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志强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的第一主角。要增强稿件的可读性,必须强化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学会用群众视角反映时代主题,带着感情接地气。
身入是心入的前提,心入是新闻工作的根本。一些媒体的编辑记者走基层只满足于身入,没有心入,仅仅把“走转改”当作一项运动、一项任务,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没有真正了解社情民意,没有加深与百姓的感情,没有认真总结鲜活的经验,没有深入思考解难题的法子,稿件仅仅把群众语言、一线场景当作报道的“靴”和“帽”,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假。这样的身入就失去了意义,等于空走一遭。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编辑记者唯有深入基层,扎根生活,脚板与心灵双双而至,把身入、心入常态化,才会对基层多一分理解,才会从距离群众最近的角度,采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地方特色、情真意切的感人作品。
《小镇旅馆增多了》一稿就很典型。为书写经济发展惠民这一主题,《福建日报》记者通过对光明旅社、大众旅社的深入采访,用百姓口吻讲述身边的变化,让人感觉很亲切。文锦旅社老板陈文说:“前台、服务员、卫生工全我一人包办,累是累点,但想想,做做家务就把钱给赚了,也不亏啊。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吃苦,就能过上好日子。”
“宁要鲜桃一口,不吃烂梨一筐”。要高出一筹,编辑记者必须围绕中心工作接地气,带着思想写华章,胸中有大局,眼中有百姓,巧妙地兼顾两头,把权威性与可读性、深刻性与贴近性有机结合。
接地气既要抓“活鱼”,更要抓“大鱼”。然而,一些媒体的编辑记者误读了“走转改”活动的丰富内涵,觉得与百姓贴近些、贴紧些,就是多抓现场新闻,少报主题活动,把上下两头对立起来。走基层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就报道什么,止步于就事论事,缺少寻找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共鸣点的意识,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中心工作与百姓的思想、情感、生活割裂了开来。这样走基层问题抓不准,肯定写不深、走太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编辑记者接地气,应有责任担当,既要眼界高,吃透上头精神,挖掘重大的新闻主题,又要眼睛向下看,下到田埂找感觉,以鲜活的形式、清新的文风来反映大局,解读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走转改”稿件要兼顾两头、引人入胜,就应擅于从微观入手反映宏观问题,选择小的切入口,从百姓最易接受的角度落笔,把一些典型的具体事例和故事娓娓道来。
在《“招工像赚钱,留工像存钱”》一稿中,《福建日报》记者慧眼识宝,以小见大,重点写宝达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泉州市常务副市长郑新聪建议,应为台商投资区开通到周边地区的公交线路、引进商业生活配套设施,郑新聪当场答复,这一看似简单的事件,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泉州当地领导和企业家经营观念、用人理念。
一具体就生动。“走转改”稿件被人津津乐道,关键在于报道视角对准了普通百姓,捕捉到了大量特写镜头、传神细节,挖掘到了生动鲜活的故事。
以往一些稿件之所以“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不屑看”,原因就是“只见物不见人”。有的虽写了人,但只有“人影”,他们被放到了被动的位置,当作某种政策、措施的印证者,某种工作经验的陪衬者,难怪读者不买账。《这里的村民勇担当》一稿就注重见人、见精神、见思想,通过写玉楼村的变化来反映平潭大开发这一福建经济工作的热点。稿件没有停留在写玉楼村变的过程、变的做法这个层面,而是将笔墨重点放在村民观念转变和干群开拓精神上。《福建日报》记者抓住了指挥部一楼值班室的房间里摆着两张单人床这一细节,“困了就在这里眯一会儿,晚上迟了大家就没回,几个人挤一张床睡,习惯了。”澳前组团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翁伟强如是说。稿件最后点出,“正是这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精神,感动了玉楼的父老乡亲,村民们开始将码头建设当成了自家事。”
“走转改”以来,《福建日报》特别强调精品意识,要求编辑记者带着思考接地气,稿件要短下来、活起来,既要好看更要耐看。
当下,一些媒体之所以出现很多“大块头”稿件,关键还是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怕短了掉价、说明不了问题。
《福建日报》的“走转改”稿件以五六百字居多,重头稿也不过千把字,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不少读者反映说,稿件分量不是轻了,反倒是重了。因为这些稿件不是风干的,不是简单的运用减法,而是浓缩的,意蕴深邃,针对性、启发性增强了;这些稿件多采用白描手法,没有花里胡哨的描写,没有大而不当的语言,没有刻意人为的“拔高”,感觉真实可信。
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编辑记者走基层应勇入“深水区”,带着责任、带着问题体验三百六十行,多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多一些体验式报道、感受式报道、精练的调查报道、舆论监督报道,把容易被遗忘的行业、人群报道出来,把各地党委、政府在化解难题、为民解忧方面所作的探索及时传递上来。
不过,眼下一些媒体的“走转改”稿件仍是报喜的多,报忧的少;基层见闻多、好人好事多,关系国计民生大政方针的少;经济成就报道多,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变化的少,尤其是像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一碗面条带来的震撼与思考》这样的重头稿件太少。
“新闻七分采,三分写”,一些年青的编辑记者对基层还不够熟悉、感情还不够深,新闻欲、好奇心还不够强。要引导他们走进过去罕至且有特色的地方,培养新闻眼、新闻鼻,时时处于采访状态。这样才能见微知著,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写出入木三分的精品佳作。
多一分体验与感受,才会多一分思考与担当,才会多一分真实与生动,才能引起关注与共鸣。
今年9月8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及媒体最为严重,曾经的“权威声音”如今让许多民众将信将疑,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因此,编辑记者走基层不仅要记录历史,更要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一双警惕的慧眼,切实承担起“瞭望者”的角色,多发现问题、及时反映问
题,力促解决问题。
要让新闻好看耐看,就应高标准严格要求,把好稿件出口关,在一线新闻实践中培养编辑记者发现新闻、判断新闻、组织新闻的能力,学会以时代眼光看变化、想变化、写变化,自觉地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走基层当作一种追求、生存状态和立身之本。不妨借鉴一下《北京日报》的做法——选题不典型不行、稿件不生动不行、现场感不强不行、采写没细节不行、稿件没感情不行。
要多开展“走转改”稿件竞赛,对好新闻予以奖励倾斜,引导编辑记者带着激情接地气、抢新闻,将“走转改”纳入考核范围,与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相挂钩,及时总结、引导,以调动编辑记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结对子、定点帮扶、双向活动等方式,拉近与干部群众的距离,切实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编辑记者的作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