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蒙

2011-12-28 03:26卢俊霓
青年文学家 2011年16期
关键词:告子性善人性论

卢俊霓

摘 要:人性论是中国传统思想之紧要。先秦以降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蒙时期,首推教化之功,落于“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理论窠臼。

关键词:人性性善性恶性三品教化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87-01

人的本性究竟何谓?

人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大论题,人性问题是传统思想文化的神阙命门。《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篇。儒家学派,述圣孔孟。后世奉孔子为“圣人”、尊孟子为“亚圣”,然孟子对人性问题的阐发甚高远于孔子。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孟子人性论见《孟子·告子上》篇最为著名,孟告辩论的主题依次是:杞柳桮棬之辩、性犹水之辩、生之谓性之辩、仁义内外之辩。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先生以“性”生发于“生”(参见《心体与性体》),生之谓性可作为分析孟告歧异的逻辑起点。告子“生之谓性。”孟子以犬牛之性与人之性有别反诘之,实是以性命义理辩驳名物章句训诂的思想理路,故孟告之争并非在统一标准下展开的辩难。由此可管窥汉学与宋学的滥觞。

孟子性善论流变融远,历久弥新。孟告之辩在今天看来显然失之粗疏,却启蔽了中国古代深究人性的砥砺,后进学人发展为隐晦的主流意识形态。荀子表面“化性起伪”非议性善,实质“隆礼重法”,仁义礼法使“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涂之人可以为禹。”与“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殊途同归,荀子性恶论反面论证了孟子性善论。后儒无不以“性善”为其学说的内在指向,宋以后,学术旨趣渐趋归化,即便唐以前,人性的争论繁芜丛杂,概莫能外。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最可能出自子思,是追究人性问题的重要文献。上曰:“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天为最高,自天以降,依次为:命、性、情、道。性出自天之所命,天与命是性的根源。“子思之儒”传承孔子道统,公认正统。据传统之说,《中庸》为“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中庸》开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亦将性的根据上溯于天与命,把性与道相联络,将性的实现途径下贯到教。此一思想理路为后儒所发扬。亦有《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为宋儒立德言行功之标尺。

“孟子道性善”,性之所以为善,主要决定于其先验性和应然性。孟子以“牛山之木”喻善性,恶性乃先天而生的善性被后天诸因素摧残,非生而有之,“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没有教化是万万不能的,但教化决非万能。君主施行仁政,则“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孟子·尽心上》)荀子论“教”,着重周围环境的影响。《荀子·劝学》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例证脍炙人口。

关于人性的争论纷然杂陈,《孟子·告子上》有一厘廓: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周代世硕认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彰显教化于性之重要功用,为荀子“隆礼重法”之先声,《中庸》开篇发论亦鲜明烙下此印;“有性善,有性不善”,因其出现在《孟子》中,推断出现于战国的可能性最大,发语者佚,此说并举性之呈现,约略与告子之说相类。中国古代论“性”,其思想向度无出此三者。

西汉董仲舒“性禾善米”之譬趣味盎然。“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春秋繁露·实性》,下同)禾之为米喻性之为善,“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乃天之内外,即性之先天“善质”、更兼后天“王教”之功用。董仲舒之性分圣人上品之性、中民中品之性和斗筲下品之性。先天生而善的圣人之性与先天生而恶的斗筲之性,皆不可移易;中民之性经教化乃为善为恶。此划分束缚于前儒“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此引下不另注)的理论框架局限,然为后来王充详审辨章“性分三品”打夯理论基础。

西汉末扬雄立论“性善恶混”。“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释“教”言“修”。性之为善为恶,乃在于“修”,“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法言·学行》)

扬子“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法言·修身》)东汉王充援“气”入“性”,“……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少多,故性有贤愚”(《论衡·率性》,下同),善恶“亦在于教,不独在性也”。王充“性三品”论将人性理论提升到新高度。“余固以孟轲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论衡·本性》,下同)教化对象亦聚焦于“中人”,“无分于善恶,可推移者,谓中人也。不善不恶,须教成者也。”又“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至于极善极恶,非复在习。”亦即“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东汉末荀悦接着发挥“性三品”。性“有三品焉,上下不移,其中则人事存焉尔。”(《申鉴·杂言下》,下同)“人事”类于董子“王教”,乏善可陈;较之前人的新意在于,“性虽善,待教而成。性虽恶,待法而消。唯上智下愚不移。”善与教、恶与法相对待,“法”贯穿于性之教化,“教扶其善,法抑其恶”。

唐韩愈前行于“性三品”之进路。情亦有三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原性》,下同)然“上之性,就学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归依于“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思路狭斜。

孔子以降,儒学主脉“内圣外王”,薪火相传。心性之学主要由思孟一系演进,但始终具体而微,理论和价值层面深入推究后继乏力。有宋以来,理一分殊的思维方式臻于精巧,为人性论的发展显露出新的契机,开拓了更广阔的思想腹地。

猜你喜欢
告子性善人性论
浩然之气
A Drop in the Bucket杯水车薪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综述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题柿子树
告子眼里的人性
从善的内涵论孟子性善
处境与心境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职场“性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