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后备人才培养问题与策略研究

2011-12-28 03:26赵永刚
青年文学家 2011年16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田径培养

摘 要:田径后备人才是保障我国田径发展的根基,田径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我国田径水平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田径后备人才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赵永刚,男(1984-),学历:本科,吉林省通榆县业余体校。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206-01

1.前言

后备人才是否充足决定着项目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国家体育局局长袁伟民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讲道:“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1]田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俗话说“得田径者得天下”,但是田径项目在我国一直都是重大比赛的软肋,所以我国田径要想取得很好的成绩,就要有强大的后备人才做后盾。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2]

2.田径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突出

2.1社会保障制约田径后备人才培养

社会保障一直是困扰体育管理部门和运动员,严重影响了田径后备人才的发展。运动队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制度有待于完善。现役运动员因运动或者比赛而引发的伤残等问题,退役后都得不到经济补偿。退役后的运动员安置问题,基本生活保障都令人担忧,致使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体育。

2.2学、训矛盾冲突,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发展

“我国体育后备队伍规模不大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与教育在体制上脱节,学习与运动在目标上冲突。”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遵循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完成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少年运动员竞赛制度不健全,教练员为了最快的出成绩,致使运动员早期专项化、成人化,过早进行大强度、超负荷的训练,而忽略了人体生长发育身体素质敏感期的基础训练,这样不仅造成田径运动员伤病率过高,而且造成了运动员在学习和训练时间出现偏差。运动水平提高了,学习成绩就自然降低了,导致运动员文化水平低下。这样不仅给运动员升学造成了压力,即便是不升学,到了更高一级的专业队,甚至是国家队,运动员文化水平低,对后期训练的接受能力也造成影响。这种学训矛盾日益尖锐,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长。

2.3运动员选材的科学化程度较低

教练员在选材方面以经验选材为主,未重视科学选材的重要性;训练目标以比赛名次。成绩与教练员的利益和荣誉相关使得教练员更加追求优胜和名次,而忽视青少年运动员全面系统的培养,出现拔苗助长。教练员一般不用生理和生化指标检测,使训练缺少量化依据导致训练过程的盲目性缺乏相应的措施;科研能力薄弱,只有省运动学校具备训练单位的科研机构。[3]

2.4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观念开始改变,运动员特别是运动员家长对退役以后就业发展非常看重。就业问题关系到运动员退役后的生存问题,过去运动员退役后由国家包办,向各行业推荐能找到一份较好的职业,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运动员退役后还得不到应有的生活保障。由于运动员在役期间,加上运动员专业训练的同时忽视了文化课学习,所以现在很多退役的优秀运动员都找不到就业的出路,体育人才的退役安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调查显示64.3%家庭不愿意子女进体校,怕耽误学习,更耐人寻味的是体育家庭也不因为职业关系,反而更不愿意子女从事训练的家庭竟占70%以上。所以这种模式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现实。

3.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走“体教结合”道路,解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冲突

“体教结合”是一种新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体育人才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处理好体育与教育的关系,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明确体校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义务共尽、资源共享、成果共有、优势互补”。我们要突破原有后备力量培养体制的束缚,积极

开创后备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和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道路,要逐步建立起新的后备力量培养体系。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机制来推动和促进“体教结合”,才是从根本上保障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3.2建立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

省体育局和有条件的训练单位必须建立田径运动选材系统,以促进提高田径运动选材的成功率.尽快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运动员及家长、运动员所属单位及教练员有必要签订社会保障协议,在运动员培养训练的全过程中,双方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妥善处理好运动员训练、学习、退役后的安置、就业、伤残保证等问题,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解决后顾之忧,以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3.3建立科学完善后备选材机制,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材率

科学的选材是提高运动员成材率的基础,科研力量是提高科学选材的杠杆。邓小平同志說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创新则是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因此,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田径水平的重要环节。各有关机构和领导部门,建立田径技术研究小组,有计划地组织各级教练员进行短期培训和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选材评价标准,重视心理选材把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素质作为选材标准。提高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材率,以切实推动和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4.小结

运动员选材、社会保障、学、训矛盾冲突和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问题制约我国田径水平发展,为此,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体教结合”模式,并且建立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练员科研能力,做好选材工作,保障选材成功率。这对推动我国田径事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宋丽华, 魏军.吉林省田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8,113.

[2]盖国富, 戚鹏宇, 李海波.黑龙江省田径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109.

[3]宋丽华.吉林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贵州体育科技,2008,16.

参考文献:

[1]宋丽华,魏军.吉林省田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3.

[2]盖国富,戚鹏宇等.黑龙江省田径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109.

[3]宋丽华.吉林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贵州体育科技,2008,16.

[4]张娇.我国竞技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1.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田径培养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与参赛队伍建设研究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