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开庆 李艺谋
壮族民俗文化中的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元素*
汪开庆 李艺谋
动漫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的成功体现在文化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上。动漫切忌随波逐流,只有拥有自身独有的民族元素和文化符号,才能成就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中国动漫的发展,须以民俗文化作为基石,才能散发出奇异的芬芳。本文旨在讨论从壮族的民俗文化中提炼作为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元素,切实把握壮族民俗文化的精髓,并融入时代特征和品味,打造广西独树一帜的动漫品牌。
壮族元素;民俗文化;动漫;文化创意产业
动漫是指除真实的人与物之外,运用各种技术所创造的活动影像。它集音乐、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是一种新兴的综合艺术,但也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动漫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始终都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欧洲,还是没有太多历史压力的美国,亦或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日本,在动漫艺术的创作上,都不约而同的注重着本民族文化的采集、运用和推广,从而为其打上深深的民族烙印。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多民族并存是中华民族的特点,这一特点,让我们有着多样的文化和丰富的民族资源。壮族,是中国古老民族的一支,“学术界一致公认,壮族是古西瓯、骆越民族的后裔,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五万年前的柳江人和一万多年前的桂林甑皮岩人及2000年前的贵县罗泊湾人即是现代壮族人的祖先。这个民族,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厚,神话故事、民间歌谣、巫术、咒语、谚语等等,代代相传,更有刘三姐的歌声蜚声海内外。这一切,都将可能成为中国当代动漫文化创意产业丰富的创作灵感和题材元素。
广西作为一个壮族自治区,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广西总人口约50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1900万人,占38%。壮族1700多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6%,主要聚居在南宁、柳州、崇左、来宾、百色、河池6个市,还有一部分散居于广西区内的66个县市,壮族分布地区约占广西总面积的60%。
壮族是古老且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由中国古代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他与周朝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期的僚,俚,鸟浒,宋以后的僮人、土人都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早在先秦时期,岭南一带 (今广东、广西一带),主要居住着属于百越系统的西瓯和骆越两个族群,这两个族群是壮族的先民。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尉屠雎率50万大军,兵分5路,进军岭南,战胜了西瓯人,一举统一岭南,设桂林、南海、象三郡,置于中央集权统治之下。后从中原迁来大批的汉人“与越杂居”,这些汉人在与西瓯、骆越人的交往、通婚过程中,部分形成了今天的壮族,他们加速了越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创作出灿烂辉煌的文化。
民族元素从广义来讲是指民间的民俗文化及手工工艺、绝活、歌舞、器乐、说书、皮影、绘画、剪纸、木雕等;从狭义来讲是指民间民俗中延伸和分离出来的概念、符号、音讯,并有着世代相传及发展变化的历史。广西比较典型的民族元素有壮锦、瑶锦、花山岩画、绣球、铜鼓、芦笙、风雨桥、刘三姐等等,其具体的内容及形式数不胜数。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元素和传家宝,这些传统民俗元素经过世代相传,逐渐被世人发现、欣赏、接受和喜爱。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民族元素,在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壮族的布洛陀、刘三姐歌谣、那坡壮族民歌、壮剧、壮族织锦技艺、壮族蚂虫另节、壮族铜鼓习俗等。这些都是壮族人民的祖先留下的优秀的民族元素,是壮族人民的精神财富和民族文化象征。与蜀锦齐名的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纺织工艺品,唐宋时已有生产,明代已成为皇室规定的贡品,跃居名织品之列。花山崖壁画,风格原始,笔触粗犷,是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的遗物。它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祖国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异彩。一代歌仙刘三姐,用其歌声唱出了人间许多的动人故事,而流传海内外。这一切都为中国动漫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待于我们的开发和采用。
壮族有着许多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在历史的洗涤中也不曾褪去它们的斑斓色彩,只有这样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才能称之为经典,而这些经典正是我们动漫剧本创作不可多得的宝贵元素。
卡尔维诺,一个对“讲故事”行业充满着无限热情和雄心的意大利小说家。他在说到《十日谈》时,讲到在故事中,人们是一举脱离现实中沉重的一切,进入到一个神奇的、新颖的世界。这不禁也让人想到了动画大师宫崎骏,尽管他的动画作品揭露了现实社会的冷酷、沉重、烦难和责任,但并不是一味的说教。在他的众多成功影片中,都塑造了一个神奇、魔幻的世界,如《天空之城》、《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等。
在壮族中有着姆六甲造人的说法,它类似于盘古开天地,又相近于女娲补天。传说中,她是一位造就天地万物的女神,呵气变成天,天有破漏,以棉花补之,便形成了白云朵朵。又因天小地大,用针线将地缝起来,于是大地边缘的褶皱,高突起来的便成了高山,低洼下去的便成了江河。她没有丈夫,只要赤身露体地爬到高山上,让风一吹,就可以怀孕,孩子从腋下出生。她见地上太寂寞,便又造了各种生物。她的生殖器很大,象个大岩洞,当风雨一来,各种动物就躲进里面去……
整个故事都充满着魔幻的色彩,在我们了解一个氏族的信仰和文化的同时,看到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和匪夷所思的视觉奇观。这正是一个好的动画剧本所需要的元素。在壮族还有许多类似的传说,如布伯、布洛陀。这些都可以通过改编、借鉴,或是提炼其精华之处,创作出优秀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动画剧本,化解现实社会的无奈与沉重,冲淡日常生活中的无趣与苦恼,让童年的快乐长久的留驻在观众的心中。
传说是指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一整套传闻,它带有传统性和轶事性,往往是人们普遍喜爱和认可的。
壮族拥有很多的传说故事,其中有一则是关于《月亮妹》的。说是在远古时候,每当太阳落坡之后,天空就是黑沉沉的一片,有个姑娘想把灯笼挂到天上去,以便照亮大地。于是她带了一个灯笼,又带了草鞋弓和一袋芝麻上路了。草鞋走坏了,用草鞋弓再打新的;芝麻则一颗当一天的饭。可是到天上的路很远,不知道走了多久,姑娘变成了老太婆,但她还在不停的走。有一天,她走到一个枯海边,觉得乏了,便坐在一个圆石上打草鞋。正当这时,枯海突然涨水,狂风掀起巨浪,使得大圆石飞了起来,她渐渐的觉得离大地越来越远,知道已经到了天上。于是,便把灯笼挂起来,这就是月亮。同时,又把剩下的芝麻撒在天空,就成了星星。
这则传说很美,道出了壮族先民在万物有灵和神化自然观念之下,赋予了天空中所有的天体以生命和灵性。告诉人们,在壮族先民的信仰中,月亮 (包括星星)并不是自然之物,而是人类用生命通过千难万险制造出来的。它让我们了解到壮族自然崇拜的文化。我们可以从这样的故事中去提炼元素。比如故事本身的题材,或者故事的一些情节等,运用到动画剧本创作中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不仅可以体现出壮族的民族特征,也可以从中深掘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拥有的民族品性,从而获得观众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青蛙就作为一种图腾出现了。壮族与青蛙有着不解之缘,在左江的花山岩画里就出现了对蛙神的祭祀;铜鼓,也被一些专家认为是蛙腹的变形物。蚂 (虫另)是壮人对青蛙的称呼。他们认为蚂 (虫另)是天神即雷神的儿子,很受人崇敬。每年元月份都要举行为期一个月的蚂 (虫另)祭盛典。“很久以前,壮族有一个名叫东林的孝子,母亲去世时,屋外蛙声不断,他怕打扰到母亲灵魂的安宁,于是就用开水烫死了青蛙。结果蛙声断绝,害虫泛滥,人间遭灾,颗粒无收。东林急忙更正错误,给青蛙厚葬,并在每年正月接青蛙回家过年。”这个故事的内容简单,却意义深远的指出青蛙是壮族的图腾,壮族人民把青蛙视为天庭的女儿,她能呼风唤雨,为壮族带来安定、丰收、吉祥和昌盛。
每一个民族都无一例外的有着自己的图腾崇拜,它是一种精神信仰的体现。将这样的图腾文化融入到动画剧本的创作中,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元素的展现,更是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元素的存在,可以将动画创作提升到民族审美的高度,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壮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淬炼出许多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这其中不乏独特而又被受众广泛认同的人或物,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极强的感染力,是动画角色创作的极佳元素。
动漫角色的形象造型主要是依赖美术造型技法,用视觉元素塑造人物的外表形态,产生可以表现动作和生命的模型。其中包括写实和夸张的手法。写实手法通俗、简洁、明了,源自于真实生活;夸张则是运用强调和扩张的艺术手法,使其更加的突出和鲜明。
壮族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壮族及其先民,把雷神当作天神,以铜鼓为雷鼓,对其崇拜信仰。相传有一猎人在捕猎时获得一个巨大的卵,在雷雨暴作的时候,卵开了,化出一名男子,他的手上有文字,左手是雷字,右手是州字。有神人常入室哺乳。乡人认为他是雷神,于是纷纷祭祀于他。实则,这是古代越人信奉鸟,并以之作为图腾的一种变形。由此,雷神的形象以兽体现,主要是龙和鸟。加以夸张或艺术的手法,再融入壮族独有的特征,便会成为鲜明特别、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角色形象。
动漫角色的性格造型是一种情绪经验的体现,主要通过角色的动作,表情来传递出其个性特征和情感基调,或是冷酷,或是勇敢,或是唯美,或是幽默。它多半来自于自然界中的人或物,可以直接的模仿和再现,也可以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保留其主要特征。匠心独到而又有着民族共性的角色特征,会是动漫作品成功的点睛之笔。
刘三姐是家喻户晓的壮族民间传说人物。相传她与一位白鹤秀才在七星岩上对歌,七天七夜,声如泉涌,优美动人,吸引了无数的人来聆听。最后两人化作石头,亭亭对立。刘三姐用歌声向封建权贵挑战,粉碎其种种阴谋,揭露其丑恶嘴脸。她聪慧机敏,勇敢乐观,倔强坚毅,是人们追求的真、善、美的化身,也是壮家儿女勤劳、智慧和勇敢的浓缩,更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品性体现。这样的元素用作角色性格塑造,会给动漫作品打上深深的民族烙印,有着无可取代的鲜明性,提升了作品品牌的独特性和价值,也会得到受众极大的认可。
壮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她拥有丰富的音乐资源。山歌、乐器、歌舞和壮剧,这些独一无二的资源,都是动漫音乐创作的灵感所在,巧妙的运用这些音乐元素,与主题和画面精准的结合,会为动漫作品增色不少。
壮族人民最擅长唱歌,并拥有自己原汁原味、山野风味的纯朴民歌。歌声里寄托着壮族人民的生活理想,也流淌着她们优秀灿烂、色彩斑斓的历史文化。
壮族山歌分为单声部和多声部两类。单声部包含高腔山歌,平调山歌和谣唱山歌;多声部包含高强双声、平调双声、谣唱双声和三声部山歌。各个地域的传统曲调有着很大的差别,但高腔多在山野用大嗓和小嗓喊唱,高亢嘹亮,多为宫、徵、商调式。而平调,曲调流畅优美,节奏缓慢舒展,结构匀称,音域适中,旋律富于歌唱性。多用徵、羽、商调式。谣唱山歌:曲调接近口语,多用同音进行或急唱法,具有朗诵性。其节奏规整,句幅紧凑,音域不宽,旋律无大起伏,近似谣曲。除去这些,壮族民间歌曲中还有小调、叙事歌、习俗歌和儿歌等。这些都蕴藏着壮族特有的风味,并以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为支柱,有着浓厚的民族风韵。如果再将传统与流行结合,融入一些西方十二平均律,或流行音乐的切分节奏等元素,将会制作出脍炙人口的动漫音乐。
音乐的民族化不能狭隘到只是采用传统的民族乐曲,而应该同时使用更多的民族乐器。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一无二的音色和韵味,能直接的反映出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心理性格。如同爱尔兰的风笛,俄罗斯的手风琴。
水墨动画《山水情》中,是以古典乐曲《流水》为蓝本的音乐,把中国特有的笔墨情趣与古琴、琵琶、笛箫等古代乐器结合得顺畅得当。而在《哪吒闹海》中,特别运用到中国两千年前的古代乐器编钟,那浑厚质朴的音乐,为影片增添了浓郁的民族气息。
壮族和其他许多民族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乐器,像峥尼和装缪大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马骨胡。马骨胡在壮语中又称“冉列”,“列”兼有体积小,发音高而尖之意。它是一种拉弦乐器,用马骨做琴头,蛇皮做面,蚬木做琴杆,黄角做弦轴,金属线做弦,音色高昂,清脆,穿透力强。将壮族人民勇敢、聪慧、坚毅而乐观的性格显露得一览无余。把这些壮族的民族乐器运用到动漫中,与画面风格,情节情境等结合的顺畅自然,和谐统一,定能赋予作品深邃、悠远的人文精神,令人为之动容。
青年钢琴家陈洁说过,在她的计划中有把《牡丹亭》这样的中国古典戏曲音乐改编为钢琴曲推向世界的设想。而另一位杰出的年轻钢琴家李云迪,在自己的新专辑里收录了由京剧改编的钢琴曲《皮黄》。可见,戏曲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巨大宝藏。
戏曲音乐在动漫作品中的运用也是屡见不鲜,《大闹天宫》中就利用了戏曲作为配乐的元素,《骄傲的将军》里也采用了锣鼓,板胡等戏曲音乐常见的配器来进行演奏。中国戏曲学院更是创作了戏曲动漫《柜中缘》。
壮族传承着自己的戏曲形式——壮剧。它是在壮族的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植根在这个民族生存的土地上,由此有着特殊的方言、唱腔、表演风格和乐器伴奏。把这种古老的音乐形式和现代的动漫艺术相结合,壮乡的风情会为精彩的故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引人入胜。
刘三姐对歌是壮族独特的一种歌唱形式,也是人们普遍熟悉和认知的。它早已经超越了音乐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一种符号,一份遗产,一则神话。它沉淀了壮族这个族群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信仰,铸就出一种品牌,传扬海内外。
日本著名动画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正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符号特征。他的音乐大多没有固定的曲式,旋律简单,但十分的优美,音色飘渺而带有一种朦胧的感觉。有着很明显的New age的音乐风格,宁静、安逸、闲适。无论是音乐、建筑、茶道,还是电影与文学,日本文化都突显出一种“水流常急境常静”的韵味,那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国度,缘于他们对禅宗的信仰,对“净心自悟”和“本然之心”的审美偏好。
孰知,人们总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永不懈怠地追求一种生命状态。广西有着纤尘未染的山水,在这样的地方无可厚非的滋养出自然天成的生存状态。由此造就出壮族人民崇尚自然,追求生命自由的民族本性。刘三姐对歌,正是壮族人民对压抑个性的释放,对美好事物和终极自由的追求。这歌声中,有对立,有斗争,有欢笑,有生命。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圣托里尼是自由的天堂。可见,对自由的追求,是全人类的精神渴望。在动漫音乐创作中,以刘三姐对歌为载体,强调“自由”这一精神理念,给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元素赋予新的诠释,定能成就经久不衰的作品
动漫的创作元素,除了体现在剧本、角色和声音之外,还包括服装、道具和场景等。壮族的铜鼓,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壮族的花山壁画是又一个令人惊叹的艺术奇葩,而广西的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这些看上去似乎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实际上它们在整个作品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如果在其创作中匠心独具,就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壮族有着很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值得我们去挖掘,并将它们运用其中。
艺术只有创新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只有拥有了独特的体系才能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壮族,这支古老的民族在时代的变迁中,淘过泥沙,沉淀出金子般璀璨的文化和艺术。中国的动漫艺术不能让这样珍贵的文化元素流失,而应该运用这些独特的民族和艺术元素作为语言,融合传统,结合时尚,打造出具有鲜明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作品,使其在世界动漫史上获得尊重的地位。
[1]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2]吴海立,浅论广西民族元素的艺术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9):135-136.
[3]黄现璠,壮族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11
[4]陶思炎,应用民俗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8
[5]葛竞,动画剧本创作[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5
[6]栾伟丽,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
The Elements of Animatio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from Zhuang Folk Culture
Wang Kaiqing,Li Yimou
Animation is a special art form,and the success is reflected in the enormous commercial value which be with the cultural.Animation should not follow the crowd,the unique artistic vitality stand by its own unique symbol of national and cultural elements.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imation have the folk culture as a cornerstone,thereby to shock the world.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ele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from the essence of the Zhuang folk culture,and put it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astes of this time,to build unique brand of Guangxi’s animation.
Zhuang elements;Folk Custom Culture;Animation;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作 者】汪开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桂林,541101;李艺谋,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桂林,541101
C95-05
A
1004-454X(2011)04-0097-005
* 本文为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2011年度一般项目《壮族民俗文化在动漫文化创意产业中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YB2011018)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黄润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