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业经济学作为从微观经济学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其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70年代;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这数十年的发展进程中,产业经济学形成了许多学派。主要代表有: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产业组织理论学派以及新制度学派。现今,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在新的研究工具和技术的推动下,产业经济学更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演进;流派
一、产业经济学的内涵
产业经济学(又称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发展至今,就其学科范围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泰勒尔(1988)说,“我想避免给这一学科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因为它的边界并不明确。产业经济学的确始于对厂商结构和行为的研究,……但是,产业经济学的内容比经营战略更丰富”,“研究产业组织就是研究市场运行”。阿宁迪亚·森(AnindyaSen,1996)在牛津大学出版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的导言中认为:“产业组织学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某些内容。”一般认为,这门学科是以市场(或产业)这一层次为研究对象,从同一市场中各厂商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分析厂商行为及其后果的。围绕产业经济学发展的主线无非有两条:一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二是单个企业内部的结构与协调。这一点,在主流经济学界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产业经济学的演进过程
如果追根溯源,那么马歇尔开始的新古典经济学说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源头。马歇尔在其著名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中对产业组织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他着力于分析分工的利益、使用机器的影响、特定区域产业集中的问题、大规模生产的利益、企业经营的专业化企业组织的历史与发展等问题。虽然马歇尔当时已经涉及了产业经济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但是并设有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继续深化、系统地研究下去,而是把产业组织作为并列于劳动、土地和资本的第四个要素,从供给角度出发,论述其对增进社会财富的意义。因此其理论只能是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最早萌芽。
直至1936年,张伯伦和罗宾逊才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提出,由于存在产品的差异性,现实当中典型的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而是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厂商具有一定的决定价格的“市场力量”,这种力量会使垄断利润长期大于零。因此,单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是不足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而必须由政府出面对垄断势力加以干预,才能确保市场的适度竞争。垄断竞争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例如:政府应该用什么样的管制方法才能减少垄断势力对市场机制的逆向影响;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才能保持适度竞争,市场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等等。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过程中,产业组织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以1970年为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0-1970年。以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梅森(E.Mason)和贝恩(J.Bain)为主要代表,形成了著名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范式,简称SCP范式。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1959年贝恩出版的《产业组织论》,它首先提出了“结构-绩效”范式,是第一本系统论述产业经济学的著作,标志着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谢勒(Scheler)在1970年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一书,提出了完整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这也是SCP范式发展的第二阶段。总之,这一时期研究的基本脉络是运用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来建立和验证SCP范式,即“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一阶段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1958年由海弗里鲍尔(R.Heflebower)和斯托金(G.Stocking)主编的《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论文选》中。哈佛学派SCP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从这一阶段起,产业经济学就已逐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理所当然地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主流学派,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且影响了整个一代的经济学家和决策者。
第二阶段,1970年至今。哈佛学派的主流产业经济学理论创立以来,一方面不断获得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不断受到批评和挑战,这样,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就分化成了两条主线:一是代表主流学派、沿着SCP范式继续前进的“新产业组织学”;二是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其他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崛起。前者的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沃特森(Waterson)、鲍莫尔(Baumol)等人;后者以斯蒂格勒、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兹恩(Y·Brozen)组成的芝加哥学派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的“后SCP”流派,引人注目的是以科斯(Coase)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由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人发展起来的“新制度经济学”。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是1988年泰勒尔出版的《产业组织理论》。泰勒尔比传统的产业经济学家更关注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如企业理论、市场理论、企业间关系,以及合同与组织间关系等问题,他的《产业组织理论》是近十年来国外大学最具权威性的产业经济学教科书。另外,1990年威廉姆森主编出版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选》,包含了产业经济学的经典文献、“新产业组织学”的代表作及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成果。
三、产业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西方产业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百家争鸣,主要形成了四个学派: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派。
(一)哈佛学派
20世纪30年代,由哈佛大学的梅森教授和贝恩教授开创了产业经济学的哈佛学派,可以说以梅森和贝恩为首的哈佛学派是产业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学派。该学派坚持的研究范式: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认为一定产业和市场中的绩效,取决于销售者和购买者在诸如:价格政策、公开或隐蔽的企业间的合作、产品合作和广告策略、研究和开发支持等方面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取决于相关市场以产品差别化、新企业进入壁垒、成本曲线形状、垂直一体化以及产品多样化程度等为特征的结构。简言之,就是市场结构决定产业行为,产业行为则决定以公平和效率来衡量绩效。SCP范式实际上是完全竞争模型的衍生物。按这种思路,市场结构决定竞争,为了保持有效竞争,必须运用竞争政策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干预和调节。总体来说,哈佛学派对产业政策持结构主义态度。
(二)芝加哥学派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芝加哥学派在产业经济学中的渐渐受到了重视。该学派将SCP范式的结论倒转过来,认为市场结构是由产业行为和绩效所决定,而不是相反。根据这些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一行业具有较高的集中度,是因为其中一个或几个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不是因为垄断性的兼并者之间的串谋。芝加哥学派比哈佛学派更注重对商业实践的考察。芝加哥学派认为,长期来看,在没有人为地市场进入限制的条件下,市场竞争过程是有效的,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带来能够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因此,芝加哥学派对国家在竞争领域内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学派
博弈论开始应用到产业组织理论模型的研究中,被称为新产业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有泰勒尔、科瑞普斯等。1988年泰勒尔发表《产业组织理论》,反映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该理论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和以纳什均衡为主要特征的企业行为看作是一种外生变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以下问题:企业数目固定不变时的市场均衡,即价格、产量、投资等内生变量的短期均衡;企业数目变动时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长期均衡;最后,将短期与长期的市场均衡状态与社会最适度比较,以后者为标准衡量市场的优劣状况。
(四)新制度经济学派
新制度学派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以及它们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将研究重点从市场结构深入到产业组织内部,引入交易费用说明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关系,从而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和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威廉姆森、阿尔钦等人。
四、总结
产业经济学发展至今,经过两大阶段的发展,已经日益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引入了博弈论方法和正规围观经济学模型。博弈论方法的引入是对以经验分析为主的传统产业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使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日益规范化。与此同时,出现了用正规数学模型分析取代结构-行为-绩效(SCP)框架的趋势。
第二,形成了网络经济理论。随着信息技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广泛和迅速渗透,社会经济活动的各种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实质性转变,对网络经济理论的研究远远超出了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围。
第三,产业生态化理论成为热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产业生态向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方面的发展成为新的关注点。
第四,出现了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对传统的产业结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产业融合赋予了产业经济及其理论新的内涵,也体现了整个新时代的融合化进程。
第五,形成了产业组织的双边市场理论。双边市场理论把消费者的策略与行为纳入到理论分析的框架,凸显了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的作用。消费者购买行为和购买体验的丰富使消费者需求偏好成为一个动态的变量,不再是被忽视的抽象的理论死角。这一理论从平台竞争与合作的视角考量了网络经济中各方经济主体的行为与绩效的关系,成为2000年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
参考文献:
1、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