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绣藏趣

2011-12-20 01:04韩西芹唐明
今日重庆 2011年4期
关键词:蜀绣金国绣品

□文/本刊记者 韩西芹 图/本刊记者 唐明

名绣藏趣

Well-known Embroidery of Tibetan Taste

□文/本刊记者 韩西芹 图/本刊记者 唐明

手帕、枕顶、轿帘、帐帘、绣球、绣花鞋,小到孩童花帽,大到悬挂厅堂之上的寿扁,这些种类多样的手绣之物,不仅做工精细,刺绣精美,更因传承了古老而传统的巴渝民间织造技艺,虽然它们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漂洗,但今天映入我们眼帘仍艳丽无比趣味盎然。

中堂 600mm×1100mm 清

中堂 600mm×1300mm 民国

枕顶 180mm×180mm 民国

福禄寿三星 1000mm×1000 mm 清

在重庆藏家祝金国的家中,处处是惊喜。十年间,他一直以本土文化为根,背包走乡入户,披星戴月,行程4万余里,到过达州、成都、万州等地,收藏了近千件蜀绣藏品,里面不乏历史久远的绣品,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可谓弥足珍贵。祝金国作为一名退休美术教师,涉足收藏,最初只是缘于对艺术的喜爱。蜀绣不仅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巴渝文化中华彩绚丽的组成部分。祝金国发现,随着传统手工艺的衰退甚至消逝,如今真正年代久远、工艺考究的蜀绣精品已不多见,甚至有的针法已经失传。自己能机缘巧合将它们搜寻汇集,为研究巴渝民俗提供丰富史料,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祝金国的藏品中,大部分是清朝、民国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民俗,让人感受到一种传统的文化气息。从身上的衣装到日用的织物,皆为大众日用品,有的旧黯发黄,有的完好艳丽,那些千姿百态的图像被前人一双双灵巧的手,以针为笔,用彩线为墨,深深浅浅绣下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巴渝女子心灵手巧,善捻针刺绣,绣品上质朴的审美情趣,仿佛还能看到其背后主人曾经风华闪耀的情感故事。祝金国收藏的几十个品种之中,多为日用小品,如盖头、荷包、方巾、肚兜、绣鞋、围腰等,它们配以五彩丝线,花样繁多,内容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形象,有莲年有鱼、喜鹊闹梅、麒麟送子、福禄万代等等,而孩童的衣裤、口水兜、鞋帽绣品,则充满稚拙童趣,又蓄含驱邪、求福趋吉的祝福。这些富有传统风情和审美价值的绣品,来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无不精巧玲珑,富有情趣,从中可感受到前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和生命活力。

花轿帘子 600mm×360mm 清

花轿门帘 460mm×800mm 清

绣球 320mm×320mm 近代

而光亮平整,保存较好的大幅大卷的寿匾、帐帘、门帘、轿帘等蕴蓄深刻含义,均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纹样吉祥喜庆,无不倾注着绣工的智慧与心血。“百寿图”、“百福图”是祝金国的心爱藏物,各以百个寿、福字组成,神奇之处是每个字体均不同,百字百体,更显出字样的精美与绣工的高超,让人叹服。这两件绣品出自不同人家,收藏时间前后相隔两年,但最后都被祝金国收入囊中。福寿双全,让他直呼这是一桩奇事。“八仙过海”长逾3米,在民间绣师的针尖下,一组神话人物生动传神。它出自清末当地一中医世家,当年老中医六十大寿,六名弟子各捐金戒一枚,请绣师精心绣制一幅寿幛。据说绣字上还涂有金粉,如今虽已脱落,但隐约得见旧痕。祝金国感叹:刺绣就是一幅讲述传统手工艺历史的精美画卷,里面蕴含的精湛工艺和深深情谊,让我们愈加珍爱自己的传统。

面对珍藏之物,祝金国真情流露,他总结自己的收藏心得:“收藏是过程,精神是财富,共享是幸福。”这里面既包含有对历史的敬畏,对手工艺者的尊敬,也有对这一艺术遗产的欣赏与爱惜之情。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带着这些宝贝去其他城市作文化交流,甚至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这些根植巴渝民间的艺术,让世界了解重庆。

盖头(双面绣) 1000 mm×800 mm 清

蜀绣收藏者祝金国

猜你喜欢
蜀绣金国绣品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从鉴赏到实践:刺绣的文化底蕴与“生活世界”传承
把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女性之美展现给世界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蜀绣传承人郝淑萍
新蜀绣
龙舟赛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