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蕾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建设接班人的重要保证,直接关乎着国家发展的民运和前途。但是现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其经济基础的制约使得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中素质教育的主要问题,也是目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大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6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有这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了他们对改革开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虽然农村中学这几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信息不畅,导致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形式上、内容上还是教育效果上还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给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思想政治特点分析
现在农村中学生与以往中学生相比相对平静多了,没有从前中学生那么冲动和偏激。由于现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学生在校园中就能知道校园外的一些事情,并且形成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政治倾向的行为更为慎重。从总体上看,现在中学生政治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现在中学生和社会接触比较多,受一些社会负面信息的影响在政治觉悟上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足,对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还有怀疑,现在西方一些资本主义敌对势力通过一些负面的信息渗透,腐蚀中学生的思想,主要是将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进来。而部分农村中学生放松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辨别是非能力差,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思潮的影响下,以至在人生观、价值观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再加上现在社会一些腐败现象的存在使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想进行产生了怀疑。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廉洁自律的,都能保持共产党的党性,能够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但是正是由于极少数不顾党纪律法的党内蛀虫,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丑恶行为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更使那些涉世不深、缺乏社会政治经验的中学生对党的先进性产生怀疑。
现在农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还是等同于道德教育,现在农村中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相对较高的层次,但就中学生群体看,其道德行为与这个目标要求尚有一段较大的距离。主要表现为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精神文明素质差。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明白尊老爱幼、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卫生、言行举止要文明等这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中学生就把所学的思想政治觉悟抛到一边,如在公交车上假装闭眼睡觉,装作没看见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人士,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瓜壳,在教室,内容庸俗的课桌文化随处可见。这些现象表明,现在农村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二、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中学的教育还是以高考、中考为最终的目的,农村地区的中学教育更是如此,升学作为农村中学教育的中心重点一直没有改变过。正是因为农村中学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考点、重视分数的应试教育思想导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处在一种相对弱化的状态下。而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也成了讲授高考中考知识点、考点的课程。仅有的不多思想政治内容也是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所涉及的内容感到乏味,毫无兴趣。因为在政治课上老师过于强调书本身的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掌握,或者是从考试的角度去分析。这就使得政治课变得呆板枯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没能针对学生的真实心态,捕捉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素质状况不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根本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的实践活动教育,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很难有效实现,使得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观念形式的说教,教育效果不佳。
(二)教育方法方面的问题
农村中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也是简单的机械式的灌输,思想政治课已经演变成一种简单的宣传和教育。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调单向的灌输与说教,偏重认知,注重说理,忽视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了教师的照本宣科疲于应付的课程,在教学上教师的命令多于说服,斥责多于宽容,禁止多于疏导,理论多于践行,都重视考试成绩,天真地认为学生的成绩高了其思想道德素质也就高了,其灌输模式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执行,无法进行自主认知和人格建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转化为思想道德觉悟的提高和行为的转变,这种单一呆板的教育方式,缺少学生的内悟、反省、自律的内化过程。长期运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但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力,而且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没有任何效果。
(三)学校老师方面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的落后,致使用于教育的投资就少,没有优厚的条件就无法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到农村中学执教,农村中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另外,有些农村中学教师缺乏相应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不能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形象,对学生不够关心,也谈不上尊重,其教学不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甚至有学生反映某些教师在课堂上散布消极的思想,对部分学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一位初三同学与同班的同学打假,班主任教师对这位同学进行批评时这位同学态度非常恶劣,言语粗暴,转身就想离开。当班主任教师去抓他的胳膊的时候,他回身给了班主任一拳,把班主任打了个乌眼青,班主任卻无可奈何。学校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处理,只能给个警告处分。这就更加助长了这种不良的风气,而有些教师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背离原始的初衷。
三、解决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农村中学要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而且也要重视对中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我们知道学校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其次,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有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体化,而不应该天天传授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之类的空头口号。在教育内容上,教师要更多地告诉学生怎样去做一件事而不是禁止学生做什么事情。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题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教师没有必要天天重复要求学生爱国,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什么是国家,怎样做就是爱国。第三结合农村中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置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农村中学生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艰苦奋斗、团结友爱、尊敬长辈、朴实诚恳等许多优良的品质,这都是们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目标。所以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学生本身的优点进行积极的引导,及时的调解学生中的矛盾,对学生中个别的不良现象和行为进行教育,形成一种浓厚的优良道德传统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中就能够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督的共同体,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
(二)改革教育方法,注重教育效果
要改变现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机械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树立没有一点效果。因此需要对中村中学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掌握,对所学观点认可,内化吸收才能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才能指导学生的行为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变被动、应付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动积极的教育态度,充分尊重学生们的角色意识,在充分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达到使学生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另外针对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以展开与学与教实践活动和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能使学生所学的理论很快用于实际,这种教学方式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正面灌输教育的有益补充,可以降低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三)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
首先,加强农村中学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农村中学教师建设提供必要保障。必要的资金投入,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着力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不但可以吸引相对优秀的教師来农村支教,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次,增强教师教育质量意识,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自身业务素质,具体做法可以立足当地资源,加强教师培养,促进骨干教师尽快成长。要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在岗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中青年教师脱产进修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第三,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为人师表,主义自己的育人方式,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要保持冷静,不能带有急躁情绪。认真的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要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处理,处理结果要让学生心服口服。批评教育学生时要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批评为辅,绝不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和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让学生自己觉得难堪,在同学面前丢脸。另外学校在各方面的管理也应该全力配合和支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切实从各个方面提高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余亚平,思想政治教育学新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王秋香,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云梦学刊,2008(6)
[4]李杰,浅议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
[5] 王明来,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