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调情露真相 网络反腐看未来
“局长误把微博当QQ,公然与情人开房调情”,无疑是近日最火爆的微博事件。尽管男、女当事人的微博已经迅速关闭,互联网的无情力量已经使得身为县卫生局长谢某撤职接受组织调查。有人说,这是纯属偶然、完全孤立、极为个别的“网盲”事件。笔者的观点则不同。
一、只要是真相就一定会暴露。所有证据都可以证明,官员微博调情是一次真相的大暴露,与其说是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丢丑”,倒不如说是“露出了本色”。 微博调情作为一条线索,暴露了江苏溧阳卫生局长与情人约会的黄廷国际大酒店与卫生局是协议单位,卫生局官员来此消费,一般都是集中结账。卫生局机关4、5月份仅招待费就分别为38.57万元、42.93万元,而让人看不明白的“其他”项费用分别为8.24万元、11.91万元。其实,高档饭店与公务机关有“协议”关系的不计其数,“一支笔”的财务审批方式有多少黑洞也是路人皆知,账目中的疑点只是想不想追查而已。其实,从本质意义上说,只要是真实的就一定会暴露。问题只在于暴露的时间与方式。即使上级明确指示下级“以后在微博上讲话一定要慎之又慎”,并不能丝毫减少腐败的发生。只要官员腐败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暴露只是或迟或早。
二、反腐败要学会用好用足网民的力量。从互联网与使用者的关系分析,博客是开放的个人空间,微博是袖珍型的博客。既然是开放的个人空间就是可以被人围观的,围观之后的追踪以及人肉搜索都是网民的权利。也许是开微博的官员过于“吸引眼球”,一些官员不正当男女关系的“软违纪”行为已经日益成为网络反腐关注的焦点,而且,往往是“软违纪”带出“真违法”。 一般来说,贪污、受贿是一对一的行为,公众比较难以获取证据,而包养情妇等“软违纪”行为,总会有在公共场所暴露的瞬间,或者在互动文字中流露,容易被网民们捕捉到。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将原来分散的、瞬间流逝的信息捕捉、固定,并公之于众,引起网民的围观、发问、搜索、追踪。现象性信息一旦在网络平台展示,往往能够在‘发帖——质疑——挖掘’的循环往复中,演变扩展为实质性的信息。
微博调情被暴露于世,对男女当事人而言纯属偶然,其发生的概率类似于小偷“偷出了”贪官。如果有关部门只查被小偷“偷出来”的贪官,只堵“网盲”暴露的线索,人们则不禁要问:这是“真查”还是“假查”或者是“不露不查”。就此而言,微博调情的官员把真实的自我完全展现出来,只能说是对干部考察制度的改进作出了实实在在的“倒逼”。在我国,每年投入大量人财物力进行干部考察,到底有多少真正触及到了被考察对象的“本色”,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三、网络对官员的监督还将进一步发力。网络对群众监督力量的展示、汇聚、放大作用不可小视。网络反腐是对专门机构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有力推动和必要补充。网络反腐是给力反腐倡廉建设,而不是为反腐倡廉添乱。反腐败职能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完全可能出现“力有不逮”的情况,急需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帮助。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每一个网民在互联网面前都是完全平等的。官场中的前呼后拥、下级汇报、秘书写稿、领导念稿已经不可能存在。从我国多数网民在网络空间都是“新手上路”分析,非官员身份的网民在利用网络技术方面可能更为迅捷,平时习惯于“念稿”的官员在网络出丑的比例更高。网络反腐的力量展现,当前在我国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更大的发力将在未来不久的时间段内。■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