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中发

2011-12-29 00:00:00王云岭高存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15期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汉中就有群众自发驯养繁殖大鲵。2006年开始,汉中市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的思路,采取成立协会、建立保护区、开展技术培训等形式,进一步加大了对大鲵的保护和发展力度,极大地推动了大鲵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鲵驯养繁殖基地,被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授予“中国大鲵之乡”称号。
  能否将大鲵的保护与农民增收结合,把大鲵培育成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这是汉中市委、市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也进行了深入的走访和调研。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人工驯养大鲵,使大鲵的种群得到了快速扩大,养殖户的收入也得到了快速的增加。由于大鲵附加值高,目前市场需求量大且成增长趋势。汉中是大鲵的原生区、适生区和优生区,人工驯养已形成一定规模,繁殖技术也日趋成熟,已完全具备将大鲵养殖与农民增收发展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优势。
  汉中市市长胡润泽在“首届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论坛”上致辞时曾透露:汉中市已建立大鲵驯养繁殖场1000多处,家庭养殖1万户,养殖大鲵100万尾。据城固县渔政监督管理站负责人余鹏介绍,县发改局已计划将大鲵养殖这一新兴产业列入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县发改局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全县有4家规模养殖企业,这四家驯养企业也是2009年国家获准经营许可的全国9家企业之一, 2010年末已将其纳入九大产业规划。
  据有关资料记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秦巴山区野生大鲵总量约有10—15万余尾,主要分布在牧马河流域城固段、湑水河流域、文川河流域。后来,由于人为捕捉、走私、贩运,大鲵的生存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数量也急剧下降。至2000年,城固县的野生大鲵已不足5000尾,海拔800米以下的山涧更是难觅其踪。
  陕西湑水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铭恒与陕西汉水大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永金是较早从事大鲵研究与开发的人之一。戴铭恒,1984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上世纪90年代,当人们疯狂捕捉野生娃娃鱼时,“科班出身”、具有商业头脑的他就已经搞起了娃娃鱼的人工养殖、繁殖。 从1989年少量的家养到小溪沟里圈养,历经多少次失败、挫折,到2001年成立大鲵研究所。
  梁永金坦言,20多年前,他就开始接触大鲵。当时国家对大鲵的保护尚无明确的态度,或者说保护的力度还不大,私捕和贩卖行为泛滥,自己也曾参与其中。逐渐,随着野生鲵数量的日益减少,他发现这个行当的“生意”不好做了,于是开始潜心研究人工繁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在大鲵的数量逐年呈倍数上涨。他同时还发现,通过人工繁殖,不仅有力地保护了大鲵,而且对养殖户的增收效果明显。
  经过十多年的潜心钻研,他们研究的大鲵人工受精和繁育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7年这一科研成果获得陕西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
  人称戴铭恒是“钻在山洞的亿万富翁”、“娃娃鱼之父”。他的公司也不断发展壮大,已是集科、工、贸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现池存大鲵3.96万尾。
  2005年,陕西湑水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大鲵原生区繁育基地”。先后被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从2007年到现在已接待全国各地养殖爱好者达9000多人次,有3000多户农民从戴铭恒那里购买鱼苗。散养娃娃鱼成了中高山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