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蕴石
(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 沈阳 110035)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
金蕴石
(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 沈阳 110035)
建党90年来党的指导思想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不断创新发展,积累了许多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进一步提高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汲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历史意义。
指导思想;创新发展;基本经验
党的指导思想是支配和决定党的全部实践活动的思想观点、理论体系和行动指南。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为指导,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七大党章确立的毛泽东思想,到1997年9月十五大党章确立的邓小平理论、2002年9月十六大党章确立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发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党章,要求全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于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指导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行动指南。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主心骨。毛泽东在1939年10月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完全的统一”。[1]提出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党对这一原则是否有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和是否学会运用这一原则,决定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成败。经验证明,如果丢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传家宝和主心骨,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力量而迷失方向。因此,党的十五大报告就特别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最根本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党和国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不是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或照抄照搬什么名言警句来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60年代由于个人崇拜和迷信所造成的历史悲剧,70年代中期“两个凡是”大行其道等,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曾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乎陷入绝境。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必须牢牢汲取。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是中国共产党借鉴前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亡党亡国教训的深刻警醒。20年前,前苏联、东欧各国亡党亡国大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先是接受民主社会主义的某些思想,继而使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占据了主导地位,最后彻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他们没有认识到民主社会主义的某些思想,或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实际上是滑向资本主义的开始;也没有认识到利用民主社会主义、淡化马克思主义、颠覆和瓦解社会主义国家是西方 “西化”、“分化”、“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阴谋。由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随之纷纷宣布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最终被西方敌对势力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战而胜”。这一事实向我们党及时地敲响了警钟,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要巩固执政地位,首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正因如此,我们党经受住了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历史和现实考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赣南寻乌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写了《调查工作》(又名《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有力地批判了教条主义,首次提出党的思想路线。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2]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随着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形成和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的思想路线。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4]90年来党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才能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作的中国化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方法。邓小平曾指出,毛泽东之所以伟大,能在艰难困苦中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归根到底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指导下,我们党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识和掌握了中国社会的客观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防止和克服了因循守旧、惧怕变革及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
解放思想是邓小平对以实事求是为主要内容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他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紧密联系起来,指出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即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一致,这就是实事求是。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的,如果把自己的思想封闭在“唯上”、“唯书”、不“唯实”的禁锢圈内,不敢越雷池一步,就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在解放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澄清了一系列理论是非,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更好地创新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跨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与时俱进是江泽民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体现。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中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与时俱进指导下,我们党精神更加振奋,斗志更加昂扬,全党对加快发展充满了紧迫感,对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充满了责任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日益增进自觉性和坚定性,在解放思想中统一了思想,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作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创造,就是我们党正确制定纲领、路线、政策的理论基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
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必须反对本本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同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与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反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毛泽东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而且阐明了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在领导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也紧紧抓住了反对本本主义这个重大问题,进一步提出必须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这就是说,要把毛泽东思想当成科学体系对待,不拘泥于它的只言片语,而要把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反对本本主义,要特别注重调查研究。我们党始终认为,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中的具体运用,是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的桥梁。同时,明确要求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制定和落实调研计划。
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必须切实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积极开动脑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切实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中央的工作部署,不仅要坚决贯彻执行,更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由此,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发展史,就是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历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是对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创新发展基本经验的新概括。能否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是我们党在21世纪新阶段能否创新发展党的指导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键。
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连续性中包含着阶段性,阶段性中体现着连续性。如果不讲连续性,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根基;如果不讲阶段性,马克思主义就缺少生命力和创造力,就更谈不上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都充分体现着连续性。但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等方面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又必然表现出阶段性。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问题,才使不断创新发展的党的指导思想成为了现实。
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世纪新阶段,始终坚持用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成为党最宝贵的政治资源和精神财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1][到]毛泽东著作选读 (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16.55.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9.
[4]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
责任编辑 魏子扬
D26
A
1672-2426(2011)07-0011-03
金蕴石(1978-),女,辽宁沈阳人,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室编辑,主要从事法律出版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