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预算管理

2011-12-29 00:00:00王语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11期


  摘要:医院预算,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当引起医院决策者的高度重视。新出台的医改方案中,在关于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30个字“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的表述当中,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中唯一提到的内容,可见预算管理在新医改后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文章主要研究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加强预算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控制
  一、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
  财政部会同卫生部推出了医疗机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将于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此次发布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五项制度包括:修订后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印发的《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除了年内启动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试点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也都将于2011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根据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要求,新修订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医院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方面凸显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新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严格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预算约束和成本控制,规范业务活动,促使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会计监管,避免机构的盲目扩张,从供给方加强医疗费用控制,缓解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有利于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提高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推动医疗机构财务信息的阳光化;有利于推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进程。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预算管理
  第一,全面认识和理解医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纵观当前医疗行业的预算管理情况,从整体上来看并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医院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只是财务部门按财政下发的预算编制要求,仅仅只算准财政拨款的相关科目,对其他科目则随意性比较大,更谈不上科学预算,使得预算流于形式,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也就失去了编制预算的意义,再加上管理和宣传不到位,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监督和分析,使得整个医院经济运行比较盲目,不利于既定目标的完成。由于预算是医院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所以医院管理层必须有一个整体的、科学的预算管理概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工作目标。
  第二,成立预算管理机构,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科学的预算管理会打破医院现存的利益圈子,对医院的传统观念、部门和个人的利益产生根本性冲击,所以需要医院管理层在深刻认识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下定决心,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来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医院首先要建立一个预算管理委员会来组织全面预算的实施。这一组织由院长、财务处长以及各职能科室主任作为主要负责人。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医院总体预算负责,各科科主任对本科室预算负责。预算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机构,全面负责医院预算的编制、下达,预算调整及预算考评工作。
  第三,科学地进行医院财务预算编制。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以法理财的原则;以控制支出、合理安排支出为目的。根据现行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医院要逐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编制预算。零基预算法是在编制收支预算时,不考虑基期情况,而是以零基数为起点,对所有收支项目重新核定。即在科学测算计划年度内各项工作对医院收支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每项工作可能给医院提供的收入或需要安排的支出数量,而不是审核修改上年或审定新增部分医院预算和支出组成。医院收入预算的编制要按照国家卫生部的规定,对规范的医疗收费项目,根据有关业务量的计算,并结合医院规模特点,以两个效益为主线,追求科学、合理、真实。预算收入既要实事求是,又要留有余地。
  第四,加强预算分析管理。坚持月度、季度、年度预算分析会制度。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反映预算执行中发生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监督控制预算的执行,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预算分析坚持先小会后大会的原则。在预委会召集预算分析会议之前,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负责对本专业和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和专项分析,财务部负责对预算的总体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撰写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同时由财务部和各指标归口职能部门召开分析会,针对预算的执行偏差,充分、客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建议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委员会负责召开月度、季度预算分析会。全面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落实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纠正预算的执行偏差。
  第五,规范财务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约束力。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要排除人为因素,用制度去管人和事,必须对预算制度、责任、指标、费用、定额等各方面进行细化。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为依据,从而使医院上下按统一标准行事,通过硬性的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强化预算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约束力。医院各个部门在医疗活动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充分按预算办事,围绕实现预算开展经济活动,适时实施必要手段,把医院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合于预算执行的过程中。
  第六,严格按预算支出控制执行预算,保障资金最佳运用。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规定的用途,建立健全必要的支出管理制度和措施,讲究资金使用效果。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及开支范围。各项资金的使用要划清资金渠道,分别列支。财务部门要根据年度预算经费的额度层层分解下达,逐级执行把关。预算内经费支出仍然要履行审批手续,审批权限根据额度的大小,通过分级授权控制。预算外经费支出和追加预算必须由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职能部门论证,由医院行政会议讨论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要建立考核、报告制度。预算年度结束,财务部门必须向职代会提交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并揭示非常事项及不可控制因素对预算执行的影响。同时,预算执行情况还要与职工利益结合起来,奖惩分明。此项措施的落实到位使管理者、职工与医院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者、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医院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七,加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医院预算的编制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它要求编制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使之预算编制专业性强又便于执行落实。财务人员作为预算执行的监督者,要严格按章办事,不搞特殊化,对各科室发生的经费按预算定额数进行核销,使经费使用人对预算执行情况一目了然,使经费按预算计划目标运行。当经费用完时,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报销手续以保证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医院通过预算编制、预算调控、预算考评等环节的循环,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系统管理,从而改善医院经营状况。降低经营风险,将各项经济活动纳入科学管理轨道,加强财务监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保障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使医院保持良好、稳定、持续性发展。
  第八,充分发挥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预算执行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和财务部门是医院预算管理的重要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发挥其独有的审计监督职能是严肃医院预算执行与控制的强大保障。审计监察部门根据已经审定的预算,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审计监督内容包括预算执行的进度、各部门是否按预算项目执行、是否存在实际支出超出预算的情况以及重大项目支出是否有审批手续等。如发现预算执行出现偏差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反映医院经营过程中遇到或出现的问题,并将情况反馈到院领导和各科室。
  三、结束语
  总之,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医院对未来进行规划的有效措施,强化预算管理对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医院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应不断摸索、创新,使医院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充分发挥其对医院综合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医院财务制度[EB/OL].http://www.gov.cn/zwgk/2011-01/18/content_
  178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