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芳
本课立意:
《塑料毽子》这一课,通过制作毽子的活动,在制作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通过用塑料材料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变废为宝”的能力;通过踢毽子活动激发学习情趣,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创新的品质。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材P24-2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做塑丝毽子的基本方法,能制作出自己的毽子。
2.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简单技巧,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用塑料材料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变废为宝”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塑丝毽子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铁圈、塑料绳、剪刀、梳子、成品与半成品毽子若干。
学生准备:塑料绳、剪子、梳子、垫圈及其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播放视频(踢毽子比赛)
师:看完录像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你们想踢吗?不过,要踢毽子必须自己有毽子,那你们想动手做一个塑料毽子吗?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起学生制作毽子的兴趣】
二、制作流程
1.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做“塑料毽子”(板书)
师:你们知道做塑料毽子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
(ppt出示)材料:塑料绳和铁圈
工具:剪刀、梳子
2.小组合作探究毽子的制作方法
那么怎样制作毽子呢?
自学课本P24—25
组长拿出成品和半成品毽子进行研究。
组织学生交流毽子的制作过程。
(ppt出示结合播放视频)
第一步:拉、折——拉直塑料绳对折4次;
第二步:穿、打结——穿入垫圈后打结;
第三步:打结——重复打结;
第四步:剪——剪齐塑料绳;
第五步:梳——用梳子疏散塑料绳;
第六步:整理——整理,完成。
3.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作品
(PPT出示友情提醒:)
注意操作安全
互相合作配合
要有细心、耐心
指名读一遍。
小组内两人共同完成一个毽子。
教师巡视,及时指点、鼓励。
做好后,试着踢一踢,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了制作毽子的方法,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享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
三、交流、评比
大家都做好了,你们对自己做的毽子满意吗?哪些同学想来夸夸自己做的毽子?
比一比,谁做的毽子一次踢的个数最多?
(鼓励学生从毽子的外形、色彩、质量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夸一夸,踢一踢让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
四、拓展创新
过渡谈话:我们做的这些毽子的形状和材料都是一样的,其实做毽子的方法和材料还有很多,你们还能用其他方法和材料做出不同式样的毽子吗?
小组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哪些废弃的东西可以用来做毽子?怎样做?
指名汇报。
你想不想做一个环保毽子送给你的好朋友呢?
做完毽子之后把自己的座位收拾干净,废弃没有用的东西送到垃圾篓里。
课后同学们可以用自己亲手做的毽子参加活动了,相信同学们踢起来会更加开心。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让学生学会制作更多、更富有创意的毽子。】
(责编 夏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