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 顺势而为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1-12-29 00:00:00高俊才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23期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是中央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针对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要把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元目标统一起来,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的倾斜力度,加快建立城乡平等、双赢的要素交换关系。要顺应趋势,立足国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一、大城市统筹城乡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五个趋势
   大城市既对农村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又对中小城市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大城市以城带乡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呈现出以下五种趋势。
   (一)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趋势,即农村人转变为城里人、“准市民”转变为市民的趋势
   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使农民人均资源增加,才能更快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呈加快趋势。
   重庆市2010年农村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1000多万,农村房屋闲置和耕地撂荒问题突出。为此,重庆市出台了加快“农转城”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实行“地随人走”和“带地进城”的做法,转户农民在土地处置上可选择继续保留、按规定流转或退出土地。土地是农村福利的核心,新的政策使农民不用土地换户口,提高了农民转户口的积极性。一年多来,全市累计“农转城”260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上升了6个多百分点。
   天津市2005年以来实行以“宅基地换房”模式建设示范小城镇的政策,到2011年底和2015年将分别有40万和100万农民喜迁小城镇居住,小城镇居民有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并已完成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均可申请办理户口的“农转城”。
   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一些城市,通过“积分入户”等形式,也加大了外地农民工在当地落户口的力度,大量无户籍的“准市民”变为有户籍的市民。
   (二)农业农村资源的资本化趋势,即通过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使农业农村资源变为致富和发展资本的趋势
   城乡二元结构之所以差距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要素交换不平等,在劳动力、土地、存贷款等要素交换方面存在较大的“剪刀差”。要缩小二元结构的发展差距,就必须创造条件使城乡二元之间建立平等、双赢的要素交换关系,提高农村资源变为资本的价值量和变现能力。
   重庆市创造性地提出“地票”概念,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截至2011年10月,交易总金额已达140多亿元,每亩“地票”的交易价格由几万元、十几万元,增到30多万元,除去土地整理等成本(约占地票收入的三分之一)后的收益,按85∶15的比例分给农民和农村集体,平均每户农民可获得几万、十几万元的收入,农民可在规划区内建新房或者到城镇买商品房。这样由市场发现价格的土地要素交易,比传统的模式更公平,可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农村,农民的宅基地变成了致富资本。即使远离城区的农村,也可合理分享城镇和工业用地的增值收益。
   北京市农民的房屋租金,2011年1—8月份人均达到701元,同比增长52.4%,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趋势,即千家万户的土地通过流转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的趋势
   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经营效益。规模化经营的实现路径,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形式;实践主体主要是农民和专业合作组织以及龙头企业。近年来,大中城市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速度呈加快趋势。
   天津市截至今年年底,可建成100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
   上海市2010年设施农业覆盖率达60%,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120家,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7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2家。
   北京市拟在3年内新建5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创建25个蔬菜生产大镇、新建15个千亩设施蔬菜标准园。
   武汉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建成300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大力推广机械化全程养殖模式,保障食品安全和粪便污水达标排放。
   成都市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2592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7家,带动农户面65%。
   苏州市鼓励耕地的规模经营,在每亩每年400元耕地保护基金的基础上,对连片1000—10000亩的稻田,按每亩200元补助;对连片10000亩以上的稻田,按每亩400元补助。
   (四)农业功能的多元化趋势,即农业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的趋势
   农业的首要功能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城市农业首先要落实好“菜篮子”市场负责制,保障蔬菜和肉禽蛋奶等鲜活农产品的供应。蔬菜生产要统筹考虑城郊“菜园子”与优势产区,稳定提高城市自给能力和应急供应能力。大城市要确定常年菜地最低保有量,重点发展设施栽培,提高蔬菜尤其是叶类蔬菜的自给率。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除了生产功能外,还有生态、示范、旅游等多方面功能。
   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其中包括大量的生态型农业项目。
   苏州市对耕地、湿地、水源地、公益林等都给予生态补偿,其中,对县级以上集中供饮用水的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补助100万元,重要湿地所在村补助50万元,列为县级以上公益林的每亩每年补助100元,同时对水源地、重要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所在地的农民,凡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给予一定补偿。
   天津市已经启动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37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70亿元。
   北京市今年前三季度的种业实现总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33.2%。农业观光园已达1300多个,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32%。
   上海市农业旅游发展迅速,已建成具有万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农业旅游点85个。
   武汉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045个乡村休闲游经营单位共接待11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5%。
   (五)城乡发展的一体化趋势,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的趋势
   城乡一体化不是一样化,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城乡功能差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要加大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尤其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市计划到2012年实现每个郊区设置一所三级医院,居民一小时左右可到达三级医院;农民养老金收入,5年增长8倍多。成都市市县两级政府从财政预算中安排20多亿元,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农民每亩耕地每年可得到300—400元,用于养老保险补贴。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5市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0年,5个城市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在2—2.5∶1之间,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3.23∶1相比,差距小而且进一步缩小差距的趋势明显。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甚至更多来自于政府补贴。我国大中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增强,也应该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大幅度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社会保障的补助。
  
   二、解决“三农”问题要顺应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趋势
   凡是顺势则事半功倍,逆势则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顺势而为。
   (一)顺应全球化趋势,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国与国之间、重要经济体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是长期趋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在今天经济发展等领域越来越变为现实。
   由于世界上耕地分布不均,粮食生产也极不均匀,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缺粮,日本粮食自给率约40%,韩国粮食自给率25%左右,非洲等地区长期面临粮食短缺危机,全世界约有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拉动了粮食需求;国际游资炒作农产品期货,加剧了粮价波动;再加上全球气候危机日益增加、工程建设和生态需要造成耕地持续减少、主要产粮国出口政策管制等因素,使世界粮食形势日趋严峻。目前,全球人口超过70亿,人口增长加重粮食负担。由于粮食供求紧张,2005年以来,国际粮价不断攀高并剧烈震荡。尽管我国粮食自给率比较高,但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上升,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由1995年的179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700多万吨(其中净进口大豆5480万吨),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相当于利用国外6亿多亩播种面积。一定时期内,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大量进口还将是长期趋势。
   今后,我国要继续坚持粮食安全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要重视统筹研究和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进一步解决好水土资源可能与农产品供给需要的矛盾。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3.2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近三分之一,按照使用外汇储备“有偿使用、境外使用”的原则,可以进口国内需要的农产品和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
   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要把眼光放开一些,企业在国外生产粮、棉、油料等农产品,有利于解决我国的供求缺口,按市场规则即使有些不销往国内,从增加全球农产品资源量的角度来讲,也利于平抑价格,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也能起到间接作用,同时有利于缓解非洲等地区的缺粮状况,尽一份国际义务。
   (二)顺应市场化趋势,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解决三农问题
   市场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由于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农业的竞争力较弱,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国内外成功经验都证明要靠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又要不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和对市场的调控。
   1、借鉴国外支持农业、调控市场的经验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CAP)对农场主按经营面积实行直接补贴,对耕地的补贴标准一般为每公顷300—400欧元。农场生产经营的品种、规模等,完全由农场主决定,政府不干预,但对农场有环保要求。德国农民收入的40—60%来源于政府直接补贴,2010年德国对农场的直接补贴总额达55亿欧元。
   韩国的“新村运动”(包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精神领域教育等内容),1971—1982年政府投入27987亿韩元,占新村运动总投入的51%。韩国农民的收入中有50%左右来自于各级政府的直接和间接补贴。
   日本不仅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多,已超过农业GDP的40%,而且70%以上的农产品在价格上受到政府的支持和管理,其中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间接管制。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使农产品能够保持在较高的价格,保护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积极性。
   俄罗斯政府新世纪以来,不仅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财政预算支持,而且加强了对农业的信贷支持。2006年,俄政府农业贴息贷款支出135亿卢布,对农产品生产者提供的贷款贴息补贴比例高达70—95%。同时,为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支持对农业的保险,作物保险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从2006年的18%到2012年将提高到40%。
   2、我国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政府与市场“两手”都硬,“两手”结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农村改革,确立了亿万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在解放思想的同时解放了生产力。近年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在坚持市场化趋向的同时,政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结合,实行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放活”是为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好的环境,“多予少取”是政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竞争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建设补助资金、生态补偿资金和其他惠农资金,逐年大幅度增长。以2011年为例,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了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对农民的“四补贴”增加到了1406亿元,比上年增加180亿元,其中农资综合直补的增幅超过20%,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为确保粮食价格处于合理水平,粮食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通过粮食收购托市,让农民在地里种粮,心里托底。这些强农惠农政策,对我国粮食总产量8年连续增长和农民收入连续8年较快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且要求企业实行最低工资制,人工成本上涨必然带动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在内的原材料涨价。在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涨价,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再加上资源制约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等因素,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看到,农产品和食品的供给和价格,对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温家宝总理指出“食品的供应、价格都连着政府的心”。要使农产品价格既合理上涨,又不大涨大跌,根据国内外经验,要综合利用法律、行政手段,在财政资金、金融政策和价格调控方面,加大对农户和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同时,要创造条件提高基层的民主化程度,让农民做主,而不是所谓的“为民做主”,干预其生产经营活动。还要创造条件,使城乡之间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交换中,让农村、农民更多地受益。
   (三)顺应信息化趋势,加强对三农的信息服务,改进农村社会管理
   在现代化进程中,信息化既是助推器,也是伴生物。发展现代农业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取得了好的效果,比如2010年全国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河南省利用电子商务完成了458笔交易,成交金额7亿元,信息发布和成交量均居全国第一。重庆市39个涉农区县已有33个农牧业行政部门设置了信息工作机构,900个乡镇基本建立了信息服务站。
   推广三网融合,在同一网上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传输,用户用一条线就可以打电话、看电视和上网,对小生产在大市场的海洋里寻找商机和效益可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方便。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可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的一个切入点,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大,应在农村更广泛地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的智能化水平。
   政府应加强市场信息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生产、流通和消费主体及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使产销更好地衔接和平衡。据报道,目前中国网民已达4.8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36.2%。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项目审核、计划执行等环节,应通过信息手段为政务公开创造更好的条件,集聚民智和接受民众监督。
  
   三、多措并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今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种措施并举和结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科研与推广相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我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只有52%,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要更加重视提高科技含量,“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1、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农业靠科技,科技要靠人。世界上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都非常重视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素质。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总体上说比较低,今后应加大智力投资的力度。当前尤其要注重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和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为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条件建设,2011年中央补助了10亿元用于购置设备和改善业务用房,今后中央有关部门将继续补助资金,用于加强能力建设。各省(区、市)要在进一步调查情况、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节俭实用、满足需要”和“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填平补齐、因地制宜、标准适当”的原则,编制和实施规划。乡镇农技推广站,是解决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都应进一步重视和支持。
   2、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
   百业农为先,农业种为先。我国的良种繁育和推广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推广了超级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突破性优良品种。近年来,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作物种子实行精选包7bFgc0h7WPP9u0APF+3M6Q==装和标牌销售,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我国的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商业化的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与发达国家相比,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育种方法技术还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闻名全国的蔬菜第一大县的山东寿光,洋种子占据了半壁江山,有些蔬菜种子一粒就要一元左右。
   加快我国种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当务之急。今后要在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的同时,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建立商业性育种体系、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强化市场监管等措施。努力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相对集中、运行持续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快速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建立和完善“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保障。
   3、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
   我国水土资源的人均水平低,淡水和耕地分别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和40%。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和化肥的利用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加重。1978—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74%,而化肥的年使用量增长5.1倍。我国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法国、德国、美国的3.5—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过量使用化肥导致河湖、水库、海洋和地下水污染加重,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威胁。
   要大力推广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的先进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一是加大推广节水增效技术的力度,在输水环节要采取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在田间要推广管灌、滴灌、喷灌、渗灌、小畦灌溉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二是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秸秆过腹还田(家畜粪便作肥料)和过池还田(沼渣沼液作肥料)技术。三是改革耕作制度和改进种植方式,北方旱区加快推广深松整地、免耕播种、化肥深施和缓释等技术,南方水田推广高效整地、机电排灌等技术。要进一步加大节水、节肥、节能、生态、环保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对于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政府应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二)统分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统”主要是指提高组织化程度,即通过协会、合作社等形式,把农民与农民、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联结起来,提高抗风险能力、经营水平和效益。“分”主要是指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行为的分散。统分结合可以把“统”的优越性和“分”的积极性结合起来;统分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特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要不断创新统分结合的实现形式。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场经营情况看,无论是平均经营规模大的美国、德国、法国,还是平均经营规模小的日本等,协会、合作社等与农场主的合作在不断加深,“统分结合”的原则在世界上具有通用性。同时,近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农场平均经营规模呈逐步扩大趋势。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我国种植业农户平均经营规模比较小,近年来通过各种方式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有些种田能手通过土地流转而经营的土地已达几公顷、十几公顷、数十公顷甚至更多。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比较快,以生猪为例,小、中、大规模的比重,由2003年的71.2%、23.6%、5.2%,到2008年发展为44%、44.2%、11.8%,5年间大中规模增长27个百分点。种养业加快规模化发展,既非常必要,也越来越具备条件和可能。
   从我国的情况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日益完善,在充分发挥生产经营者积极性并尊重其意愿的基础上,“统”的方式和效果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河南漯河市大片大片的麦田“异户同型”,虽然“地主”和“粮主”属于千家万户,但不同地块、不同麦畦的长势基本一样,原因是从播种到管理和收割多个环节都实行了统一。
   在基层农技员的指导下,主要由专业合作组织实行机械化作业。吉林农安县有的种田能手通过土地流转一人经营600亩,玉米平均亩产1吨左右,从播种、管理到收获全过程机械化。良种、良法、良田有机结合。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2010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约17%,还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一些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加快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浙江省94%的县、80%的乡镇、41%的村建立了土地流转组织,土地流转比例从2006年的20%提高到2010年的36%,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11302.6元,比全国平均数5919元高出91%,连续20多年在全国各省区排第一。
   以资产为纽带的合作组织多种多样,创造了很多好经验。苏州市作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城市,以土地股份合作推进土地流转;以产权制度改革,再造集体经济;以新型合作经济引导农民抱团发展;全市农户基本实现“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
   据有关报道,截至2011年3月底,全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0.76万家,入社农户超过12%。存在的问题是入社农户比例较低,合作社规模小,合作关系不够牢固,竞争力和效益提高慢,服务功能和抗风险能力弱,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低。今后,各地在鼓励支持农民兴办合作组织的同时,要认真培育懂经营、善管理、热心合作事业的带头人,通过政策扶持、能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乡村干部推动等形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将租赁的土地非农化、非粮化,不利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保障;有些企业租农民的地,没有建立动态增长的租金机制,不利于农民增收。有些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虽然互利,但利益分配不公平。有的合作组织,基层政府支持服务少,行政干预多,不利于生产主体的经营。在今后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这些问题,避害趋利。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要坚持“三个不得”,即土地流转不得改变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对“以租代征”等方式非法改变土地用途的要严肃查处。允许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以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耕地、草地承包经营权不得抵押,流转后也不得抵押。禁止直接租赁农户承包地再转租、发包。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同时要加强对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的司法支持。
   关于农地的产权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要正确把握方向。我国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实际上保障了产权的稳固。在保持现行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同时,要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承包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同时,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组法》的规定,支持、引导和规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落实相关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扶持以及产业引导措施。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更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变化,使生产经营主体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三)设施建设与设备购置相结合,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1、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灌溉面积从2.4亿亩增加到目前的9亿亩,为增产粮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对灌溉的依赖程度高,占耕地面积一半的灌溉面积生产了70%以上的粮食和90%以上的蔬菜等经济作物。但是,农田水利薄弱的问题仍是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是水资源短缺。北方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0%,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问题突出。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工程成本高等原因,工程性缺水问题也很突出。18亿多亩耕地,一方面没有灌溉条件的9亿多亩是“望天田”,缺少水资源和灌溉工程;另一方面,有灌溉条件的9亿亩中,有相当一部分因水资源不足而灌溉保证率不高。而且,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一些井灌区,大量超采地下水,加剧了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二是水利工程建设滞后。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多的中小型灌区、50%左右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大型灌排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60%,水资源短缺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重建轻管等问题突出。灌溉面积中有相当一部分灌溉保证率很低。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也比较低,比发达国家低20—25个百分点。正如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要按照一号文件的要求,在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等方面,加大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投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加快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建设,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按照“开源节流并举、节水为主”的原则,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标准。在技术指导、资金补助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增效技术。
   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推广膜下滴灌和膜下旱作农业新技术,实现节约用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多赢目标。要努力形成新的投入和建设管理机制,通过政府增加补助、民办公助、奖补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农民对农田水利投入和建设管理的积极性。要将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更好地相结合,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农田,要通过坡耕地改造、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和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大治理力度。
   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既可促进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又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0—2010年全球农机销售总额年均增长5.4%,其中亚太地区年均增长8.1%,我国年均增长13.1%。全球总的趋势是向大功率、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发展,拖拉机和收割机械仍是农机市场的主角。一些国家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激光制导、现代微电子等高新科技用于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的少耕、免耕联合作业机械,节约化学药剂的精密喷雾植保机械,节水增效的喷滴灌机械设备等节能环保型农机,正在加快推广。复式作业机具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得到应用。随着国际农机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农机企业兼并重组趋势明显。从趋势看,世界农机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农民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2004年以来,国家实行了对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从2004年的中央补贴7000万元起步,2011年的中央补贴资金已达到175亿元(浙江等省的省市财政还给予补贴)。农机总动力持续增长,粮食作物机耕机收面积持续增长。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04年的35.7%,到2010已超过50%。按照2010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其中排灌机械动力达到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以上。到2020年,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2亿千瓦左右,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水平达到65%。
   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已超过城镇,农村青壮年劳力转移到城镇就业的趋势不可逆转。有些农村因缺乏劳动力和种粮积极性,已经出现了撂荒或半撂荒(本来可以种双季稻的水田,只种一季)现象。未来我们的土地耕种越来越需要机械化。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一是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大体相当于日本、韩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二是区域间、不同作物间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差距大,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小麦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水稻、玉米、棉花等的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三是低端产品过剩与先进产品短缺并存,高新技术和产品对外依存度高,在大马力拖拉机等机械上表现比较突出。四是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