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观点与路线:“群众路线”的缘起

2011-12-24 10:29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年11期
关键词:群众观点群众路线阶级

● 李 华

群众、观点与路线:“群众路线”的缘起

● 李 华

“群众路线”是中国政治中的特有概念。虽然“群众”、“路线”概念早已有之,但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理论的构建和运用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群众”与“路线”概念不仅是整体意义上“群众路线”概念的组成要素,更重要的是,党①对于“群众”与“路线”的界定与理解决定了“群众路线”的本质与内涵。

群众;观点;路线;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政治中的特有概念,“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考察中国至今政治变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视角,它也必将在未来继续存在和继续作用于中国政治形态之中。“群众路线”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是建立在“群众”与“路线”的内涵与本质基础之上的,由此,从中国共产党对于“群众”与“路线”等概念的界定和阐释出发便成为深刻理解“群众路线”概念的前提,这也是有关“群众路线”的既有研究所忽略和缺乏的。

一、阶级与群众

(一)群众

“群众”一词在中国政治语汇中早已有之,也十分频繁地出现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中。中国共产党对于“群众”一词的广泛运用既继承和反映了其一般性的特质,亦为“群众”一词增添了更多的内容。然而,党对于“群众”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界定,如果加以概括,在党的政治理论和话语中“群众”一词具有以下诸种涵义:

第一,大多数人和被领导者。“多数人”是“群众”一词的词汇本义以及在各种政治理论和话语中的最一般的界定。“对于毛来说,‘群众’表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这些人最终都能推动革命。”[1]6因此“群众”往往被党用来表示整个社会中、某一阶级中、某一组织机构乃至于某一活动中的多数人,这种多数人往往与优秀分子、精英分子、被孤立者、领导者以及机关主义者相对应。只不过,与一般将群众作为大多数人的界定有所不同,在党看来,不同社会中的不同层面中总是有多数人与少数人之间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决定了某一社会的基本特质及其未来走向,这些不同类型的大多数人获致应有的独立与解放被看作是一种真正的革命、真正的发展和对于历史发展趋势的迎合。因此必须注意的是,当群众作为大多数人的时候,其往往受到不同的界定和限定,以突显不同意义上的大多数人。

此外,在党看来,群众不仅是大多数人,而且往往属于被领导者,其被领导者的身份并非一贯有之,只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出现之后才获致的。在此之前,群众并非作为社会中的被领导者存在,而是作为被利用或者被忽略者的身份出现。任何社会中都会存在群众,都会存在大多数人,但群众并非在任何社会中都作为如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无产阶级政党、各种组织机构以及运动中的少数精英、积极分子之被领导者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作为领导者的阶级、政党与精英的存在,才有作为被领导者的群众的出现。这也说明,群众作为多数人,其本身不仅体现为社会中不同层面中的多数人、涵盖多重阶级于其中,而且群众的界定与涵义的获致也必须与阶级性相联系,不同的阶级逻辑中有不同意义上的群众。

第二,社会下层。在党看来,群众是属于社会中被奴役和被压迫的下层,这种下层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群众自己发现以及自身所能理解的,而是由党发现并使群众自己认识到的。作为社会下层的群众与社会上层中的少数人对应,具有某些由其地位决定的缺点和问题,如贫苦、散漫、落后和消极等,这些缺点在其与党的对比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群众中大多数是比较落后的(这是指与我们对比来说的),散漫的,而我们共产党是群众中最先进的队伍。因此,我们的见解,我们的主张,常常与群众有距离,许多问题在我们脑子里已经解决了的,认为无问题的,而在群众看来还是一个新问题。”[2]139但是,正是由于群众处于社会中的下层,从而使其同时具有某些社会中的上层所缺少的优势,这些优势往往也是党所要学习的。因为在党看来,下层既是一种现实地位和不良习性的缘由,又可以是具体、现实和经验等的代名词。因此,群众属于社会的下层既被理解为一种社会地位和处境,又被理解为与社会具体现实的贴近程度和表征。

第三,群众不仅作为某种代名词,而且往往被用来作为某种前缀性的形容,这时它往往与“实践”、“现实”、“公开”、“普遍”、“日常”、“通俗”、“劳苦”等等同。如毛泽东论述群众性与简单、通俗之间的等同关系:“现在总政治部出的《红军报》,省苏、县苏以至区苏出的报纸,各军各师出的报纸,凡属印刷成功的小字出品,不论它的用意是怎样安顿给群众看、给士兵看的,实际都是只有干事才能看得懂(有许多下层工农干事依然看不懂)。所以,决不能拿这些报纸去代替《时事简报》。《时事简报》是极大黑墨字,稀松七八条,看上去明明朗朗,看完了爽爽快快,是真正群众的读物。”[3]265凡此种种,在党的领导人的论述以及党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由此,“群众”不仅指代社会中某一意义上的多数人,更凸显出这类多数人所具有和所代表的某种价值与特质,这些价值与特质往往是少数人以及党所缺乏与忽略的,党与群众之间关联性的保有和持续能够使党获致其工作所需要的各种价值、经验和规律。

第四,多样的双重性。在党看来,“群众”不仅具有上述基本内涵,而且还具有多样的、恰恰相反的双重性,诸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先进与落后”、“聪明与糊涂”以及“道德纯洁与思想落后”等。一般来说,现实中的“群众”往往具有某些不良的特质,理想中的“群众”则往往被赋予某种崇高的特质,因此对党而言,必须始终坚持依靠和为了群众的价值原则,在具体现实当中引导和教育群众。当然,“群众”所具有的某种崇高的价值也不仅仅停留在其理想形象之中,具体现实中的群众亦往往表现出某种先进性,这就促使党不能忽略群众的主动性和自发性,不能做群众的“尾巴”。总之,“群众”具有的这些双重性及其取舍的根本依据在于现实需要与目的,在于党的认识和定位。

(二)群众与阶级的亲缘

虽然阶级概念与群众概念在性质和内涵上都有着明确的区分,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却是十分显著的。这种关联性首先体现在不同的阶级都会运用群众的概念,因此,群众概念必然具有某种阶级性。“资产阶级也说群众,也主张群众利益。资产阶级所说的群众是有产阶级的群众,所主张的群众利益,是有产阶级的群众利益。无产阶级所说的群众,是不包括地主和资本家的,是指的工人、农民、城市贫民的利益。”[4]172因此分析群众的概念,弄清其阶级背景与内涵是必要的前提。其次,群众与阶级的关联性更重要地体现在无产阶级与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现代化的工业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也因此与社会中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有着紧密的关联。此外,在现实的政治变革中,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无产阶级的先进性不仅仅由其经济属性和地位所决定,亦由其思想价值属性所决定,正因为如此,无产阶级与群众之间的亲缘性就更为显著。

虽然群众概念与阶级概念在党的具体论述中往往是明确分开的,但必须认识到,党提出的“群众”概念背后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存在。没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便无法理解群众概念在中国的真正内涵;而无群众的概念,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可能。正因为如此,阶级与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逻辑中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这种关联性我们可以以群众化的阶级与阶级化的群众加以概括。

首先,就群众化的阶级而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被赋予领导中国革命的使命,然而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及党自身的力量则无法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任务。由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有效组织和整合本阶级以及其他阶级中的力量,将其作为群众团结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周围。“毛主席在坚持真理、实现真理中还有一个经验,就是他所提出的原则总是照顾大多数,为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不错,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同时今天大家也都承认他是代表无产阶级的。中国的无产阶级数量只有几百万,在全中国的人口中连百分之一还不到。代表这样一个阶级的共产党怎样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毛主席的根本着眼点就是把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用到中国,争取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在无产阶级周围来取得革命的胜利,而不是把自己缩小到最小的圈子里来空谈革命。毛主席懂得,为把最反动的敌人消灭,就需要集合一切可能集合的力量,而不是只靠先锋队办事。无产阶级是先锋队,但不能仅靠先锋队。”[5]338-339当然,必须注意的是,正如党对于“群众”的界定不仅囿于“大多数人”这一内涵,群众化的阶级也不仅指阶级和党对于多数人的整合与组织,亦在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够贴近现实,实事求是,真正做到代表群众的利益,不与群众脱离。

其次,就阶级化的群众而言:群众作为大多数人的概括,其内部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总体的群众中不仅存在着多种不同的阶级,更存在着不同阶级的具体的群众,因此,总体的群众中既要分清不同的阶级,又要分清属于不同的阶级的具体的群众,对此,早在列宁对“护国主义”的阐述中就已提出:“把无产阶级群众和非无产阶级群众搅在一起,不分析群众内部的阶级差别,这正是护国主义得以流行的条件之一。”[6]36此外,阶级化的群众更在于群众需要接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群众的力量,实现群众解放的目标。

总之,群众与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逻辑,尤其在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中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此背景下,任何对于群众、“群众路线”的探讨都与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探讨密不可分,反之亦然。

二、“观点”与“路线”

(一)观点

所谓“观点”,就是观察某一对象的出发点与所得看法。“群众观点”不是群众自己的观点,而是对待群众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持有者是与群众相对应的阶级、政党与精英等。“群众观点”中的“观点”是一种价值原则和政治理念,有无这一价值原则和政治理念成为能否与群众实现根本利益一致的根本标准。某一阶级及其政党能否达到这一标准则是由其阶级属性所决定的。在中国共产党看来,“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特有的,对待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人的一种认知和同情,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唤起群众的同情,实现党的革命理想,改变群众的社会地位。因此,能否具有“群众观点”也成为阶级性属性之外,区分阶级和政党的另一个重要标准。至于“群众观点”的具体内容,刘少奇也曾作过具体的阐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7]392

由此可见,“群众观点”是作为“人民群众先进部队”的无产阶级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观点,党的存在和价值已经不仅仅由党与其自身的阶级属性所决定,而更多地是由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党能否坚持“群众观点”所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党的改造,使党除作为阶级政党之外,具有了“群众性政党”的特质。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群众观点”的持有者、实践者以及评判者是统一的,都是党自身,而不在于群众,此外,上述这些“群众观点”本身就充满着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如此种种,都构成了由“群众观点”引申而来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特质,也部分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政治和国家形态的基本特质。

(二)“路线”

“路线”本意为道路、线路,引申为纲领和方针,因而“群众路线”就是指党的群众路线,即展现和界定党和群众根本、正确的关系,进而为党所必须遵循的纲领和方针。毛泽东就曾多次将“路线”与“纲领”和“方针”并列起来运用,用以表示某种根本目标和规程:“我们的路线,我们的纲领,拿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我们的方针,我们的路线,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3]376

“路线”一词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现实中经常被运用,而且往往被口号化,引申出“路线问题”、“路线斗争”、“路线错误”等概念,由此变为党内斗争和矛盾的产生、扩大的缘由和助推器。为此胡乔木在讲到“路线”一词的神圣化、神秘化运用和不良影响时,也主张将其等同于总的、根本性的、全局性的方针:“路线一词,马恩列都少用,在他们的主要著作中未用,在其他著作中用时也未给予何种严重意义……实际说到底(除滥用外,而滥用是大量的),就按路线的严重意义说,至多也不过是指总的、根本性的、全局性的方针罢了。”[8]153-154

需要指出的是,“路线”一词虽然就其一般意义来说等同于“纲领”和“方针”,但“群众路线”中的“路线”作为党的“纲领”和“方针”不仅是一种应当遵循的外在方针和纲领,更应是一种必须内化为根本宗旨和价值规范的“纪律”和“原则”。

首先,就“纪律”而言,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有其刚性特征,而这种刚性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纪律的执行者对于纪律的内在理解、认同和接受的基础上的:“即使纪律是外赋的,它还必须被理解和遵从。纪律不能不被理解,也不能受到抵制。”[10]而“群众路线”中的“路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具有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的这一基本特质,也就是说没有“群众观点”、没有对于“群众”从根本价值和理想上的关怀和对“群众路线”由心而发的理解和接受,“群众路线”便无法真正实现,无法从根本上作为一种“路线”而发挥应有的作用,党与群众之间的根本关系也最终无从实现。因此,“群众路线”虽为中国共产党所始创,但其作为“路线”,却与无产阶级政党所具有的根本特质有着一贯的联系:“纪律——‘铁的纪律’,‘布尔什维克的纪律’——为十月革命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也使‘列宁主义方法’遭致不断的批评。然而,这种列宁主义方法不仅连接了马克思的哲学关怀与中国的群众路线,而且这一特定的阐释也展现了群众路线(以及革命实践)最为清晰和深刻的内涵。”[9]

其次,就“原则”而言,其是与具体和现实中的多变性、灵活性相对应的,其首先是一种一般性的法则,对其的理解和遵从决定了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具有根本意义上的决定性。对此,刘少奇曾有具体的论述:“所谓原则就是事物发展的一般法则。特殊的事物有特殊的发展法则。相同的事物有大体上相同的发展法则。我们所谓原则问题也就是按照事物一般发展法则作为我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问题。如果我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一般法则有错,我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有错,那我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就必然发生错误。如果我们认识某一问题的发展法则有错,那末我们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法也必然要发生错误。所以我们对原则问题是不能马虎的。如果在原则上发生错误,那就不只是会发生个别的错误,而会发生系统的、一贯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上的错误。”[7]188-204

“群众路线”中的“路线”并非仅仅建立在现实的、灵活应变的基础之上,而是基于党对于党和群众之间根本关系和法则的理解与概括而形成的,因此,对党来说,这一“路线”不仅仅是某种一般性的纲领和方针,更是一种党必须遵从的客观原则。

三、从“观点”到“路线”:“群众路线”的确立

从根本上说,首先有“群众观点”存在,再有“群众路线”的形成,“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价值基础:“我们同志有了这些观点,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7]354

在党的文献和领导人的阐述中,“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一定时候被放在一起加以表述,甚至有时候只单独提出“群众观点”而不提“群众路线”的概念。但比较而言,“群众路线”则是一个更加普遍和通用的概念,“群众观点”在多数时候也为“群众路线”所概括。需要指出的是,这本身并不是“群众路线”对于“群众观点”的忽略与替代,“群众路线”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已经涵盖和体现了“群众观点”的内容,现有对于“群众路线”的广泛运用本身既是对于“群众观点”的发扬,亦是“群众观点”基本内涵的体现,因此现实中对于“群众路线”的具体理解与运用必然包含着“群众观点”的基本要求。

“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造和基本方针,被称为是党的“传家宝”以及“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这一概念体现了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概念和理论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阶级”、“群众”、“观点”以及“路线”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在“群众路线”真正确立之前就为中国共产党所理解、阐述和发展,并由此最终形成了中国政治形态中特有的“群众路线”概念和理论。

[1][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 (1966—198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邓子恢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社,1993.

[4]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胡乔木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Edward Hammond.Marxism and the Mass Line[J].Modern China Vol.4No.1,January1978.

注释:

①文中如未特别说明,党仅指中国共产党。

D261

A

1009-928X(2011)11-0005-04

作者系复旦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

■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阶级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光荣传统搞好新时期党建工作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现代语录
阶级不消灭 我们就要贴“阶级标签”
“小圈子”“群众观点”和“正当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