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有大美——低碳、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营造艺术

2011-12-21 06:20戎安RONGAn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1年3期
关键词:人居营造美学

戎安/ RONG An

图1 英属哥伦比亚自然风

1 环境①美学②之探究

目前,有一个时髦的口号叫做“五加二”再加“白加黑”,他描述了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我们每个人现在都很忙,忙于工作,忙于发展,整个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经济生活的“大跃进”。提到“大跃进”,上了年纪的人并不陌生,1950~1960年代在革命热情的激励下“大跃进”了3年,其后给中国留下了许多持续多年的难忘影响。而当今在经济热情的驱动下,这场“大跃进”已持续了近30年,其后又会给我们的国家留下多少和多久深刻的影响?是一些什么样的影响?现在我们还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就此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要“大跃进”?

为什么要“大跃进”?因为我们有很多需求,有生存的需求、有安全的需求、有归属与爱的需求、有尊严的需求、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如马斯洛分类的人类需求金字塔(图2)。

但究其本源,我们每个人都在探索和寻求着人生的终极价值。那么人类想要追寻的终极价值,归根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有3个人人都在追求的核心价值——“真”、“善”、“美”(图3)。

什么是“真”?“真”是人们认知真实世界的一种追求,“真”所涉及的领域实际上属于科学理性思维范畴,如果某一思维性事物有利于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那么他就是“真”,反之就是“假”。“真”是指人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一般人的“意识”决定“行为”,人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同时有什么样的“行为”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意识”存在。中国主张“格物致知”,其对“真”的追求体现为一种“知行和合”的状态。什么是“知行和合”呢?就是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人们的“意识”与“行为”同构和谐。

“善”属于伦理学和社会学范畴,反映出一种社会关系。他更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人在社会中的适应性。中国人所追求的“善”,体现为人伦③的强调,对“天人和合”的追求,他寻求建构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当然,人类最高的追求还是“美”,人的爱美之心与生俱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研究属于审美④哲学范畴,人类将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是在寻求一种“意境和合”的理想境界。

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或是命题,叫做“自然有大美⑤”。所谓“大美”,是不可替代的“绝对美”和“本质美”,是真、善、美统合的整体美,在当今世界则是一种科学理性和人性化的和谐美。

回顾发展的历程,人类无力征服自然、驾驭自然,每一次人类企图征服自然的尝试都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但人类有敬畏自然、欣赏自然、品味自然、发现自然、拓展自然的自由。大自然之美被人类感知、吸收并凝固在人类生命的基因里,形成了人类审美的共同标准。大自然之“美”赋予人类无限的遐想空间,自然之“大美”哺育了人类,人们通过对“美”的感受去追求、去创造生活。大自然究竟有多美?我们可以从图1、4、5中窥见一斑。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感到大自然之美,正是因为这些鬼斧神工的美景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除了我们日常看到的宏观世界,其实外星空和微观世界也非常美,还有许多领域的“美”尚未被我们发现,人们还在不断地去发现这些美的世界,通过对“美”的感受和追求在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艺术⑥创造 (图6)。

2 以审美价值观回顾人类发展的生态足迹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从生态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们走过的“生态足迹”⑦,人类每一个追求在大自然中都留下了什么痕迹?讨论人类几大审美阶段在生活环境中所留下的足迹,比较和反思人类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取向导致的各种营造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什么,将会使我们受到一些新的、很有意思的启发。

图2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分类金字塔

图3 人类追求的核心价值

图4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图5 自然植物景观

远古和古代文明时期,人依附于自然环境,在寻求基本生存需要的背景下,在自然审美观指导下追寻爱和理想,通过对所生存环境地域性的艺术创造,实践着人类艺术与大自然和谐的审美逻辑。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世界首先经历了“自然与艺术同构和谐”的发展阶段。

古希腊时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美的形式”是宇宙万物的目的。斯多葛主义(Stoicism)⑧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着一种支配万物的普遍法则,即‘自然法’,又称之为‘逻各斯’、‘世界理性’、‘上帝’或‘命运’。他作为自然的必然性渗透和弥漫于宇宙万物之中,是宇宙秩序的‘创造者、主宰者’。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同样要受这种普遍法则的支配。自然法不仅是支配自然的普遍法则,同时也是支配社会的普遍法则,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他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社会立法的权威,是衡量人定法的唯一标准,他本身暨是正义的同义语。”在这些先贤思想的指导下,自然环境和被人加工过的艺术环境之间是那么和谐、天衣无缝。这种大地艺术和自然的和谐是农业时代所发展起来的审美价值体现(图7)。

图6 纳米微观世界的艺术美

古罗马时代,波利奥(Marcus Vitruvius POLLIO,公元前一世纪)在他的《建筑十书》中论述到:“宇宙规则与建筑规则之间明显是相互关联的”,“建筑是(世界)最早出现的艺术与科学,因而可以认为建筑是所有艺术中居于第一位的艺术。”

文艺复兴和启蒙之后社会发展进入近现代,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在他的《建筑论》中论述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中的崇高地位在于自然赋予人的卓越本性。他强调人的创造、伦理和审美都是对自然和谐的把握与模仿,崇高的人性充分体现在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之中。”

现代科学的发展孕育了抽象、理性、科学、技术的发展观念,推动人类的审美进入到了“机械审美”时代。笛卡尔认识论的核心概念是整个世界以及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架机器,所有运动都是机械性的。通过分析去发现本质上最简单、因而绝对清楚和明晰的思想,将之当作知识的基本成分(图8)。在这种思维系统下,人体运动和行为可以被分析,通过数学的方法加以描述、再现和表达。人的艺术行为舞蹈的舞步轨迹也可以被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记录下来,再演变和再现到人类生存环境的艺术创造中(图9)。很多现代艺术家在不断探寻创造机械美的可能性,他们运用机械审美创造他们的艺术作品和幻想未来的理想社会。在这种审美逻辑的统治下,人类生存环境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⑨是现代建筑师中的一位狂飙式人物,在他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连续发表论文,提倡建筑的革新,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应的新的建筑美学。这些论文被汇集为《走向新建筑》,在该书中他大声疾呼:“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开始”;“这种美学观是以‘数字’,也就是秩序作为基础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图10)。

图7 乡村农业景观

伦敦的蔓延、北京的扩张,城市不断膨胀越铺越大。1988年的深圳满目郁郁葱葱,快速发展到1996年,能留下的绿地只是几个山头了。而到现在,这些绿色的山头也没有了。在城市热岛中,如果正常的气温在27℃、28℃的时候,他的表面温度已高达48℃,就是在夜晚气温13℃的时候,表面也可以达到24℃。两千万人口的墨西哥城,有时也成为了死亡的城市。我们司空见惯举目可见的城市形象(图11),它也许是东京,也许是纽约,也许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也许是中国天南地北的哪一个城市。他们有什么区别?他们都处于温室效应、环境污染、混凝土森林、交通堵塞、贫富不均、两级分化等问题之中。

笔者曾带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与台湾4所大学合作,在对我国当代有代表性的城市——上海、天津、苏州、北京,进行为期两周的“城市空间艺术发展脉络”的现状调研,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城市充斥着高、大、新、奇、怪、冷、硬的审美产物,给他们留下的城市意象被表现成这样一幅可怕的、漆黑的、恐怖的死城漫画(图12)。在2010上海世博展馆中也有一个关于现代“城市意象”的观念艺术装置作品——他的“影子”是“现代城市”,而他的“实体”则是一堆“工业垃圾”(图13),难道这就是人类明天的生存环境吗?

透过现象看本质,人类要反思自己发展的模式。现实社会的发展动力依赖的是对地球化石资源的开发,以满足人类贪婪欲望的利益最大化为其发展目标,遵循的是机械审美逻辑所发展和蔓延的国际化模式。曾几何时以利益驱动资源开发的现代科技和机械审美价值观,被认为是征服自然⑩,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索取原材料,制作为人所用的产品提供有利的武器。但人类社会在发挥其想象力⑪创造和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却为人们熟视无睹。面对当前的全球状况,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自己所在的生存环境。正如英国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在他的《人类与地球母亲》中所言:“如果人类仍不一致采取有力行动,紧急制止贪婪短视行为所造成对生物圈的污染和掠夺,就会在不远的将来自食其自杀性的恶果。”

其实,人们已经在品尝着这个果实的滋味了。我们人居环境的生存空间“板结”亟待“软化”,环境“污染”亟待“净化”,形态“破碎”亟待“统合”,景观“混乱”亟待“美化”,物种“消亡”亟待“拯救”,文化“沉沦”亟待“复兴”。面对这个现实,每个人都将会面临一个问题:“谁能够拯救人类明天的生存环境?”是哪个救世主?是哪个党派?是哪个政府?还是哪个社会群体?好像他们都无力回天!但中国文化的智慧告诉我们:解铃还须系铃人!

图8 笛卡尔认识论的概念

图9 运动行为的几何秩序

图10 柯布西耶及其著作

图13 世博展馆装置艺术

图11 司空见惯的城市形象

图12 死城漫画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改变。只有改变所有人的观念,才能改变世界。要想改变这个世界,只有过去曾改变了这个世界的人,是所有改变过这个世界的人集合的力量。正如犹太血统的美籍德裔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年)在他的名著《审美之维》中说的:“文化或观念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她能够改变人,而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

3 生态人居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讨论第3个命题,也就是本文的主题——低碳、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营造艺术⑫。那么什么是生态人居?实际上生态人居是“生态学”和“人居环境学”结合成的一门科学。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是“生存居所”与“持家之道”,“生态”是一种客观存在现象,研究这种存在现象的学问被称为“生态学”(Ecology)。19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借用“生态学”一词来表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因里希·黑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于1869年在其著作中首先科学地定义了“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此处,“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后来,日本学者译为“生态”,即“生存状态”的意思。1920年代,一些学者主张还其本意,解释为“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为了区别于这之前的概念,改称为“人类生态学”。

人类是生命(生物)长期发展的产物,而生命(生物)又是周围的非生物无机环境长期发展的产物。组成生命(生物)有机体的40多种化学元素,都是来自无机环境。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能。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特别是空气、温度、水分、湿度、声音、土壤、建筑物等环境因素,都对生命起着重大作用。对人类这个“万物之灵”而言,其生存环境既包括周围的无机环境,又包括除“人”以外的一切有机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人类生存空间包括“聚”和“居”两种主要活动方式,而“聚”、“居”的核心背景是环境与资源。人居环境问题涉及空间资源、时间资源,涉及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居活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关键问题是人类生存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

图14 生态人居环境营造艺术学建构

图15 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示意

图16 人类发展路径

“人居环境科学”是为了便于研究人类不同的聚居方式和聚落环境特征,由吴良镛先生在其专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建立起来的人类生活环境系统的概念,是针对当前中国的生存和居住的聚居方式被人为地划分为乡村和城镇两种基本类型,是针对过去的规划建设也将农村、小城镇、城市和区域等分成不同等级的规划建设类型,各自为政、各行其道的现实,借鉴希腊“人类聚居学”的一些原理,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统筹思维城乡规划建设,强调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产物。他将“建筑—城市—地景—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统合为一个大系统——人居环境科学系统,并确立了5条基本原则、5个研究层次,并建构了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巨系统下的5个亚系统⑬。吴良镛先生还特别强调:人居环境科学并不一定是把过去的所有学科否定的一种科学,而是一个科学的共同体,他是一个研究环境科学的大科学平台。“生态人居”就是“生态学”和“人居环境学”所结合成的一个新学科——“生态人居环境营造艺术学”的简称(图14)。

4 低碳、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营造艺术

当今社会传统的农村贴近自然,但其发展非常有限。而城市发展非常快,但他离自然越来越远,我们能否寻求一种“城市生态化”与“乡村现代化”的新发展方式,让城乡一体化的沿着低碳、生态的路径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图15)?

低碳、生态科学将是联系人类进步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因素。低碳、生态价值观是基于对自然的亲和、共生、循环、和谐的发展观,是建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桥梁。“低碳生态人居营造艺术”是在低碳、生态科学的基础上成长出的一个新的领域。他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与自然和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城乡有机整体;是一个具有不可替代的生命支持体,在本质上是要营造⑭一个理想的“美好家园”。他与人类本身及人类语言一起,构成了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情节、艺术作品和艺术价值;是根据人类审美演绎所营造出的最高艺术成果;是人类低碳生态审美意志所创造的最伟大的宏大艺术品。生态文明的艺术审美包括了自然艺术美、万物众生美、乡土文化美、幸福快乐美的生态之大美。当前,全世界许多国家和许多项目都开始尝试人类新的追求——低碳、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以“生态审美”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将人们未来的发展,导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营造“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社会—经济—自然—文化复合生态系统”,探求低碳生态人居系统的和谐美好,达到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各项目标。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了生态探测、生态评价、生态规划、生态工程、生态文化与生态美学⑮建设等基本内容。

未来人们价值追求将出现什么新转变?我们过去的追求可能是产值、产品、GDP,也包括金钱、权利、欲望。今后我们对于城市发展追求的可能是城市的品牌、是城市的宜居、是城市的文化品质和良好的生态关系、是人们生活的美好福祉。

“低碳生态人居”的营造目标是寻求生态环境健康、经济蓬勃高效、社会和谐文明、区域协调融合。他所运用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科学方法,直面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的路径和指标包括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包括对于土壤、工程、水系统、湿地、植被、生物等各种子系统的研究,包含了对物质系统及其空间布局、城市文化系统的研究。他的基础理论包括:人居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安全与生态服务理论、生态文化和生态美学研究及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等;所采用的规划设计方法包括:设计结合自然的低碳生态人居营造艺术方法、景观生态学方法、共轭生态规划方法、城乡空间统筹的生态规划方法等许多新方法。

5 生态有大美

什么是生态美学(Ecological Aesthetics)?如何区分“生态美”和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对象的“自然美”?

生态美学是介于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审美研究领域,他认为人居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科学性、现实性与艺术性是生态美学研究和存在的基础。在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美”如果脱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将是主观而空虚的。

生态美学的研究在保持自然环境美的审美基础上,强调自然美与生态科学主体的协调,强调艺术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整体美和综合美,它就像环境美学、诗歌美学、绘画美学等等一样,是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划分的美学分支学科。若诗歌美学是专门研究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审美特性、审美价值以及相关审美经验的美学分支学科,生态美学就是专门研究环境生态的审美特性、审美价值以及相关审美经验的美学分支学科。

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生态科学艺术美的问题,人们在自然中获得审美经验,历史地形成了关于自然审美的美学思考;当代面对严酷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审美兴趣寄托于环境审美之中,从而导致了1970年代以来环境美学的兴起,进而发展了新兴的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的判断与鉴别系统是在环境科学的启示下,被开拓的艺术审美哲学新领域,生态美学理论旨在用生态审美眼光去重新定义和理解环境营造艺术形态学;他将生态学理论言语转译为生态艺术创作语言,进而影响当代的环境营造艺术活动,在新的语境中进行审美思维,从而影响环境艺术创作系统,在生态科学基础上建立21世纪人居环境营造艺术的审美原则⑯与生态美学方法⑰。生态人居审美首先是一种人文学意义上的美学研究,同时又是技术意义上对空间环境的结构性、秩序性研究。他首先是一种形而上精神性的先验性研究,其次才是一种形而下的创作与表现形式研究。

由于生态人居美学⑱的研究一般发生在对人居环境中人的审美意识的深刻把握中,他将建构以生态人居审美经验为内容的当代生态美学基础。所以生态人居审美研究的思路必然是特别关注、分析新的审美现象,总结新的审美经验,创造新的审美范式和审美理论。

生态人居环境营造艺术美学研究所涉及的美学门类主要包括环境美学、技术美学、艺术美学、生活美学、伦理美学等。他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的人居环境,不仅包括山形、水系、建筑、景观等静止的客体对象的集成,更要包括其主体人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生活现象的集聚。他是一门研究人居环境的建筑艺术、城镇文化、大地景观、场所与场所精神等文化现象的综合性审美规律的学科。所以,生态人居环境营造艺术美学研究要考虑人的审美意识及其活动状态,研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表现方式,研究其具有何种的美学价值,并可能向何种方向发展等问题。生态环境营造艺术不是一种昂贵的技术集成,而是基于生态观的技艺与创造,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基本取向的艺术科学,其艺术核心是生态环境的有机性、和谐性、整体性。生态人居的焦点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性与形式构成,更重要的是被营造环境的活力和宜居性。他追求人工艺术环境与自然景观环境高度和谐统一关系的设计质量——生态之大美。

“生态人居与审美”命题就是要探讨属于应用美学领域的人居环境生态美学意义,“宜居”是其最关注的美学重点,旨在以美的规律营造美好的宜居环境,创造为人精神享受的环境审美价值。他的潜在作用可以让人们认识到美学对人类的社会领域——诸如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让人们关注到“美”将关涉人类最终的生活质量和水准。生态美学的艺术手段寻求被人为营造的已不是“强加”于自然的添加物,而是融合于自然的有机体。传统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景观规划师从过去的设计者转变为营造生态机制的策划者、协调者和创造者。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生态人居环境营造艺术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等几个方面。营造生态人居并不一定是件技术难题,关键还在于观念的转换,营造建筑应该不再是为了炫耀,不再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要在人和自然之间架起桥梁,回归本真、放飞精神、优美自然,建构以生态审美经验为内容的美学体系。生态人居环境营造艺术不但寻求一种静态美,将人带向一个以时间为主要标志的、幽深辽远的审美境界,使人体验“无”的自由;而且要创造一种动态的美,将人带向一个以空间为主要标志的、实在丰硕的审美场所,使人体验“有”的存在。

因为“生态环境伦理”中关于“伦理价值基础”的讨论,其根本是一个艺术哲学问题的讨论,所以“生态环境美学”引起了“美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特别关注。“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已由过去的“人文”加“自然”的科学价值平台上升到当前的“人文”加“自然”再加“生态”的科学高度。他将启蒙一种新的环境营造艺术语言的萌生,他将环境条件与低碳原则以及生态原理通过一种崭新的创新方式相融合,并以激进的表现手段——可视化的美学方式呈现,以推动生态文明的诞生。

6 结语

回眸人类发展的生态足迹,可以看到:人类的发展曾经是依附自然,为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需要来创造环境的,当时人们所遵循的是尊重自然的自然审美原则的地域性发展。曾几何时,人类改变了其发展的路径,开始依赖对化石资源的开发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取,以寻求利益最大化为其发展目标,机械审美成为了创造环境的美学追求的国际化发展(图16)。不同的路径给我们的生态环境留下了完全不同的生态足迹,关注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危机使人类被动地改变了看待世界的方式,近年来由于对世界环境危机的担忧,人们必将放弃至今为止“人类可以主宰地球”的世界观,并将从“保护地球,珍爱生命,造福人类”的新角度来重新确立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自然界包括人自身在内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态生态系统(Dynamic Ecosystem)”。

生态人居、生态美是理性的回归自然和自我的本真状态。营造艺术不再是为了炫耀,而是在为人和自然之间架起桥梁,同时也用被营造的空间来为世俗的自我和本真的自己之间找到联系,他将是这个世纪营造艺术价值取向的大趋势。2010上海世博会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在世博可以看到非常多带有先进理念的展馆,通过他们在传递一种新的发展观念:依托创意,以追求和谐与福祉为发展目标,遵循生态审美的适宜性发展逻辑,“更好的城市才能够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是世博寄予城市发展的诉求和希望,未来人类的生态足迹将会证明——生态有大美!“生态之大美”来源于环境形态的“真”,他将直接反映人居环境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环境的文化艺术特征。“生态之大美”来源于人和人伦关系的“善”,“善”除了要在文脉环境上为人们创造连续的、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之外,还要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从容应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背景。“生态之大美”来源于意象的“美”,美取决于环境营造者所建构的审美意象。“真”的形态是人们认知大美的基础;“善”的关系是实现大美之目的性的关键;而“美”的环境意象表述的是人居环境形态的艺术创造与情感体验,“生态之大美”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审美快感。总之,生态人居环境营造艺术所创造的形象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拼合,而是从整体上进行的有机系统艺术创作,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艺术科学融合体,将创造“生态之大美”。

一个国家的财富和繁荣不能依赖自然资源,而要依靠人们的观念和智慧。低碳、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营造艺术观将会创造出生态之大美!

注释

① 环境意味着围绕在人周围的自然界,主要指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造环境和艺术环境。环境是一个内涵很大的词,囊括了人类与自然、内在与外在、意识与物质的各个方面,它包含了人和其生存的物质世界以及与人居不可分割的所有事物。

② 美学是对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进行的哲学思考,作为艺术理论有其深奥的体系。环境美学的核心是对环境的美学思考,环境美学涉及“自然美学”和“艺术美学”两个美学范畴。环境美学认为任何自然物的经济价值是有限的,而其审美价值是无限的,自然的审美价值是不可再生的,故环境美学试图将人类工程所带来的“功利价值”转化为“景观价值”,从“自然的人化”发展到“人的自然化”。它寻求“自然至美”或“自然全美” 的生态环境审美价值。景观美学(Aesthetic Landscape)是环境美学的又一称号,当人是其自身——人性的存在时,景观会成为他对真、善、美价值看法的代言人。

③ 中国对“人伦”的社会伦理标准,不同于西方对“人”的伦理标准。

④ 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美的感受、意识和心理——审美意识,审美包括在特定时空中所形成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

⑤ 庄子《知北游》篇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⑥ 艺术代表了人工的极致,被人们视为发明、创造的缩影。

⑦“生态足迹”形象地描述了一只人类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通过测定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生态占用”。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状况,可以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本的承载量。

⑧ 斯多葛(5~4 B.C)是古希腊四大哲学学派之一自然法思想的代表。

⑨ 勒·柯布西耶(1887~1965年)出生于瑞士,1930年加入法国国籍。1923年,30来岁的柯布极力渲染机器美学和工业建筑功能主义式的纯净,他欲在浪漫精神的驱使下创立一种新的建筑语言体系和标准。这一切表明,一方面,出于对真诚的追求,柯布利用路斯(Aldof Loos)反装饰的思想(“装饰就是罪恶”)达到了他的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把建筑从路斯的局限性中解放出来,消除了先锋派面对机器世界的困惑。

⑩ 考察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现实状况,人类开始像当年质疑“地球中心说”一样,对将我们带入了工业与技术文明的“人类中心说”充满了疑问。

⑪ 歌德(Goethe)曾说过:“有想象力而没有鉴别力是世上最可怕的事。”歌德的所谓“鉴别力”实质上指的是审美的判断与鉴别力,是美学研究和艺术哲学的起点。

⑫ 生态人居营造艺术是在生态审美价值基础上,充分运用具有生态服务的技术手段,构建可持续的、符合自身生态特点并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协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宜居环境。

⑬ 其5条人居环境建设基本原则为:生态、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艺术原则;5大空间层次被界定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和建筑;5个亚系统分别为:自然、人、社会、居住和支撑网络系统。

⑭ “营造”源出于宋·李诫《营造法式》,“营” 表示谋划、策划、计划、规划、设计等运筹帷幄的思想建构过程,是动机行为;“造”表达人们对完成思想建构的实践,是环境建造过程,是动作行为。“营造”一词包含了“思想性创造”与“建设性创造”双重涵义,是中国本土文化对“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诠释。数千年以来,中国建筑体系自觉不自觉地印证了中国人的“营造”理想。在它从历史走向今天的轨迹中,又被赋予了当代文化内涵,亦连接并显现着当代“营造艺术”属性。人“营造”的并不仅是功能、形体或视觉形象,而是对自然、景观、场所和文化的营造,是对人本身生活的营造,在某种意义上,这才是营造的本质,才是生态人居营造艺术的本质追求。

⑮ 生态美学的特征则大体上可以概括为:(1)生态美是一种生命之美,充满着蓬勃旺盛、永恒不息的生命力;(2)生态美是一种和谐之美,体现了万物和生命之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以及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特性;(3)生态美是一种创造之美,因为创造,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才呈现出如此美轮美奂的景象;(4)生态审美是一种参与型的审美,人对于生态美的体验是与该生态系统密切相联的,人很难像对待其他审美客体那样,将自己和生态环境分割开来,保持超功利的审美距离。

⑯ (1)生态美学价值观原则;(2)生态环境营造艺术美学原则;(3)节能原则;(4)可再生原则;(5)可分解原则;(6)生态结构原则(Placescape);(7)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原则。

⑰ 生态审美判断方法、生态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营造方法等等。

⑱ 人居环境是人造景观的文化生活环境,但人居环境美学并不等同于人们所熟悉的建筑学所研究的建筑美学。建筑美学是依附于建筑学的一种形式美学,建筑学是技术与美学结合的一门学科,建筑只是人居环境中人审美活动的一种载体单元,它无法完整地反映人居环境审美活动的全貌。而人居环境美学研究的是人居环境中人的审美意识及其行为活动状态,研究其审美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表现的,具有何种的美学价值,并如何影响人类发展方向等问题。它研究城乡环境、城镇建筑、大地景观等人居环境中的一般性审美规律,研究环境中各审美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结构关系。人是人居环境的审美灵魂与审美主体,它所涉及的美学门类主要包括环境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艺术美学,它归属于综合性应用美学。

猜你喜欢
人居营造美学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盘中的意式美学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外婆的美学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