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世全
(清华大学汽车系,北京100084)
产业全球化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左世全
(清华大学汽车系,北京100084)
产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产业层面的具体体现。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我国应该确立合理的参与产业全球化的战略,以维护国家的产业安全。
产业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民族产业;产业安全
从产业和企业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就是产业全球化,它体现为产业结构全球范围内的调整和转移以及产业组织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形成和变革,国际产业演变与国内产业演变、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日益密切相关。在这种趋势下,民族产业的发展往往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面临威胁。只有积极制定合理的参与产业全球化的战略,才能促进民族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的产业安全。
1.产业全球化的含义。关于产业全球化的含义,学界尚未有统一的看法,在国外,还没有学者对产业全球化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有对产业全球化的不同描述。如美国学者D.F.西蒙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产业全球化。他认为“最好将‘全球化’看作一种微观经济现象,它指的是产业和市场一体化联合的趋势”,这其实指出了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全球化的密切关系。维贾伊·戈文达拉扬和阿尼尔·古普塔认为:“在特定部门或特定产业层次上,全球化反映出该生产部门所属企业在一国的竞争力和该企业在另一国的状况之间的关联程度。全球化的生产部门在市场上往往是由同一世界公司集团控制的,该集团协调其在各国的战略。”这一论述揭示了产业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国际关联度,但将产业全球化描述为由一家公司控制一个产业的这种说法具有片面性。还有学者用全球化产业来描述,如迈克尔·波特指出,全球性产业是指竞争者在主要地区或国家性市场的战略地位从根本上受到其全球总体地位的影响。法国管理学家伊夫·多则认为,全球化产业是由一体化经营的跨国公司为主的产业,并强调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全球化具有关键的影响力。国内学者的研究中,王述英、姜琰认为“产业全球化是指产业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的演变和升级”。金芳从分工角度分析了产业全球化的基础和本质,认为“产业全球化的本质是产业内全球性分工发展的特征,它不仅是指产业发展中国外比重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产业内分工的全球化广度和深度”。
虽然,学者们对产业全球化含义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主要是由于对产业全球化主体认识上的不同产生的。有些学者把产业全球化的主体看成是具体产业,核心是跨国公司主导的生产经营的全球化在具体产业层面上的体现,有些学者则把具体产业以及全球产业看作一个整体并作为产业全球化的主体提出产业全球化的含义。在现实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一国民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将全球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具有客观现实性,但王述英等学者从产业全球化的体现上给出的含义,带有一定的描述性。笔者认为产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产业层面的具体体现,它是指产业主体的变动和调整越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它在具体产业方面表现为产业组织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形成和变革,在产业整体方面表现为产业结构全球范围内的调整和转移。
2.当前产业全球化的特点。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了全球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使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格局和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产业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深化,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产业分工的全球化趋势增强。产业分工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分工的国别边界明显弱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而不是国家成为产业分工的主体。分工关系从国与国之间转变为企业与企业之间,而这些企业中有相当部分是受制于某一个产业链控制体系或有固定合同联系的分包商,而非外部的世界市场;二是产业分工方式日益多样化。国家间、产业间、部门间和企业间的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国家内、产业内、部门内和企业内的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等多种方式并存。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加入到全球生产的产业链条,在世界制成品生产和出口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过去以部门间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的产业分工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以部门内分工和水平分工,以及以部门间分工和垂直分工共存的格局。伴随着部门内分工和企业内分工的发展,部门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开始逐步取代部门间贸易及企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导方式;三是产业分工的实现方式从单纯依赖外部市场上的国际贸易,转向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并存的多元格局。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使得产业分工的实现更多在内部市场上进行,产业分工既可能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进行,也可能通过非股权式的分包方式进行。选择何种方式更多地是由产业特征或企业战略决定,而不是由传统上的所谓各国生产者的行为决定。
第二,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持续进行。产业转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是产业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从全球市场来看,二次大战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国际间产业转移首先表现为制造业大规模从美国向日本转移,此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体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世界性产业转移,主要波及到东亚各国和地区,形成美国→日本→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中国和东盟四国这样一种区域梯次结构,产业转移顺序也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梯度依次进行。最近一次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迅猛展开:第一,随着美国、日本、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加快了技术输出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扩大了初级产品、传统产品的进口;第二,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在输入高新技术中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继续向其他地区转移;第三,中国及东盟等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落后农业国和地区转移。
第三,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网络逐渐形成。国际产业分工向纵深发展,国际生产网络不断深化,产业分工日益建立在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以整合产业链价值链的领导企业为核心的、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生产能力在其中以一个新的水平转移。国际生产网络是指共同参与某特定产品或服务制造过程的不同国家的企业所形成的国际分工协作网络。跨国公司在这个网络中起核心作用,它们将产业或服务的制造过程和环节进行分解,并根据不同生产阶段或功能对生产要素和技术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地区成本、资源、物流和市场的差别,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有效率的区位配置,以获取最大利益。国际生产网络是国际产业分工发展的高级形态。这种产业分工既不是产业之间的分工(如制造业与初级产品制造业之间的分工),也不是产业内部之间的分工(如汽车产业内部高档车和中低档车之间的分工),这种产业分工是着眼于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全球价值增值链,在不同生产阶段、不同经营功能或不同业务性质上的分工。全球价值链被分为三大环节:其一是技术环节,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分环节;其二是生产环节,包括后勤采购、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分环节;其三是营销环节,包括销售后勤、批发及零售、广告及售后服务等分环节。当国际分工深化为增值过程在各国间的分工后,传统所谓的产业结构的国际梯度转移也因此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就增值能力而言,以上三个环节呈现出由高向低再转向高的U形状,因此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和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而生产环节中又可区分为上游生产(母板及中间投入品生产)和下游生产(终端加工),越接近于上游的生产因其与技术研究的相关性强,从而增值能力越强。越接近于下游的生产因其与技术研究的相关性弱,从而决定了增值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在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角色与地位的次要性及可替代性。在这种网络中,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将某些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功能都转移到其他国家,而只控制了该产品的品牌和营销渠道,一些跨国公司则将自己的核心业务定位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还有的跨国公司几乎将所有的生产和经营功能都转包出去。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外产业向中国转移及其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推动了我国参与产业全球化分工体系的进程,使中国产业结构得到某种程度的升级和改造。但在目前的产业全球化的分工格局中,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由于无法占领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只能凭借廉价劳动力等资源进入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因而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具体体现在:
1.民族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民族产业大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附加值较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过大。我国的民族产业尽管及时抓住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机遇,利用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参与了国际产业分工,获得了一定的产业收益,但也形成了对国际产业分工的依赖,并且生产经营模式大多为粗放型。由于国际产业分工中产业收益的梯度性明显,我国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了获得的附加值较低,而资源消耗却相对较大,这意味着我国民族产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具有不可持续性,资源的大量损耗以及环境资源成本的付出,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很大约束。另外,随着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选择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一些劳动力、资源成本更具优势的国家也成为产业转移的积极承接者,具有取代我国在低附加值产业的位置的可能,这也从外部加剧了我国粗放式产业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2.民族产业在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网络中居于从属地位。跨国公司以其技术和营销优势掌握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主动权,并且不断强化其在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控制着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我国企业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价值链中的组装、制造环节,一方面,组装、制造环节的增值很低,另一方面,企业往往受制于价值链的控制体系或有固定合同联系的分包商,这对民族产业的自主发展和技术提升很不利。同时,跨国公司还经常通过资本、技术控制等方式挤压民族产业资本,严重影响了民族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汽车、手机等产业,核心技术长期为跨国公司控制,民族产业处于从属地位。
3.从产业收益看,我国民族产业大多处于梯度性分布的低端。由于国际产业分工中产业收益的梯度性明显,我国产业无论是通过贸易的方式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还是通过参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网络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大多都收益较低。
4.被动地接受产业转移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在产业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对华直接投资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给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外资投向导致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加剧。主要由于外资大都集中于第二产业,特别是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这些产业投资回收期短、见效快,能够保证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但其负面结果是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重复建设、结构性过剩等问题更为严重。同时还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偏高,造成国际收支的失衡,并增大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表现出来的国际收支失衡现象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其次,造成国家对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下降。由于跨国公司是以最大限度占领东道国市场并获取超额利润为目的来制定其发展战略的,很少兼顾东道国的社会效益,其投资行为往往会与我国调整、优化产业政策的主旨相悖。加之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一般都有强大的政治背景,我国在控制其活动方面既要考虑经济因素,更要考虑政治因素,博弈的结果往往使我国宏观调整产业政策的效果大为衰减,调控失灵。
1.应从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高度,确立民族产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战略。要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提高国家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位置尤其重要。应认清当前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位置,据此来确立国际产业分工的战略;积极接受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提升我国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2.制定合理的引进外资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宏观调控,正确引导外商投资的产业方向,使之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目前,跨国公司的投资与我国引资的产业导向、地区导向及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引导外资的投资方向:积极协调好引进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引导跨国公司并购我国目前亟需发展的现代农业,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高竞争力;要进一步明确战略产业,整体规划产业发展和企业改革,对于战略性产业和重要企业,外资进入的方式和深度要有明确的界定;对于涉及到战略产业和重要企业的并购重组,必须坚持国家战略利益至上的原则,在服从战略利益的前提下考虑企业的商业利益,避免以牺牲战略利益、长远利益为代价去换取眼前利益。
3.尽快培植和鼓励国内跨国集团公司的成长。产业全球化态势下,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上。拥有一定数量的能和外国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企业集团有助于维护我国的产业安全。目前,我国已经有为数较少的大企业集团,而要想遏制跨国公司的攻势,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就必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创建一批自己的跨国公司。要积极打破行政垄断,利用市场的手段推动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已经组建的企业集团,应该积极“走出去”,对外投资,利用全球的资源发展壮大自己。
[1]金芳.产业全球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4,(9).
[2]万卫红.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分析[J].当代财经,2006,(12).
[3]沈志渔,罗仲伟.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分工的影响[J].新视野,2006,(6).
[4]韦铁.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广西汽车产业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2006,(9).
F125.7
A
1002-7408(2011)11-0092-0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七批面上资助项目“基于跨国公司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安全问题研究”(20100470108)。
左世全(1972-),男,山东莒县人,清华大学汽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缉: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