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胜
(《大连日报》摄影部副主任)
以“云南小学生吃饭难”为例,该线索曝出后,记者纷纷跟进拍摄,将基层困难收入镜中。但这种现象也反映出,怎样找寻属于自己的独特基层选题是所有摄影记者要思考的问题。
自8月起,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新闻摄影记者如何进一步增强新闻图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通常情况下,摄影记者单独下基层采访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难以找到“新东西”。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对基层不熟悉;第二、“主题先行”,往往是为了下基层而下基层。
以北方为例,每年九至十月份,摄影记者都会主动或领任务“下农村看看”“看看秋收”。有些记者因为不熟悉农村,缺少拍摄主题,便打电话找到当地宣传部询问,于是得到类似“今年苹果丰收”的线索。于是“农村大嫂高兴地摘苹果”“载满苹果的大卡车”“过秤”“喜滋滋地点钱”的画面便产生了,此类“下基层”专题一会儿就完成。这种“走基层”将“效率”和“利益最大化”联系起来,是一种职业倦怠,它敷衍了公众,伤害自己赖以生存的媒体,同时也摧垮自己的新闻理想。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解海龙就是典型的走基层榜样,他有为失学孩子做点“实事”的信念。他做选题时,并没急着到贫困山区去,而是先“做作业”,到图书馆查资料,对当时的情况做深入了解,再走入一线,同吃同住,才拍出《大眼睛》《小光头》《我要上学》等佳作。反思我们每年看到的关于失学儿童、贫困家庭的照片,为什么总缺少这样的“震撼之作”?我们缺少 “深入”,我们只能用“超广角”,用“摆中抓”来掩盖我们内心的缺失;因为我们的“关注”没有细节,只能依赖“摆布”来“创造”细节。就这一问题,我认为:“新闻照片拍不好,是因为你没有深入生活找到好故事。”
应倡导摄影记者“抓深度”,让摄影记者走进生活。例如,每年9月1日,中小学开学,摄影记者都要到学校门前去采访。今年开学前,文字记者得知大连市某小学创新开展“混龄教育”模式,让高年级的学生一对一帮助低年级新入学新生熟悉学校环境,相互关心。文字记者把这一线索通知摄影记者,并做相应策划。采访当天,摄影记者果然被现场的氛围所感染,拍下不少展现该主题的照片。第二天,本报利用一个专版刊登名为《上学第一天就认哥哥姐姐》的报道。
记者应少用哗众取宠的“超广角”,例如把英雄人物拍成“高大全”。摒弃“摆拍”或所谓“摆中抓”,把镜头里的人物拍得更平实。某年,“七一”前夕,一位摄影记者去拍“老劳模”,临去之前脑海里就有了“老劳模”的“高大形象”,到了劳模家把情况一说,人家很实在:“退休以后就是在家买菜、做饭、照顾小孙子。”记者寻思:“这那是劳模应有的形象啊?”最后,硬是拉着人家到楼外小花园摆拍了一张义务打扫公共卫生的照片。照片见报后引起邻居质疑,小区卫生每天都有专职保洁员打扫,哪里用得着快八十岁的老人劳动?最终弄巧成拙。
在图文同走基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文字记者遇到好线索,大都喜欢找肯吃苦、业务精、牢骚少的摄影记者,这种现象对摄影记者是一个提醒。
摄影记者在平时工作中除了勇于吃苦耐劳,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还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沟通技巧。首先,遇事不能斤斤计较。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同时对某一内容进行采访,最后由于版面等原因,文字稿见报了,图片却没使用。遇到这种情况,摄影记者要想得开,因为此时文字记者也会产生愧疚心理,最容易背上思想包袱——下一次采访可能会注重图片的使用。其次,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应该有相互协作的精神。一同出去采访,遇事多沟通,尽可能为对方的工作提供便利。例如有些场合下,文字记者与采访对象正式沟通时,摄影记者就不宜连续使用闪光灯甚至不能来回走动,以免干扰对方。第三、摄影记者平时遇到适合文字采写的线索要主动和文字记者探讨。不断提高自己对所采访领域专业业务的了解水平,避免“老做外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