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译与编码

2011-12-19 06:13王平王铁华
艺术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静物编码媒介

王平 王铁华

内容摘要:文章根据消费文化时代的理论框架,重新认识设计色彩课程,将设计色彩立足于新的层面,对自然和社会文化进行转译和重新编码,因而生发出新的色彩课程的训练目的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设计色彩转译编码

一、设计色彩

色彩在设计的诸要素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不同的文化视域和不同的时空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在现代主义以前的设计作品,色彩都是作为整体的要素之一呈现的,和形式、结构、材质等其他质料组成一个整体。而色彩与其他要素的分离始于19世纪。由于绘画材料和社会阶层趣味的变化,绘画题材从室内光发展为室外光,色彩摆脱和超越了其他要素而成为画面的主要因素,色彩不再是从属的地位,而成为传达观念和情感的独立要素。

艺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视觉习惯,现代主义的图像的狂欢,创造了全新的样式。艺术和日常生活相融合,催生了更为激进的设计形式的创造,后现代艺术的出现,进一步改变人们的视觉习惯、消费图景和思维方式。人们生活在多重的时空中,色彩呈现出弥漫的碎片化的状态,都市里的广告、媒体、建筑、字体如万花筒般闪耀,自然和消费的图景相互纠缠。

今天的艺术和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成。设计色彩,作为设计素质培养的基础课程,应该直接切入到当代的视觉习惯和思维中,色彩“转译”和重新“编码”,成为当今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二、转译

(一)西方大师作品的转译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Evlian Bois在他的《绘画作为一种模式》一书中说,“现代艺术的几何形式是一个精神‘模式(model)。所有的模式都需要编码(code)。但是现代艺术是一种个人化编码(individuaI code)。”在课程中,我们以蒙德里安为案例,进行“花”的抽象变体训练,根据花呈现出的形态,进行抽象变形,重新建立背景与主体的关系,然后进行着色。这时的色彩已经摆脱了自然形的约束,使色彩的主观传达占据主导地位。也可将原始艺术中的几何图示、古代服饰、青铜纹饰等,用当代艺术的视觉转译过来,可取其形,注入主观的色:也可取其色,贯以主观的形。大师作品的完成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在教学中的引导,是使作品成为探索现代艺术、现代设计的一个理性的过程。这些设计色彩课程的内容,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基础,成为重新编码的文本。

(二)东方意象的转译

意象是东方特有的思维模式下的视觉经验,东方的思维区别于西方的二元论,意象既不是具象的简单抽象,也不是抽象意识下的具象,它是一种东方哲学体系下的思维模式,讲究气韵,追求意境。在当代设计的东方美学中,我们可以方便地转译这个过程。分析日本设计师和建筑师的作品,以及中国的书法和园林,建立对于意象思维的认识,在进行室内外色彩写生的作业中进行探索,强调观者的感受在色彩上的发挥,从主观表达出发去观察、认识将要表现的对象。就面对一组静物而言,物象之间的各种色彩形成的色调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色调的统一简化,弱化物体之间色彩的对比关系,赋予对象以情绪、感觉和个人经验,还可以从传统、神话、宗教感情以及神秘体验中,寻找主观意象的色彩。

三、编码的三个阶段

(一)采集

信息社会里,图像成为信息重要的来源,对于图像的采集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选择本身就是“编码”的开始。传统的对物写生,目的是获取一种再现的技术,但这对于设计色彩而言是不够的,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开放信息,继续采集图片,比如大师的绘画,立体派、超现实、极少主义作品等都可以,也可选择流行文化的图像,静物的色彩重叠、置换,增加语义的不确定性。从被动的观看到主动地加入行为观念,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使原有单一的语义在差异中突显。

(二)分解和重组

色彩的分解和重组是在采集的基础上,教学生应用色彩规律设计和整合色彩关系。这个阶段通过静物以及其他图像探讨色彩、色调可能性的研究。构图根据静物,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形式构成,接下来处理形与色的关系。色与形以及色与色的分解、重组有两层内容:一是关于形的问题,即把静物的形态分解,归纳为抽象的符号形态,成为色彩训练的框架;二是将物象色彩做自由的思考,可以是写生的,也可以是主观的,还可以是借用其他图像的。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对形和色的构成元素进行分解、研究,认真处理每一色块的色彩构成元素,以及这些色彩元素的关系产生的色彩效应。对要表达的想法进行追问,在明度、色调、纯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体会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这样增加设计和理性分析的训练,把学生带到一个可以掌握设计色彩的层面,为以后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媒介

传统的色彩局限于颜料和纸面,在现当代艺术作品中,大量作品的存在方式以媒介——意义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媒介是作品存在的观念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具体材料,对媒介的运用过程也是观念得以实现的过程。因此,对于媒介的运用也就是艺术观念的过程。媒介的选取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在色彩的学习阶段,虽然不必要解决设计和艺术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希望把这样的思维带给学生,鼓励学生用材质媒介,包括破旧的牛仔裤、毛衣、纽扣、计算机零件、旧杂志、打印的流行图案等作为多样化表现语言,这些也是消费社会的媒介,同时又和每个学生发生着日常生活的关联。对于这些媒介的转译和编码,投射出学生的思考,尽管作品是稚嫩的,但是已经可以让学生在色彩的训练中发现创造的快乐。

四、打开设计色彩的新维度

经过设计的色彩,应该有其自身存在的语境,色彩的意义被转译出来,编码借助于作者的文化背景,使设计进入到主体意识中,并为观者的解码提供上下文,色彩不再简单是一个视觉上的色彩再现,而是涉及多重的感知经验,同时对于氛围、生活、空间和社会以及日常生活都有涉及。设计色彩的训练,除了培养色彩的审美,掌握色彩的表现技能,启发设计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培养,这更能契合设计的本质。

猜你喜欢
静物编码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静物写生
静物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高效视频编码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
怎样写静物
我是小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