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垄断本刊评论员

2011-12-29 00:00:00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22期


  众所周知,垄断是市场经济的“癌症”,它疯狂吮吸市场营养,无情地摧残正常的市场细胞,恶性膨胀自己。其终极理想是把自己变成市场中唯我独尊的魔鬼,为所欲为。由于垄断的巨大魔力,市场体系中总有人试图以种种手段建立垄断地位,行使垄断行为,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山东两家医药公司非法控制抗高血压药复方利血平的原料,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迫使其他相关企业全面停产,强迫下游生产企业抬高投标价格,已严重破坏了国家药品价格招投标制度,其垄断的降压药价格最高上涨近6倍,给上千万高血压患者带来了实质性的利益损害,对市场环境的破坏程度触目惊心。政府反垄断机构及时强力出手,制止了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维护了相关患者群体的应有利益,这说明,国家反垄断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反垄断动真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企业竞争力普遍还比较差。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巨无霸般的跨国公司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中国需要拥有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企业,需要培养自己的企业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和支配地位,但这种企业只能在竞争中形成,在市场博弈中成长。这种企业更应该谨慎自己的行为,可以有市场支配地位,但绝不能有恣意支配市场的行为。如果刚刚在国内市场获得一点点市场支配地位就滥用这一地位,肆意从事垄断活动,通过“癌变”来膨胀自己,甚至妄想通过自己的垄断行为来绑架市场、要挟政府、鱼肉消费者,将会使市场正常秩序受到破坏,中小企业成长受到窒息,创新受到阻碍,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而且一旦把这种通过“癌变”膨胀起来的企业放进充分竞争的国际市场中,也一定会输得一败涂地。中国政府不对这种垄断行为给予坚决打击,中国就永远别想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永远别想培养出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超级企业,也永远别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现在有人对反垄断缺乏信心,担心反垄断这把利剑举起来后能不能挥下去;有人不理解反垄断的深刻意义,将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荒唐地称之为“神仙打架”;也有人代表垄断者利益进行“阻击”和高调辩解;还有人甚至质疑反垄断的“诚意”,这充分说明反垄断之剑出鞘的沉重与艰难。而市场和消费者的共同期待是,希望这两家药厂成为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继而在其他同样存在垄断行为的行业和领域引发连锁反应,推动有关部门整顿深藏在多个行业领域中的垄断现象,真正在制度上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了维护法律尊严,净化市场环境,更为了培养出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业已启动的反垄断调查就要敢于突破各种阻碍,一查到底,一旦事实清楚就要依法严惩,决不手软。反垄断法的精神核心就是让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有所约束,不能肆无忌惮地滥用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那些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都应当认真学习《反垄断法》,检讨自己是不是有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而处罚是要垄断企业长记性,使其明白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是不容随意侵害的。谁侵害了人民和社会的利益,谁迟早都将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只有这样才能还社会以期待,还人民以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