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明
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位渔民十几年,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灵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鱼的数量越来越少。不得已,渔民又买了几只小鸬鹚,经过简单训练,便让新老鸬鹚一起捕鱼。
很快,新买的鸬鹚学会了捕鱼的本领,渔民很高兴。新来的鸬鹚很知足:只干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主人就对自己这么好,于是一个个拼命地为主人工作。不久,几只老鸬鹚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被主人杀掉炖了汤。
一日,几只年轻的鸬鹚突然集体罢工,不肯下河捕鱼。渔民抱怨说:“我待你们不薄呀。你们不思回报,怎么这么没良心呀!”一只年轻的鸬鹚发话了:“主人呀,现在我们身强力壮,有吃有喝,但老了,还不落的这群老鸬鹚一样的下场?”
【启示】
目前,工作不再是必需的谋生手段,人们越来越注重将来的保障机制,以及精神上的享受和“自我实现”。鸬鹚从最初“有吃有喝”就感恩戴德,到希望“年迈体弱时也有小鱼吃”,反映了渐进的职业需求。倘若人力资源管理忽视了这些需求,最终只能导致“鸬鹚”的罢工。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置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
第一间房子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屋顶。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的两只猴子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活得好好的。原来,第一间房子里的猴子一进房子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大动干戈,结果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够不着,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按各自的本事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来取食。这样,每天依旧取得足够的食物。
【启示】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一直是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岗位难度过低,人人能干,体现不出能力与水平,反倒容易形成内耗,如同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而岗位的难度太大,虽努力却不能及,最后人才也被埋没,就像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只有岗位难易适当,并循序渐进,犹如第二间房子里的食物,才能真正体验出人的能力与水平,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