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做法及启示

2011-12-29 00:00:00孙邦栋郭天娇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2期


  美国学者希契认为,一切军事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如何有效分配与使用资源的问题。长期以来,美军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尤其是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更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本文深入考察美军资产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探讨其内在规律,对于推进我国政府和军队资产管理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美军资产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做法
  美军推行资产信息化管理改革的时间比较早。新的信息技术一经推出,美军就将其运用到资产管理领域中。因此,美军一直保持着资产管理的先进性。其主要做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统一资产编码
  美军认为,分类编码是资产管理自动化的基础。美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资产分类代码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严重影响了资产的管理工作。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军着手建立统一的资产编码。其主要特点有:一是授权层次高。这项工作的启动由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提出,并责成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负责。1950年,又由美国国会向国防部长授权,以完成这一工作。二是建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1947年,美军陆、海军弹药局就已经成立了物资编码处,负责制定物资目录。目前,这项工作由美国国防后勤局专门负责,统一管理全军的物资编码,各军兵种也都设有专业的编码机构。三是建立了相关的制度规范。为规范资产编码的工作,美国国会专门审议通过了“国防编目与标准化法”,作为资产分类与编码的基本依据。目前,美军已形成了完善配套的资产分类编码体系,对日益增多的资产进行有效的区分和管理,使计算机能够根据代码区分物品,迅速方便地处理信息。
  (二)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录入资产
  在多年以前,外军就已引入条形码、射频电子标签等自动识别技术录入资产信息,在录入终端采用扫描器、自动识别器等设备,不仅明显地提高了资产信息采集速度,提高了资产管理透明性,而且方便了对资产信息的驾驭,缩短了反应时间,大大加强了后勤保障效率。目前,美军的自动识别系统包括条形码、集装箱上用的激光卡、集装箱或托盘上用的射频卡、询问机以及所需的其他设备,主要用于存储、读取并传输集装箱内各种物品的信息。自动识别系统以280万字节存贮量的激光卡为存贮媒介,这种激光卡不受磁场、静电和无线射频的干扰,具有防水、防震的功能,能存贮1200页数据,其内容可以更新,还可多次重复使用。在资产的大量运输过程中,将附上一张储存有物资品名、数量、运输控制编号、国家储备品编号及文件编号等文字、数字、图形和声音的信息激光卡或条形码,由条形码扫描器读取卡上信息,可以随时确定该资产的名称、数量及种类,以便迅速交接验收或实现快速分发。
  (三)利用联合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对资产实施动态管理
  在未建立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前,美军各军种系统都有自己的某些资产数据库,也能提供一定的可视性,但它们只是“可视化孤岛”。而要实现全资产的可视化,就要将三军所有的资产信息都录入计算机,建立全部资产的信息数据库,并利用专用的信息网络实施集成管理。建立联合全资产可视化系统,正是建立一个这样的集成的数据环境和管理网络,通过进入军队资产数据源系统,将存有资产数据的相关数据库联合起来,从中收集相关资产数据,然后把收集到的信息融合在一起,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最终以一种有用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该系统由三个信息系统组成,即在储资产、在运资产和在处理资产可视化信息系统,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各级后勤部门得到授权后只需输入资产的编码便可得到及时全面资产的信息,再通过专用网络即可进行资产的查询、请领、调拨和输送控制等,能够精准地实现后勤管道中各类资产的可视化,缩短了后勤反应的时间,实现了资产在战时准确、及时无缝隙地供应与保障。
  (四)资产核算与会计核算实现了系统集成
  美军在进行资产核算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过程中已实现了相应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集成,使资产管理系统与会计账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得以共享,资产核算与价值管理能够实现有机紧密的结合,提高了资产管理的效率。美军国防部、军种部都有一套完善的资产核算与价值管理系统。如其研制的师卫生补给品自动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用于代替手工操作,每月自动进行一次主数据文件修改和命令分析的卫材质量管理。通过其与战术分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标准财务系统的接口,卫材的增减变动都可及时反应在会计核算里,加强了卫材的核算和价值管理过程的可控性,有效实现了卫材计划、供应、核算管理的自动化。美军还开发了陆军管理信息系统,用于在作战和非作战情况下改善军用资产管理,它所提供的自动化接口可以与美军后勤管理系统连接,从而为美军全陆军财产等级部门以及军、师和营级非师属部队提供自动化的资产核算与管理。在这方面,俄军也同样使用了集成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物资的核算与结算、指定格式报表以及会计决策。
  (五)建立了资产调剂信息综合发布网
  美国的资产处置信息网因可连接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机构,及时发布资产处置信息,而提高了资产的处置效率,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具体操作上,各机构先对资产存量进行经常性的盘点,以确定闲置或不能满足需要的多余资产,然后在机构内部进行公告,多余资产先在本机构内部的资产使用部门之间进行调剂使用。如果资产的确属于本机构多余资产,则将资产信息向GSA(联邦总务属,代表联邦政府集中管理联邦政府资产)报告。根据提供的报告,GSA在资产处置信息网上发布多余资产的详细情况,包括资产的名称、用途、性能和使用状况等,以方便其他机构选择。通过浏览信息网上公布的资产信息,其他机构可迅速确定是否需要该项资产。若需要可以通过资产信息处置网及时申请资产调拨,并向原资产所有机构支付一定补偿的方式获得资产的使用权。如果资产处置信息发布12天后仍没有机构申请调拨,GSA才会做出将资产捐赠给地方政府、学校、研究机构或其他非赢利组织的决定,最后再进行资产的拍卖。
  二、对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资产管理改革的启示
  目前,信息化的外部条件给军队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美军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一)树立整体资源观的理念
  美军在信息化条件下资产管理的做法给我军带来的启示中,最首要的是,在推行军队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过程中,我军应充分认清信息化给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思想上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理念的枷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正确的现代化、信息化、高效化的管理理念,建立整体资源观。不仅要求实现管理手段的改变,更要求实现管理模式的更新。力求通过资源管理手段的高效化、信息化、自动化,达到实现资源的准确、及时、合理、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的目的。时刻以整体资源观的思想,深入指导资产管理改革推进的各个阶段,综合掌控资产管理改革推进的大局,使资产的管理不断向精细化、高效化、节约化的方向发展。
  (二)资产改革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在信息化条件下推行资产管理改革不仅只涉及到资产管理这一方面的问题,还牵涉到信息化条件下整个后勤管理各项改革的方方面面。资产管理改革本身也不仅仅是资产管理手段信息化的问题,还包含了标准的编配、制度的变更、权责的转移、利益关系的变化等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推行资产管理改革一定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推进的原则,搞好顶层设计,规定统一的标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协调好利益关系和权责的变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同步推进,充分有效地利用已有的信息化成果,科学地推行改革。以避免由于规划不合理,而出现的诸如信息系统的开发各自为政、软件接口不一、重复投资等人力、物力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
  (三)大力加强资产管理信息手段建设
  大力加强资产管理信息手段的建设是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基础,更是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全面建设方现代化后勤总要求的前提。美军在伊拉克的实战充分表明,没有先进的高技术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就难以实现高绩效的资产管理,无法使资源合理配置,更不谈在现代战争中提供及时有力的后勤保障。所以,如何开发和完善资产管理软件,建立资产信息数据库和信息交流平台,融合资产管理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和财会系统,从而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充分结合、资产的有效调度和资产管理的高效率,将是我军下一步在推行改革进程中亟需下大力气思考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四)适应现代后勤管理的总体要求
  军队资产管理改革应该适应新的军队编制体制需要,符合后勤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谋求后勤管理与资产管理改革的合力,以推管理改革取得最佳效果,这也是外军资产管理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我军资产管理改革要想取得重大成功,同样应符合后勤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与全军编制体制相适应。军队资产管理改革必然要受到后勤管理改革总体规划的约束,军队资产管理改革也应该考虑到体制因素的制约作用在现代后勤管理的总体要求下展开。
  (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