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文红,李华子
(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辽宁大连 116605)
2000~2009年民族高校图书馆科研状况评析
宛文红,李华子
(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辽宁大连 116605)
基于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2000~2009年13所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论文产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从核心期刊载文量、被引频次、选题分布等角度,评析各图书馆的科研能力,探讨民族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良性发展的途径。
民族高校图书馆;科研能力;统计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民族高校的图书馆事业也在与时俱进,争相扩大馆舍规模,更新服务理念,优化馆藏建设,尤其是馆员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单从近10年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科研进展情况就足以说明这一改变。本文对2000~2009年13所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学术论文产出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纵览民族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的进展,梳理其发展轨迹,找出存在的问题,探讨民族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良性发展的途径。
统计数据及部分分析结果全部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利用检索式“(AF=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and(PT=2000+2001+……2009)”进行检索,获得13所民族高校图书馆2000~2009年发表的论文1521篇,作为本文的研究数据。在检索式的拟定过程中,考虑到多个民族高校有更名情况,对不同的单位名称分别进行了布尔逻辑“或”的组配,以保证检全率。再利用CNKI平台对检索结果的分组、排序功能,对全部检索结果分别进行作者单位、作者发文、中文关键词、期刊名称的分组统计,并按被引频次排序,获得多组统计数据。
对各民族高校图书馆近10年来的发文量进行总体统计分析,公开发表论文统计见表1。
表1 近10年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公开发表论文统计
年度发文量走势如图1。从总体上看,各图书馆的发文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表现出民族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的稳步上升势态。民族高校图书馆科研论文产出的高低,并不完全与学校及图书馆的规模、名气以及校史长短等一致,而应该与图书馆是否重视科研工作、员工的素质与激励机制、学校所在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等因素关系更大[1]。数据显示,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等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的图书馆发文量相对少,而且核心期刊的投中率低于10%的4所图书馆也均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图1 民族高校图书馆年度发文量走势
从各图书馆历年的发文情况看,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年发文量并不均衡,从图1可反映出,发文总量并不是逐年上升,而是螺旋式上升状态,尤其是2002~2007年的数据表现明显,说明各馆的科研状态并不稳定。据此,可以分成3个阶段:高峰期(高产期)、平稳期和低迷期(低产期)。每一个阶段因主导因素不同,科研产出量和科研能力的表现都有所区别。下面以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这3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主导因素。基于民族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背景、管理机制、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共通性,以下分析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实际意义。
(1)科研高峰期。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在2002、2007、2008年出现了发文高峰,年发文量都在33篇以上。这3个时段,适逢部分馆员参评副研究馆员,为了达到评职标准,加大了科研力度。但这一时期的论文往往带有急功近利的性质,为求数量和速度,而忽略了质量。这一点从核心期刊的比例变化上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见表2,2007、2008两年虽发文量居高,但核心期刊论文的比例最低,只有10.8%和6.5%。可见,科研高峰期的主导因素之一,就是评职需要,这一因素虽提高了科研产出,但极易造成科研成果质量的下降。另一主导因素是学校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关于科研工作量等科研管理政策,促使有相当职称的馆员为了完成既定科研任务,加大了发文数量。
表2 大连民族学院核心期刊发文量统计
(2)科研平稳期。科研平稳期的主要表现是连续几年发文量均衡,能保持较高的核心期刊比例,而且论文的选题方向较明确,不分散。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在2003-2006年期间即处于科研平稳期。这期间,图书馆馆员的学历、职称结构趋于稳定,在馆领导的重视和引导下,馆里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不急躁、重质量的科研氛围。可见,出现科研平稳期的主导因素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稳定,以及科研团队的形成;同时,把握学科发展脉搏,突出特色,明确科研方向,也是使科研工作趋于成熟、稳定的重要因素。
(3)科研低迷期。产生科研低迷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馆员的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有限;②馆员评职断档,缺少科研动力;③学校对图书馆等教辅部门没有科研要求,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④缺少学科带头人或者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科研团队,致使科研产出量低,没有科研氛围。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在2000年以前曾经历过一段这样的时期,之后经过两年的有效管理和探索,很快走出了低谷。表1数据显示,云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等图书馆连续多年科研产出较低,应该处于较低迷的科研状态。虽然论文的发表数量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单位的科研能力,但在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主要科研手段的高校图书馆,发文量应该是科研工作开展状况的主要标尺之一[2]。
学术论文的质量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测评,核心期刊比例、被引频率、被检索刊物收录、转载情况等等。本文仅就核心期刊发文量和被引用情况对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科研质量及科研能力做一统计分析。
分析发文质量,核心期刊的发文量是有说服力的一个指标,尤其是本专业核心期刊所占的比例,能反映图书馆在本专业课题研究上的能力。民族高校图书馆核心期刊发文量及百分比见表3,有8所院校核心期刊百分比超过34%,其中,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的核心期刊百分比达到了77%、46.2%和45.5%,居前3位,但从数据上看,前两所院校发表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却较少,百分比均低于6%。CNKI的检索结果显示,其载文的核心期刊主要是本校的学报,究其原因,应该是近水楼台的优势。其余5所院校图书馆的核心期刊百分比都低于16%,这5所院校均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从专业核心期刊发文比例看,有4所院校超过20%,其中北方民族大学达到40.2%,远高于其他院校。
表3 近10年民族高校图书馆核心期刊发文量统计
从总体上看,10年来13所民族高校图书馆核心期刊的百分比为34.4%,图书馆学专业核心期刊的百分比为16.2%。相对高产的民族高校图书馆,其核心期刊的百分比也较高,专业核心期刊的比例也位于前几位,说明高产单位的科研质量与科研产出是成正比的,反映了一个良好的科研状态。
学术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学术水平、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力。民族高校图书馆2000~2009年发表的论文被CNKI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见表4。从数据上看,2002~2005年间,出现被引高峰期,这一结果与当时部分民族高校图书馆正处于科研平稳期的分析相吻合。这四年,各图书馆发文总量均衡,核心期刊的载文量也偏高,说明这期间科研产出的质量较高,科研状态良好。2008~2009年,被引频次大幅度降低,主要原因应该是论文发表时间逐渐缩短,而论文通常在发表2~4年出现被引高峰,所以较新的论文被引率相对较低。但2006~2007年的论文被引频次也在下滑,这并不符合论文被引率浮动规律,说明这一时段的论文影响力有所下降。
表4 民族高校图书馆论文年被引情况统计
从选题分布来看,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建设、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数字图书馆方面,其次是信息素质教育、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和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见表5)。其中,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数字图书馆和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受到了民族高校图书馆科研人员的普遍关注,相关发文量较高,说明馆员对学科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和追踪,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同时,作为在教学对象和培养目标上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的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方向也有独特的研究视角,有民族特色,探讨民族文献和民族高校图书馆建设的论文也有较高的比例。而且,通过对高产作者的选题分析,有关民族文献学和民族图书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连民族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以“民族高校图书馆建设”和“民族文献开发与利用”为主题的论文有130余篇,出自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的就有65篇,接近50%,其余60余篇分散于其他12所民族高校图书馆,其中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的李婷、李静等对民族文献学涉猎较多(见表6)。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包和平研究馆员,不仅是高产作者,而且研究方向非常鲜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少数民族文献学的研究。2000年至今以第一作者完成的民族文献学论文有46篇,且均发表在图书馆学核心期刊上;同时主持过相关领域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科研项目等,成为图书馆科研领军人物,在民族高校图书馆界产生了一定的科研影响力。
表5 民族高校图书馆发文选题分布统计表
表6 论文选题有民族特色的高产作者统计
民族高校图书馆总体上把握住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脉搏,10年来对业内的研究热点都有及时的关注和研究;从民族特色的角度看,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科研道路,但缺少多馆的横向交流与合作,没有形成合力。作者认为,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既要遵循普遍规律,也需要走特色化的道路,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提供特色化的信息服务,而这种特色化信息服务的开展,主要原动力之一就是对相关课题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图书馆确立、形成有民族特色的科研方向,对其建设与科研影响力的形成都至关重要[3]。
(1)走学术特色化道路。民族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在服务方向、科研重点和科研优势上都有区别。在科研导向上,应该依托馆藏资源优势、少数民族人才优势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优势,开辟出少数民族文献学、民族图书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阵地;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的民族教育与科研工作,找准角色定位,既要承担起学校文献信息中心的角色,又要努力成为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时更要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与研究的重任[4]。
(2)纵向辐射,形成科研梯队。首先在图书馆内部营造科研氛围,制定科研策略,创建科研交流平台,搭建“老中青”“高中初”相结合的科研梯队,发挥学术骨干的辐射作用和“传帮带”作用;经常性地开展理论、学术研讨,邀请业内权威人士、专家就迫切问题、热点问题举办讲座或研讨会,指导科研,使图书馆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加强舆论宣传,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步带动起本单位、本系统的科研工作。
(3)横向合作,形成新的研究格局。寻求多馆合作途径,打破馆际界限,优势互补,形成虚拟科研团队,将会突破现有科研能力,开辟出新思路,有效带动图书馆的科研工作。譬如可以建立有机互联的民族高校图书馆界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为科研工作奠定组织基础。目前,国家民委教育司指导委属6所高校图书馆成立了“国家民族院校民族文献共建共享系统协作委员会”,并由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主持,共建民族文献保护与共享系统;此外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建有中国民族文献信息研究所,致力于挖掘图书馆的科研潜力,多馆合作立项,探求少数民族文献开发与利用的新途径。诸如此类的合作模式,如能良性发展,将逐步形成新的研究格局,引领民族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的稳步发展。
[1]赵美娣,缪家鼎.高校图书馆科研产出及科研能力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24-29.
[2]沈俏梅.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的定位及管理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103-105.
[3]叶佩珍.广西高校图书馆科研状况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4):150-156.
[4]阮小妹.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4(5):88-90.
Scientific Research in Libraries of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from 2000-2009
WAN Wen-hong,LI Hua-zi
(Library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Based on the full- text database of CNKI’s academic journals ,the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by librarians in 13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from 2000-2009,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all librarie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 core journals,citation frequency,distribution of selected topic,etc.and discusses approaches to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libraries of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libraries of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statistical analysis
G250
A
1009-315X(2011)06-0612-05
2010-10-12;最后
2011-05-16
宛文红(1968-),女,辽宁鞍山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参考咨询、信息素质教育等研究。
(责任编辑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