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产业集聚作用 推动“三化”协调发展

2011-12-29 00:00:00刘晓萍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19期


  摘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尤为重要。通过对河南省安阳市以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的调查,就如何加快中原经济区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 “三化” 载体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河南“两大跨越”、加快中原崛起意义重大。近年来,安阳市以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发挥产业集聚区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的载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主要做法
  (一)完善功能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安阳市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径,不断完善集聚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坚持以平台建设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不断提高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通过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定期督导、考核评比等长效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建设投资倍增计划和大招商计划,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集聚区基础设施功能。仅2010年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5.6亿元,新修道路234.3公里、管网425.9公里、电网61.6公里,标准化厂房60万平方米。
  (二)发挥集聚效应,打造特色地方工业
  安阳市以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以培育壮大新能源、现代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群,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坚持“现有企业要有新项目,新上项目要有新水平,新上企业要有新技术,新技术要能支撑新产业”的工作思路来推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目前,安阳已经初步形成林州市装备制造、殷都区钢铁精深加工、安阳县冶金建材、内黄县高档陶瓷、滑县服装、汤阴县食品医药、高新区电子信息与新能源等特色产业经济。
  (三)实现产业“链”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安阳市紧紧围绕“节约、循环、低碳、发展”的理念,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循环型经济体系。一是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产业链:大力延伸采矿—炼铁—钢坯—板材、线材、铸管—精密铸造、装备制造的生产链条,实现原煤—洗煤—焦炭—煤气收集—煤气发电和焦油提炼—化工产品开发的煤化工价值链,推进矿石开采—熟料—水泥—预制板产品链条延伸。二是依靠农业大市资源,多种途径建设循环型农业产业链:打造粮食种植—畜禽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打造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链;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形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
  (四)强化工业引领,促进农业现代化
  为了更好统筹“三化”协调发展,安阳以产业集聚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通过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整体规划,避免“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现象;利用集聚区工业技术聚集优势,促进农业生产科技进步,增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通过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通过开展土地整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2010年,安阳粮食生产稳定在800万亩以上,连续8年增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50家,发展高效农业面积105万亩,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237个,六大特色农业引领区初见成效。
  (五)引导人口集聚,加快产城融合
  坚持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和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相结合,通过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从农村向中心社区集中,以工业化a623d4aafdc34589523deae04851e235c024c53cf5c336df75a27254a03dba1d带动城镇化。同时,各产业集聚区按照“产城一体”的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居住和商业组团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实现农民“未进城,已务工”。2010年,安阳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已集聚工业企业1026家,容纳就业人口达到16.9万人,仅2010年就新增就业人口3.9万人,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4%。
  二、经验与启示
  (一)以平台建设破解集聚区要素瓶颈制约,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资源集聚的重要载体,建设中的资金、土地及技术要素的瓶颈制约,直接影响着自身作用的发挥。安阳市坚持以平台建设破解要素产业集聚区的瓶颈制约,积极推进投融资平台、中小企业担保平台、土地整理和开发平台建设,多渠道、多模式地筹措集聚区发展所需资源,以硬件要素保障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三化”协调发展中的载体作用。
  (二)以产业集聚发展拉动增长极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
  安阳市在推动“三化”协调发展中,努力促进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能源、医药和电子等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持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安阳市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一方面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就业岗位以及财力支持,以产兴城;另一方面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生产率提高,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更好地发挥了以工哺农的作用。
  (三)统筹集聚区布局,加快城镇化步伐
  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安阳市实施“以城带产”战略,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城镇发展的载体,科学制定功能区空间布局,吸引人口、企业快速集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由此可见,“产城融合”的突破口就是激发集聚区社区的活力,把集聚区打造为城镇社区,把城镇社区提升为产业发展服务区,从而实现由工业园区向产业集聚区转型,再向产业社区提升,最终实现向城市特色功能区的嬗变,推进产业聚集区的产城融合发展。
  (四)以劳动力转移撬动土地流转整合,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助推器。在家庭经营规模小而分散的情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安阳市以产业集聚区所辖村庄为试点,采取“先流转土地,后合并村庄”的模式,为集聚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然后对村庄进行拆迁、改造、合并,提供土地资源,以劳动力转移撬动土地流转,以人口转移推动土地整合,进而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培育品牌集聚区,树立“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样板
  根据不同区域发展特征、发展阶段和产业特色,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品牌产业集聚区,以引导、示范作用,推进全省集聚区建设;大力支持品牌集聚区建设研发中心,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以技术创新带动形成、壮大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打造“三化”协调发展的经济支撑。
  (二)壮大产业集群,打造“三化”协调发展的动力引擎
  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拉长产业链条。一要把握市场发展动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依靠培育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壮大经济总量,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二要依靠引领好集聚区项目建设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牢牢抓住重大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集聚区主导特色产业定位去谋划新项目。注重选择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关联度高的项目,以赢得未来发展先机。
  (三)推进产城融合,筑牢“三化”协调发展的核心纽带
  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规划理念制定发展规划,注重产业功能、生态功能、城市功能的融合,加速产业聚集、产城互进共促一体化发展。二是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明晰产业定位,推动集聚区建设。三是要坚持集约发展,注意节约利用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着力引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高端发展。
  (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村庄迁并、存量用地挖潜以及荒地开发改造推动盘活闲置土地。坚持引导和控制现有存量土地的集约利用,适当提高规划布局集中度,提高产业集聚区建筑容积率。
  
  参考文献:
  ①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18)
  ②夏春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10(10)
  ③耿名斋.“三化”协调发展与发展方式转变[N]. 河南日报,2010-04-21
  ④蔡世忠.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三化”协调发展与发展方式转变[J].河南农业科学,2011(6)
  (刘晓萍,1984年生,河南濮阳人,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