据光线强度和学生的位置,调整教室内的光照度。控制器也可以和投影仪或窗帘导轨等设备整合,根据投影工作状态决定是否关上窗帘,降低灯光亮度。又如,在校内有安全隐患的地区安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实现安全监控和自动报警等。并可通过给学生配置内置RFID的学生卡,孩子一入校、离校,家长就会立刻收到一条标明学生卡号和入、离校时间的短信。学校也可以对学生到课情况进行考勤分析。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在校园的行踪进行监控,设立校园安全控制区域,减少不必要的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微博
微博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群聚性、及时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得它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1.微博增进了学校与家长间的交流、沟通、互动。利用微博快速传播信息的特性,可以让教师随时把学校的通知、学生的作业通过微博发布。家长可以关注教师的微博,通过手机或计算机及时获取这些信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家长有任何问题也可以通过微博与教师互动,有效提高家校互动的效率和降低沟通成本。
2.微博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让教师、学生随时都可以相互交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虽然身处课堂之外,学生仍处于一个大的虚拟学习环境中,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
3.微博为锁定各种兴趣群提供了便利。例如,可以创建“数模竞赛群”、“奥数群”、“英语天地”等各种微群。微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信息的发布和接收更具有针对性,组员的积极性更高,交流互动更频繁,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更好。
4.微博还可以用来管理班级。班级微博由班主任创建,班主任是超级管理员,班长是管理员,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发布班级通知、发起班级投票、添加更改班级日历行程、添加班级课程表,添加班级通讯录,建立班级信息档案,上传和管理班级各种电子资源,普通班级用户只有浏览和下载的权限。
5.微博便于学校信息的发布。教务处可以通过微博发布各种教学通知、教学文件等;教室运行部可以通过微博发布自习室开放楼层及教室的空余座位信息等;图书馆可以借助微博平台发布新书信息、学术交流和讲座、借阅提示、信息咨询、图书检阅等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就业部门可以通过微博发布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
(四)同步课堂
通过手机短信、宽带互联网两种方式提供辅助教学服务,以“同步”为核心,紧密配合课堂教学,使家校双方配合更密切,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1.教师按照教学进度通过同步课堂向学生、家长推送教学辅导资源,同时向家长发送辅导短信。
2.家长通过辅导短信及登录同步课堂平台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学习的重点、难点和辅导方法,有效地指导孩子进行预习和复习。
3.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在同步课堂平台上学习与课堂教学同步的教学辅导资源、进行同步检测等,综合满足沟通、成长、应试等核心需求。
(五)移动办公
通过搭建移动办公系统,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办公和接收邮件,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观.教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