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变了吗?

2011-12-29 00:00:00刘向永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3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数次大的变革,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教学,到信息技术工具论,再到今天以信息素养为核心,大致每十年就会有一次大的变革。那么,当我们迈入2011年的时候,反思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开创的信息技术课程,我们是否应该有一些变的思维呢?因为,只有“变”才能够保持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机与活力。本刊将用两期专题来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的应变之道。本期专题我们将首先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始,进行现状的反思以及未来发展的探讨。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标志着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终于获得了正式的课程地位。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率先实施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至今,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也已实施。七年过去了,“七年之痒”不可避免,业内开始出现质疑与反思的声音。正如张义兵老师所说:“经历了‘七年之痒’的信息技术新课程也到了需要进行‘二次课改’的阶段了。”
  本期专题,我们深入探讨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反思并提供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变的话题以及基本思路,期待更多关心信息技术课程的人士关注此话题,并且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