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评论如何强化感染力—从“楚论”系列评论的写作看增强评论吸引力

2011-12-25 04:47湖北日报评论理论部
中国记者 2011年3期
关键词:湖北日报感染力选题

□ 《湖北日报》评论理论部

领导重视,加强策划,打好主动仗

《湖北日报》这组系列“楚论”之所以选题准、效果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领导重视,是精心组织与策划的结果。湖北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省委宣传部领导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要领导就亲自谋划和部署任务,让工作人员了解会议主要精神,提前进入运作状态;会议进行中,又商议确定选题,提出具体要求;会议结束后,则安排好每一篇稿件的起草、修改、审定和刊发的时间表。所以,这组评论能在选题上精确地把握了省委会议的精髓,为评论推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媒体和采编人员高度执行力,保证了这组评论的顺利实施。

服务大局,强化责任,突出主题

党报评论必须把传达党的声音作为自己引导舆论的使命,必须以鲜明主题来彰显它的政治责任,必须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大局来适时发声,从而起到推动全局工作的作用。

这种责任追求,通过每篇评论的选题和阐述就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开篇《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态度鲜明地说明了省委工作会议的特殊时代背景、湖北上下面临的重要使命。《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号召性十分突出:全省要迅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上来,共同开创富民强省的科学发展新局面。《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突出体现出党报评论的政治属性:各级党委与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讲政治、讲纪律,在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头脑清醒,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创新,言约旨远,强化感染力

此组系列“楚论”在运作和撰写中,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从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中,提炼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新判断,充分体现了评论的思想创新。

《公罪不可无 私罪不可有》引用宋代名臣范仲淹的政训,冲击力强。阐述观点视角独特:如果勤于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即使有时得罪人,那也是“公罪”;反之,不敢担当,不负责任,遇事绕道走,只知玩圆滑,不敢得罪人,那就是置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就是莫大的耻辱。

从总体看,这23篇“楚论”构成了关于湖北发展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通过一系列思想创新体现出来的;从具体篇目的行文看,它没有空洞、抽象的推理,而是由闪烁着思想之光的观点、判断和具体阐述所科学组合的。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指导性

放弃传统评论的“官架子”,努力使选题、语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干部群众,是保证完成撰发这组评论任务的重要条件。大家也正是按照这种“三贴近”的要求来撰写这组评论的。

《既摘桃子更要栽树》,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强调当政者应该把当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统一起来时,用“不能急于在自己的任内收获,只栽‘速生林’”等口语来表达,贴切、令人深思。

适时适量引用警句、名言,是这组评论的又一个重要特色。比如,借用“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阐述面对困难和矛盾,只有不断解决,发展的步子才会越快越大的道理;借用《诗经》中的“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来诠释父母官的新解新意,提醒干部要像感恩父母那样来感恩群众,服务群众,为民造福。还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评论的战斗力、感染力。比如用“春天里的耕种”,来比喻机遇的宝贵以及阐述对机遇要倍加珍惜、及时抢抓、努力用好的极端重要性;用敢于“涉深水、破坚冰、啃硬骨头”的排比,来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挑战既定利益格局,突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大力营造“善于抓住矛盾、敢于破解难题、推动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湖北日报感染力选题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Pygmalion
湖北日报特刊浓墨重彩报道军运会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如何提高电视播音的感染力
时事新闻版面编排浅议——以湖北日报时事新闻版为例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