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力 王芳芳
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就业地创业及纾困探讨
——基于温州的样本分析
张一力 王芳芳
由于农民工创业者受教育程度低,拥有的创业资本、社会资本有限,农民工创业主要集中于低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创业组织大多立足于家庭单位,创业团队构建主要依靠血缘关系和相邻关系,团队内部学历结构、职业结构高度趋同,团队效率较低。因此,农民工就业地创业面临较大的挑战,构建纾困的机制势在必行.
后金融危机 农民工 就业地创业 温州市
农民工是我国特殊的就业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推动者,但我国农民工的比较劣势使其在就业转型中遭遇挑战更多,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农民工就业转型更加严峻。农民工应对金融危机的方式较多地选择了就业地等待再就业、还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和还乡创业等形式,这也是当前研究关注的重点。事实上,除了上述就业模式之外,还存在农民工就业地创业的新模式,但相关研究比较薄弱。本文以温州为例,在2009年6月至12月期间,通过随机调查的方式对温州农民工就业地创业情况展开调查,发出问卷 700份,收回有效问卷 608份,其中创业农民工为 238人,未创业农民工为 370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9.1%和60.9%。
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复杂的现象,不同的学者基于特定的视角对创业的理解和认识不一致。18世纪法国著名学者 R.Cantillon基于创业者个性、素质出发,认为创业是企业家独有的职能,是企业家在寻求机遇中积极承担风险。〔1〕马歇尔基于创业者能力的视角认识到创业者既要具备了解其所经营的事业,预测生产和消费趋势的能力,还得具备驾驭他人的能力。20世纪 30年代,J.A.Schumpeter将经济运行的环境对创业的影响纳入分析框架,指出创业是对客观复杂经济环境作出的反应。〔2〕Cole认为创业是发起维持和开展以利润为导向的有目的的业务活动。〔3〕进入20世纪 80年代后,创业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创业环境和社会资本对创业的影响受到学者广泛关注。Sexton和 Bowman研究了创业者的成就需要与创业决策之间的关系,〔4〕Gartner关注了创业者环境、组织和社会资源对创业的影响。〔5〕Burt认为创业者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个人网络和人际关系。〔6〕已有学者对创业的研究从重视创业者自身素质到创业环境对创业的影响,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创业不仅受到创业者个性特征的影响,而且将创业者的创业活动置于社会经济环境中,将创业者个性与社会经济属性相联系,揭示了创业的本质。
近年来,在国内,农民工作为特殊的创业群体,受到较多的关注。郭军盈认为农民工创业的动机是经济利益的驱使。〔7〕李录堂等研究了回流农民工创业的激励机制。〔8〕李含林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创业的原因和创业类型。〔9〕张秀娥等认为农民工创业受个体激励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10〕我国学者对农民工创业的研究比较重视创业背景分析、创业的激励机制和创业模式选择等方面。农民工创业在我国得到较多的关注,源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攻坚阶段,农民工适应这一转型的行为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农民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
本课题组结合就业的理解,认为农民工就业地创业是指农民工通过投入资源和组织资源,立足农民工就业集中地区,从事非受雇佣的,自担风险的创造价值或实现价值的合法经营活动。毋庸置疑,农民工选择就业地创业是基于就业地创业的比较优势,即,就业地创业优于回乡创业时,农民工会选择就业地创业。基于这一认识,课题组认为,农民工就业地创业的考察因素主要包括就业地创业环境,农民工个体素质两个方面的因素。
Peters和Waterman研究认为创业者在创业时非常关注他们所处的创业环境。〔11〕Stott Shane认为创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12〕Specht认为创业环境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市场和基础设施 5个维度的创业。〔13〕本文拟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支持、商业文化以及农民工对温州市创业环境的评价四个方面对创业环境加以分析。
温州市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农民工创业奠定了基础。温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08年 GDP总量达到2424.30亿元,人均 GDP达到 31555元,约合 4544美元。温州市产业结构优化明显,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值为3.2∶54.2∶42.6,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区域内部以鞋革、服装、低压电器、锁具、眼镜、汽摩配、打火机、制笔、塑料制品产品的加工或生产为主,不少产业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温州市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信息透明,渠道畅通,从而使得市场进入壁垒低,人们参与市场活动的机会多,创业可行性高。
政府政策支持是创业的保障。温州市是我国典型的全民创业城市,政府在支持全民创业方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政策制定上,坚持制度先行,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制度措施。在市场准入方面,破除壁垒,坚持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鼓励和支持多种经济共同竞争,努力为竞争创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温商文化”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了人文氛围。Lipton认为,社会文化是特定社会成员共享并相互传递的知识、态度、习惯行为模式等的总和。〔14〕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居民的风俗习惯,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是影响人们欲望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会建立起不同的观念和信仰,遵循不同的行为规范,也就具有不同的消费和市场理念,从而会导致不同的市场行为。“温商文化”历来包含着“重商”的元素,崇尚“义利”,敢于拼搏、敢于冒险,这种文化价值观念对创业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温州模式”的“勇于创业、敢为人先”就是 “温商文化”的真实再现。
创业者对创业环境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创业者的行为抉择。课题组设计了温州农民工对温州创业的环境评价。在调查中,已创业农民工认为温州创业环境很好的比例为12.2%,认为较好的达到了 60.1%,认为不好和很不好的仅为11.4%。
你对温州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
在未创业农民工中,对温州创业环境具有较高认同度的为 61.1%,认为环境“不适合创业”的仅占 8.9%,认为还需观察的占 30.0%。
你认为温州的环境适合创业吗
无论已创业农民工,或者是未创业农民工,对温州市总体创业环境评价都较好,这无疑为温州农民工就业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创业者的个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创业者个人对创业机会的识别、把握以及自身能力的发挥,创业的成功与否,创业的规模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人能力。课题组认为,农民工创业的个体因素分为个性特征和个人拥有的资源,前者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与意识;后者包括影响创业决策的创业资本和社会资本。
1.创业者的个性特征
(1)性别与年龄。性别是影响创业决策的重要变量。Schrier研究发现,女性与男性创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15〕Cromie认为,男性创业的原因是经济,而女性创业的原因在于工作本身。〔16〕课题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已创业的 238人中,创业的男性农民工为164人,女性为74人,分别占样本的 68.9%和 31.1%,女性创业率明显低于男性创业率。男性在创业中表现出对外在环境的主动反应,受到“拉”的因素影响较多,如为了成功、获得更多的金钱和地位,愿意冒风险,有着极强的内在动力;女性在创业中表现出对外在环境的被动反应,受到“推”的因素影响较多。
农民工年龄是否影响创业呢?本文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研究发现年龄与是否创业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25岁以下外来人员中创业比率(22.5%)要远低于就业人员比率 (77.5%);25-35岁创业比率 (41.2%)相对就业比率 (47.5%)有所上升;35 -45岁创业比率 (57.7%)超过就业比率 (42.3%),45岁以后创业比率明显下降。因此,农民工最佳创业年龄为25-45岁,创业者随着年龄的上升、工作阅历的丰富,创业率越高。
(2)受教育程度。农民工教育程度和创业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杨其静等的实证分析认为,农民工创业者受教育程度对其创业决策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17〕课题组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实证分析表明,教育程度与是否创业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在已创业的农民工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初中、高中及中专的分别为 29人,92人,117人,分别占样本的 12.2%,38.7%和 49.2%,创业者比率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农民工创业者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高中阶段,达到 87.9%。
(3)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是发自内心的对创业利益追求的冲动,是创业者主观上对创业利益的追求。某种程度而言,创业意识是和企业家精神、创业精神一致的。已创业农民工的创业意识非常强烈。而在未创业的 370人中,有创业意识的农民工占 70%,其中 59.2%人准备在 5年内创业,仅有30%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暂时没有创业计划。
如果您要创业会选择什么时间
这意味着农民工创业意识普遍较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考虑将创业作为更积极地解决自身就业的一种手段。尤其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温州外向型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市场需求量锐减导致用工需求减少,农民工或返乡创业,或积极依靠温州市场和产业优势,寻找创业之路,不再将就业局限于在企业务工。
2.资本资源
资本资源是创业者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农民工就业地创业的资本需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创业资金,二是社会资本。
(1)创业资金。在已创业农民工的资本来源中,创业者自己积累的占 60%,家庭供给占 41.3%,家乡方面的支持占 23.4%,银行贷款占 20.9%。因此,农民工创业资金来源具有多样化特性。但上述资金来源具有内源性特征,且内源性融资中自己积累和家庭供给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来自其他性质的资金偏少。内源性融资虽然融资成本低,但数量较少,制约了农民工创业只能选择进入门槛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行业。
您创业的资金来源
(2)社会资本。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资源为特征的资本财产。社会资本包括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社会信任和信息等。〔18〕对于创业者而言,良好的社会资本能够在融资、成本节约、市场开拓等方面获得优势,甚至直接构成创业者的创业来源。在问卷中,课题组设计了“您认为在温州创业面临的困难是什么”,高达 41.4%的人选择了“社会资本”。无疑,社会资本的劣势地位直接影响着农民工创业。农民工社会资本相对稀缺源于其所从事的职业地位,较低的职业地位导致农民工人际交往相对单一,商业信息少,也决定着农民工创业只能选择所熟悉的行业。
农民工创业的行为选择是基于农民工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个性差异而作出的选择,是在充分考虑收益和成本基础上作出的抉择。农民工就业地创业的行为选择包括农民工创业的行业选择、组织形式、团队形式构建等方面。
在已创业的农民工中,从事餐饮娱乐的占 28.2%,服装鞋帽的占 16%,电器的占 10.1%,美容美发的占 5.0%,小商品经营的占 4.6%,外贸的占 2.9%,汽摩配件的占2.1%,其它的占 31.1%。农民工在温州创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您现在从事的行业
1.创业行业以低端制造、服务业为主。三分之一的农民工选择在餐饮娱乐、美容美发等进入门槛较低的服务型行业进行创业。主要原因在于低端服务业对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要求低,创业吸纳能力强,对资金、技术、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同时,也是由于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拥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不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或渠道管理的投入。
2.创业行业能够紧密结合温州市传统优势产业。三分之一的农民工选择了服装、鞋帽、低压电器、汽摩配、小商品制造等与温州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行业本身就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创业者往往就从这些人中产生。而且,这些行业成熟度高、配套产业范围广、市场需求相对较大,门槛较低。同时,这些行业对创业资金、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并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按照交易费用理论的认识,组织的存在是节约交易成本的重要原因。无论何种形式的创业,都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为承载体。课题组调查温州农民工创业组织构建,发现存在两种突出的类型:一是依托家庭组织或亲戚朋友组建松散的非正式组织进行创业,如个体户达到 68.9%;二是建立企业的组织形式,包括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股份公司企业,占 29%。家庭作为创业的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比较适合创业层次低、规模小的创业。但家庭创业组织对创业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制约,比如管理的方式存在差异,不能将创业做大做强等。
创业是识别和捕捉机会并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制度的约束,个体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显然有限,创业团队的构建无疑具有提高识别和捕捉机会的效率。在调查中发现,温州农民工创业团队构建的意识非常强烈,创业合作对象的选择中,选择老乡、家人合作占45.7%,与温州本地人合作占 16.7%。这意味着农民工创业团队组建中,将信任置于第一要素。在团队人员的选择上,将亲友、老乡、同事作为首选,有利于团队信息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和道德风险。但团队内部教育背景和能力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互补性,有可能导致团队的效率比较低。
农民工创业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应对金融危机作出的必然选择。温州农民工就业地创业的调查表明,以温州为代表的沿海发达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政策支持明显,商业氛围较浓,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农民工创业意愿比较强烈。调查分析认为,创业者受教育水平高低与创业选择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但由于农民工创业者受教育程度低,拥有的创业资本、社会资本有限,对农民工创业行业的选择影响较大,农民工创业主要集中于低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创业组织大多立足于家庭单位,创业团队构建主要依靠血缘关系和相邻关系,团队内部学历结构、职业结构高度趋同,团队效率较低。因此,农民工就业地创业面临较大的挑战,构建纾困的机制势在必行。课题组认为,重点应做好以下各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课题组认为,政府需要即时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一是农民工就业地创业的行业引导政策。农民工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对就业行业发展趋势把握不准,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引导农民工创业的行业指导政策,帮助农民工创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二是政府实施就业地创业的培训支持计划。针对农民工文化程度总体不高的现状,政府部门应该依托于高等院校,实施农民工创业培训支持计划,将创业理论、创业技巧、创业服务传授给农民。三是制定专门的农民工就业地创业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
2.组建农民工创业扶持基金。农民工创业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以内源性融资为主。由于自身的信用较低,创业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外源性融资的比重偏少。因此,政府应该为农民工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对农民工创业项目较好,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给予基金支持。政府在构建农民工创业扶持基金项目时,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动员民间力量共同筹资,为帮扶农民工创业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3.构建农民工创业的社会资本平台。随着农民工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农民工对社会资本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提高社会资本的水平,一方面,需要农民工自身在互信、互惠的基础上,构建社会资本;另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农民工参与更高层次的社会交往搭建人际关系的交流平台,比如扶持农民工创业者参加层次较高的培训和研讨会,邀请农民工创业者参加各种类型的工商活动等。
4.指导农民工创业团队建设和组织建设。团队是企业创业的核心,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要按照团队内部分工与协作的思想,按照团队内部人员构成互补的原则,科学地指导农民工创业者建立创业团队。针对农民工创业组织形式单一的缺点,应该合理地引导农民工创业组织由家庭式向现代企业式转变,提高创业的组织效率。
〔1〕R.D.Hisrich,“Entrepreneurship and Intrapreneurship:Methods for CreatingNew Companie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the E-conomic Renaissance of an Area”in Entrepreneurship,Inrapreneurship,and Venture Capital,ed.R.D.Hisrich(Lexington, MA:Lexington Books,1986),p89.
〔2〕陈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问 〔J〕.桂海论丛,2003,(2).
〔3〕朱仁宏.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边界 〔J〕.管理科学,2004,(8).
〔4〕Sexton,D.L.,&Bowman,N. The Entrepreneur:a capable executive and mor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5,(1):129-140.
〔5〕Gartner,W.B.A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and classify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85,10(4):696-706.
〔6〕Burt.R.S.2000.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Capital,In R.I Sutton andB,M.Greenwich Eds.Research inOrganizationalBehavior CT:JA I Press.
〔7〕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 〔D〕.南京农业大学,2006:8-11.
〔8〕李含琳.对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6.
〔9〕李录堂,王建华.回流农民工创业激励机制研究 〔J〕.贵州社会科学,2009,(04):70-73.
〔10〕张秀娥,张峥,刘洋.返乡农民工创业动机及激励因素分析 〔J〕.经济纵横,2010,(06):50-53.
〔11〕姚梅芳,张兰,葛晶,黄金睿.基于中国情境的生存型创业环境要素体系构建 〔J〕.预测,2010,(05):31-36.
〔12〕卢福财,宁亮,胡平波.政府行为如何促进创业活动 〔J〕.经济管理,2009,(07):17-20.
〔13〕叶贤,严肃雯,邢学亮.民营企业家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J〕.心理研究,2008,(06):45-50.
〔14〕Linton R.The Individual and his Socie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1939.P237.
〔15〕Schrier.J.W.The female entrepreneur:A polot study〔C〕.Milwaukee,W I:The Center forVentureManagement,1975.
〔16〕Cromie.S.Motivations of aspiringmale and female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OccupationalBehaviour,1987,(8):251 -261.
〔17〕杨其静.个人禀赋、制度环境与创业决策:一个实证研究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01):68-73.
〔18〕Coleman,Jame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95-S121.
F323.6
A
1004—0633(2011)04—070—05
温州市科技项目《新温州人创业问题研究》(编号:2008R0102)。
2011—04—20
张一力,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王芳芳,温州大学商学院讲师。 浙江温州 325035
(本文责任编辑 王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