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在精读课中结合应用的实证分析

2011-12-28 02:02周玉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实验班语法交际

周玉萍,吕 卉

(通化师范学院 外语系,吉林 通化 134002)

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在精读课中结合应用的实证分析

周玉萍,吕 卉

(通化师范学院 外语系,吉林 通化 134002)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能力却不容乐观。如何在精读课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摆在高校英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特点,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语法翻译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各自优势的教学法,以达到在精读课中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语法翻译法;交际法;融合

一、研究背景

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里历史最久的教学法,它强调语法占主导地位,通过语法来学习阅读和翻译,利用翻译进行语言操练。时至今日,仍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学校的外语课上。然而,语法翻译法也有其缺陷和局限性,比如过分强调语法的作用,忽视语言运用,使学生缺乏语言交际的能力;过多地注重句子层次的教学,忽视语篇层次的教学;过分强调机械记忆,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交际法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在外语教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际法强调教学的真实性和灵活性,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交际法的优势在于教学形式多样化,内容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角色由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转换为语言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交际法的局限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交际化是以牺牲语言的准确性为代价,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突出强调了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了实现大纲的教学目标,在对语法翻译法进行反思后,众多英语教师在精读教学中先后引入了交际法。然而事实证明,交际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并没有产生人们所期待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中国盛行了几十年的语法翻译法仍有其可借鉴的精髓部分,不能加以全盘否定。

在透彻分析了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的利与弊后,基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要求,广大英语教师深深地认识到在教学实践中应扬长避短,吸取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的精华,将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最终目标。但是,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这种融合的教学方法,这种融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作用有多大,做过实验研究的不多,为此,本文拟通过教学实验进行此方面的初步探索。

二、实验设计

(一)研究对象

通化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一年级的76名同学被随机选为研究对象,并被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各38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和教学时数相同。所不同的是,两个班级由同一位教师分别运用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相融合的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进行精读课教学。实验期限为一个学期。

(二)实验过程

本实验进行的所有测试均由精读课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为了确保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整体英语水平基本一致,在开学第一周对两个班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表1)和英语交际能力(表2)进行了比较。实验的前测主要从听写、阅读理解、语法与词汇、情景对话、完形填空、写作和口语测试这七个方面对学生交际能力进行考查。结果用SPSS分析,独立样本的T检验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英语交际能力在实验前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高考成绩对照表

表2 实验班、对照班实验前英语交际能力比较表

实验用时17周(第2-18周)。实验班和对照班均采用邹为诚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英语教程》第一册。对照班以语法翻译法为指导,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按照学习词汇、分析文章细节、列举语言点、解释或翻译长难句、做机械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学习、训练。

实验班采用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注重语言知识积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此,在实验班尝试性地运用了“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语言输入阶段、知识内化阶段和语言输出阶段。

第一阶段语言输入阶段旨在为学生提供真实、准确、丰富的目的语言,让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为他们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语言输入阶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材和教师在语言示范方面的共同作用。通过语言交流活动,发现学生的交际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动态语言示范,创造一种让学生顿悟语言的机会。第二阶段知识内化阶段旨在通过由有控制的对话逐步过渡到半开放性的训练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话语环境,使学生能将语言形式和话语情景紧密结合。大量的语言研究证实,语言交际并不完全依靠百分之百的创造性。流利性和准确性都是有条件的。因此,掌握大量英美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并且懂得何时何地使用它们,是提高流利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和环节,教师应在这方面提供大量的内容,并且有足够的练习以达到巩固内化知识的目的。第三阶段语言输出阶段旨在通过由半开放性的练习逐步过渡到开放性交际的方法,努力创造交际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和教师的语言要带有明确的交际目的。他们不仅用语言尽享意义交流,还进行情感交流。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达到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即能完全用目的语进行符合交际要求的思维活动。

三、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在教学实验结束后(第18周),为了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交际能力水平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对两个班进行了与前测难易程度相当的后测,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英语成绩之间的差异性。

表3 实验班、对照班实验后英语交际能力比较表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英语交际能力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受试平均分区别很大。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交际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这表明在精读课中可以尝试性地运用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施“三段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听写、阅读理解、语法与词汇、情景对话、完形填空、写作和口语测试这七个方面的考查,表明这种相结合的教学法比语法翻译法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教学启示

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但要让它发挥作用,必须根据以下的教学原则在精读课教学中对英语学习者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训练。

(一)学生中心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为没有学生的学习,教学活动不可能达到其目标。英语教学的学生中心原则要求精读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真实学习目标、真实学习机制、真实学习动机、真实学习兴趣、真实学习困难等出发,设计和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二)合理目标原则

教学目标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教学目标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在精读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堂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的年龄、个性等心理因素;要符合学习的基本原理与教学的基本规律;要包括不同学习领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具有阶段性、可选择性和可调整性。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设计的教学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有效原则

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最重要前提因素。有效的教学活动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的过程因素。只有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都有效地指向目标,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精读教学要坚持有效原则,应该做到:尽可能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多观察学生的反应;建立合理的、有层次的评价体系,并为全体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真实原则

真实原则是指为了提高英语教育的教育质量、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英语教师应该把握教育因素的真实内涵,特别是英语教育的真实目的,学习者的真实学习目的和动力、真实学习兴趣、真实学习困难和真实的英语学习机制等,并依据对前述因素的真实内涵的把握,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语义真实、语用真实的教学材料,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实施高效可行的教学策略。

五、结束语

语法翻译法是以教授语法、句子互译为主的教学法,在中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自从交际法传入中国后,交际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以往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然而,交际教学法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教学实验表明,和单一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相比,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相融合的方法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方面更为有效。因此应在充分利用语法翻译法来夯实学生语言知识基础的同时,利用交际理论的成果改革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两种教学方法是互为补充的,两者的有机结合对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虽然本研究有它的不足之处,但希望能对当今的精读教学带来一些启示。只要教师善于在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寻求语言形式和语言交际之间的一个既在理论上站得住脚、又在实践上行得通的位置,就会扬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实现知识和能力并重,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孙 鸣.英语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Empirical Research on Comb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Intensive Reading Course

ZHOU Yu-ping,LV Hu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There is now a common understanding in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that its ultimate aim is to develop English majors'communicative competence.However,lots of English majors in the normal university lack the ability to appropriately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English.How to develop English majors'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Intensive Reading Course has been a popular topic in the heated discussion and a serious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majors and the teaching features in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a method,namely,the combination of 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GTM)an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CA)has been proposed in the experiment.The integrated method which aims at developing the students'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akes the best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he GTM and the CA.

English major;communicative competence;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Communicative Approach;integration

H319.3

A

1008—7974(2011)11—0091—03

2011—03—06

周玉萍(1980-),女,吉林梅河口人,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硕士。

林凡)

猜你喜欢
实验班语法交际
情景交际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情景交际
行知实验班
交际羊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