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标,马静
(1.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成都610031;2.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向度
刘玉标1,马静2
(1.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成都610031;2.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并不断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放在现实的人和人的利益上,把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创新指向“为谁培养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指向“培养什么人”,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指向“如何培养人”,最终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集中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向度。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人本向度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九十年来,我们党着眼于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各阶段特征的新变化,从关注现实的人和人的利益入手,努力解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一关系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崛起的根本性问题,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创新,集中闪耀着人本思想的光辉。本文从人本向度来探究和思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发展,以期为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科学地、整体性地构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提供有益启示。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关注人,进而教育人、引导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但是,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525因此,直面“现实的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时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入手思考和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彰显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和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诉求,又结合中国国情,把农民问题确定为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通过满足广大农民的现实利益来调动其革命积极性,使我党的革命事业有了强大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此外,我们党还组织起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并在其中发挥了有效的领导作用,最终将革命事业引向成功。1947年12月,毛泽东在杨家沟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讲话指出,共产党要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需要两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要给被领导者以物质福利和政治教育”。[3]332正是在自觉回应和努力解决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政治解放这一现实期待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与作用得到了充分彰显。
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极“左”思潮牵引下,我国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实践导致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化,思想政治工作“假大空”,脱离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发展生产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背道而驰。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286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追求自身正当利益的积极性,并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特别是其中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集中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继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1998年12月,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4]随后,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了发展方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高度关注并不断改善民生,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指向。从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是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变迁相呼应。伴随着人民群众利益内容的日渐丰富和层次的不断攀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在加快创新和改进之中。
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特征。作为培养人、教育人和引导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为谁培养人”这一前提性问题,也就是从什么样的立场和视野出发来培养人,以及培养出来的人要服务于什么样的事业,简言之,就是要解答人的发展的政治方向和阶级立场这一重大课题。1856年,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指出:“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5]580九十年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立足于党的事业的整体布局,从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崛起的宏伟目标出发,来谋划和确立人才成长的政治方向,不断拓展和壮大社会的新生力量,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征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古田会议决议》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这份决议中,针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红四军党员大部分的现实情况,思考如何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改造和肃清红四军党内大量存在着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从而保持党的纯洁性这一重大课题,批判了诸如单纯军事观点等错误思想,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6]79并强调“不提高党内政治水平,不肃清党内各种错误倾向,便决然不能健全并扩大红军,更不能负担重大的政治斗争任务”,[6]94为党和红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38年4月,毛泽东在抗大强调指出,青年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建设新中国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政治方向。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伟大政治斗争中心环节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出发,来教育和引导党员、军队、青年、群众以及其他革命阶级,确保了我们党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毛泽东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减弱的情况,提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7]226在这里,毛泽东告诫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关心政治,关注国家前途,树立人类崇高理想。此外,毛泽东还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维护党的领导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进一步拨正了人才成长的政治方向。随后,1958年1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毛泽东提出:“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业务,那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很危险。”[7]351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毛泽东非常强调政治方向的确立、政治觉悟的提高对人才成长的极端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协调一致,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四人帮”破坏教育的现实,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8]随后,基于思想战线复杂混乱的态势,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精神污染,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从根本上确保了思想稳定和人才发展的正确方向。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要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9]89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成为新世纪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培养什么样的人,实现人的什么样的发展,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都会对人的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而塑造出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社会特点的人。九十年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关注时代特征的新变化以及社会形势的新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更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实现了人的素质的逐步提升,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革命事业的大局。1937年10月,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中就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惟一的为着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10]11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226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邓小平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新思考,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新目标。其中,邓小平突出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他指出:“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1]鉴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江泽民高度关注人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观点,强调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的教育,加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12]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10]295-2962007年5月,胡锦涛在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中希望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13]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了素质标尺。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来拓展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及时有力地解答着“培养什么人”这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使人的发展融入更多的时代内涵。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借助什么样的手段、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人,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与内容的展开。应该说,对于“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的认真解答,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增强。九十年来,我们党努力把握人的特点的新变化,结合主客观环境的新发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始终把人民群众凝聚在自己的旗帜之下,胜利完成了每一阶段的历史任务,不断把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推向前进。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问题。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就士兵军事训练如何上好政治课问题,提出了十大教授法:(1)启发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通俗化;(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9)要提纲;(10)干部班要用讨论式。[6]104-105在延安整风运动阶段,党内存在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伊始,毛泽东就及时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坚持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毛泽东从培育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这一现实任务出发,提出要发挥全社会的合力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接受活生生的再教育。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批判之前一系列错误做法的基础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联系群众思想状况,解决实际问题。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8]342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思想政治工作。1998年5月,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讲话中希望大学生和广大青年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14]2000年6月,江泽民又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防止和纠正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一定要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际活动中去”。[9]5此外,江泽民还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011年4月,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希望大学生和广大青年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15]所有这些,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方法论的确立开辟了新视野新思路。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53九十年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围绕推动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和中心任务,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等各个时期,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真实再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有效解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目的在于全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政治解放,其本身就是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45年5月,毛泽东在七大上针对党性和个性问题指出:“我们要向党员进行教育,使他们自觉,懂得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没有人格,没有自由,要为他们的自由而奋斗。在我们党领导的解放区,不仅社会上的人都有人格、独立性和自由,而且在我们党的教育下,更发展了他们的人格、独立性和自由。”[16]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立足于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目标,1958年8月,毛泽东提出:“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10]7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恢复中发展,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又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9]294其中,江泽民还特别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9]295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时代坐标和根本指向。2003年12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始终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和最终依归。
回顾我们党成立九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伴随着党的整体事业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也在以人为本的历史和现实坐标中不断彰显出无穷的魅力和绚丽的色彩。正是把出发点放在对现实的人和人的利益的充分关注上,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各个阶段获得新的生长点;正是把目标锁定在“为谁培养人”这一前提性问题上,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正是把内容聚焦在“培养什么人”这一关键性问题上,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把握住了社会的脉搏;正是把方法植根于“如何培养人”这一发展性问题上,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可以不断地吸引人和凝聚人;也正是在始终如一地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历史征程上,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共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
[3]毛泽东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32.
[4]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8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12]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2.
[13]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中国青年报,2007-05-05(1).
[14]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4-125.
[15]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16]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15-416.
D26
A
1002-7408(2011)11-0056-04
刘玉标(1982-),男,河南唐河人,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研究;马静(1984-),女,安徽宿州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