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价格形势的分析及建议

2011-12-29 00:00:00刘刚付绍雄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15期


  一、对当前价格形势的分析
  
  (一)“十二五”时期,价格总体将以温和上涨为主,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在5%左右
  前10年,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居民消费价格的主要原因,食品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贡献率达81%,居住价格上涨的贡献率达18%,居民消费价格变化的结构性特征明显。但从近期价格变动情况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范围有所扩大,结构性的价格上涨正向全面价格上涨发展。“十二五”时期,价格总体将温和上涨,年均CPI涨幅可能在3—5%之间,高于前10年的年平均涨幅。
  2003—2005年、2006—2008年我国发生的两轮通胀,都是在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某些行业供给面出现问题所致。本轮通胀原因除粮食、生猪等食品价格以及居住价格上涨外,还与2009年以来国家大规模货币投放,以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传导作用增强有关。另外,2006年以来的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吸纳了大量社会资金,近期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效果正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部分资金外流也是本轮通胀的一个间接原因。
  (二)下半年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将高位企稳甚至回落
  在煤炭、成品油、钢材等产品价格上涨的拉动下,流通环节生产资料月环比价格持续上涨,前6个月同比价格累计上涨11.12%。近期制造业PMI中的综合指数、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均呈回落态势,预示着后期市场需求增速会继续回落,且目前钢材、煤炭、化工、有色金属、成品油等价格水平都已接近甚至超过2006年以来的高点,上涨的时间也比较长,价格涨势在逐步回稳,若未来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态势延续,在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节能减排、加息等政策影响下,预计下半年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将高位企稳甚至回落。
  
  二、几点建议
  
  (一)强化货币政策效果,重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今年,央行已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但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仍相对较多,建议后期应适度继续提高准备金率或利率,尽快扭转负利率局面,降低市场通胀预期。从当前经济情况看,结构调整的紧迫性要强于经济增长,所以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按照“先易后难,时限约束、步骤清晰、主次分明,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实施。一是尽早完善政绩评价考核体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消除制约方式转变的基础性因素。二是积极开展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四项工作,把工作重心放在推进各项体制改革,深化开展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工作上来。
  (二)抓好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
  上半年全国部分地区旱涝交替,但总体上对粮食生产影响不大。后期要主抓主产区生产,搞好田间管理,对可能出现的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早防早治,确保秋粮能再次丰产丰收。目前,生猪、猪肉价格上涨较快,养殖户利润较多,养殖积极性高,要鼓励较大规模养殖场提高生猪特别是仔猪产量,密切跟踪仔猪、生猪存栏量变化,实时引导补栏、出栏,保持合理养殖规模,并持续强化防疫工作,确保养殖户受益,保持猪价相对稳定。另外,要抓好粮食、生猪储备工作,稳定市场供应,特别是现阶段还是猪肉消费淡季,建议应增加猪肉储备量,以备后期旺季之需。
  (三)通胀压力易疏不宜堵,积极稳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应尽早理顺资源价格水平,但要把握好调整幅度和频次。同时,提高居民对通胀压力的承受力,要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提高央企利润上缴比例,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和福利支出力度;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完善社保体制;编制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政府补贴联动,指数涨则补贴增。另一方面,资源价格改革要有一个度,不能追求国内资源价格同国际市场的完全接轨,并要严格限制为了部门利益、局部利益而采取的不合理调价,分析研究下游商品价格变动的合理性,加大对借机涨价等投机行为的处罚力度。
  
  (刘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付绍雄,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