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随笔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1-12-19 06:13陈桂莹
艺术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语文艺术

陈桂莹

内容摘要: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在促进艺术类学生的文章写作上,艺术随笔不失为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选择。教师可从文本阅读、合作教学、专题研究、艺术活动、作品发表五个方面寻求具体的途径与方法。艺术随笔写作与人文素养、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关联密切,拥有热爱艺术的情怀是语文教师完成这一跨领域教学任务的关键。随笔形式上的多样与活泼,不能被随便、随意、随性所替代,执教时须时时谨记文章写作对于理性思辨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随笔文章艺术随笔写作教学

排除某些专业(如戏剧、音乐)的文学写作,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3至4年的时间里,与专业有关的写作有三:一是艺术论文(毕业论文)或艺术设计报告(毕业设计)。二是各门专业课程,尤其是理论课程的书面作业,每学期每门课程约有一至两项或更多。三是艺术类实用文,如艺术日记、人物分析、策划方案等。就笔者所见,在专业教学层面,强化艺术实践,弱化文章写作已是一个普遍的事实。此外,就学生而言,多数又是因为文化课程欠佳才转而报考艺术类专业,这意味着其中本应达标的说理、记叙、论辩的言语表达技巧与能力留待大学阶段继续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入学后,重技能、轻文化迅速成为学习理念。基于以上需求及现状,各艺术院校普遍开设有大学语文或应用写作的课程,旨在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在促进艺术类学生写作上就肩负有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换一句话说,即“艺术类学生的文章写作”是其在写作教学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该选择何种方式加以促进呢?笔者认为,艺术随笔写作不失为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选择。艺术随笔,是一种取材关涉艺术领域,形式灵活、笔调轻松,且富有情趣性,重在传达作者对艺术的独特感受与体验的文章体式。鉴于艺术类学生在文化素质与语言表达上的薄弱现状,传统的作文训练已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随笔这一文体的特性与艺术类学生看重自我、追求个性的特点尤为契合,将有望借此提高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就艺术随笔对于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没有特别要求这一点而言,也有助于使学生运用这一相对易于把握的表达模式,衔接中学与大学的写作学习,顺利过渡至专业写作。

那么,若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依托,艺术随笔的写作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与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这一方面的教学,对此有一些教学心得与体会。

一、促进艺术随笔写作的途径

(一)以文本阅读促进写作

潘新和教授的“写作本位”表现论阅读观认为“写作是阅读的目的”,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文本阅读促进写作”正是基于此。

艺术类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并不知晓何为艺术随笔,因此,阅读需从经典艺术随笔选篇、艺术类书籍、高年级优秀艺术随笔这三方面展开。具体而言,其一,选用专门为艺术专业而编写的《大学语文》(多数为经典艺术随笔篇章)作为教材,篇章教学占学时数的一半。教学中,注重对文章写法的借鉴,以期形成对艺术随笔写作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作用。如对于熊秉明《看蒙娜丽莎看》、约翰·高尔斯华绥《观舞》、李欧梵《重温费穆的(小城之春)》、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侧重观感及场面描述的解读,尽可能让学生将阅读所得迁移于对一首歌曲、一幅画或一场演出的观感及场面描述。对于韩美林《生命》与罗曼·罗兰《贝多芬与我——(第九交响曲)序》,则侧重文章风格成因的剖析,揭示写作与思维的内在关联性,为学生找寻写作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参照。其二,施行艺术类书籍读书报告,该项目由报告写作与上台(脱稿)演说两部分构成,强调忠实于阅读与批判性阅读的理念,营造阅读氛围,使言语发展与精神成长同构共生。值得一提的是,艺术类书籍的读书报告,往往就可以说是一篇艺术随笔。其三,选用高年级同学的优秀艺术随笔作为借鉴的样板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比如对于高职三年专与五年专的,可选用本科生的优秀艺术随笔作为学习与借鉴的样板。

(二)以合作教学促进写作

艺术随笔重在表达对于艺术的感悟与体验,因此,以大学语文为依托的艺术随笔写作教学,还需与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形成紧密的配合。配合方式为设定共同的项目。例如,共同指导某一专业或某一年段的学生完成一本专业读写文集。大学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可以基于自己的课程教学分别布置作业,甚至还可采用互换批改的方式,即一份作业由两位教师分别批改,着眼点不同,目的一致。如,大学语文教师可布置诸如参照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熊秉明《看蒙娜丽莎看》的写法,点评介绍一幅本校同学或教师的作品,要求描述作品,写出自身感受、评价等作业。专业技能教师可布置写作在技能学习方面的心得体会。艺术概论教师可布置诸如“舞蹈动作十分重视规范化和技巧性,那么舞台上的舞蹈是否就是规范的技巧动作表演?为什么?”等作业。

设定共同的项目,目的在于使学生重视作业中的写作,努力修订使其成为作品,因为成为作品不仅是使这种写作经由艺术随笔朝着文章写作的方向前进,更是使写作获得成功的需要。

(三)以专题研究促进写作

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以艺术随笔作为艺术类文章写作的切入口,还需关注的是训练中所存在的专业性薄弱的问题。所谓薄弱,意味着对专业尚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对策即是以专题性的研究与学习弥补这一不足。艺术类学生可被粗略地分为音乐与美术两大类,因此,选题也可围绕这两方面进行。近年来,笔者就曾多次以“歌词的写作与研究”与“美术作品画面描述”这两个专题作为促进艺术随笔写作的方式之一。

1.歌词的写作与研究专题。学生平日里有自己喜爱的歌手,对流行歌曲十分在行,教师只需简要讲解歌词的一般规律与特点,重点在于鼓励学生研究自己喜欢的歌手以及歌词。在此,可写的内容有三:一是歌词写作:二是歌词写作随感;三是对所喜爱的歌手及歌曲的研究。后两者即可成为艺术随笔。

2.美术作品画面描述专题。在艺术随笔中,关于美术的随笔,画面描述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解读是否真切动人,很大程度上仰赖于画面描述能力。因此,此项训练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四)以艺术活动促进写作

艺术活动是运用审美方式反映客观世界的系列动作的总和,涉及创作、制作、传播、接受等诸多方面。简单地说,艺术活动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审美性是其核心。艺术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如各种主题的文艺晚会,不同形式的专业汇报、展示活动等。笔者2009年在艺术类专业举办“艺术与我们”主题演讲活动,8位选手分别讲述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以及艺术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演讲稿均为原创,每一篇文稿都是一篇不错的艺术随笔。如学院2005级学生陈靓芸的《我们与艺术》演讲

稿,所探讨的是正在学习的专业和艺术之间到底有多少距离,即所练习的演唱、舞蹈与美术习作因为有模仿的因素,还是不是艺术呢?最后认定那些能把自己置身于艺术的世界,并以这样的态度尽力演绎练习对象的神韵,那么,它就是艺术了。概括地说,艺术活动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的功能,只要参与活动,这期间就存在有文章写作的愿望、动机与任务。若能本着提高自身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的宗旨,经由欣赏、分析与批判,锻炼思维,凝练思想,最终形成文章,无疑会是一种极具价值的练习方式。

(五)以作品发表促进写作

写作的艰难不仅在于它是一种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方式,更在于它还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在艺术随笔写作教学中,建立作品发表平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今最为普遍的做法即建立网络发表平台。对学生而言,该平台有如下好处:1.激发兴趣,唤起热情(写作动力);2.把握需求,确定对象(读者意识);3.促进运思,追求品质(写作质量);4.获取反馈,改正过失(修改习惯);5.有效监督,防止抄袭(写作态度);6.面向公众,扩大影响(读者范围)。就本院而言,分别在课程教学博客、班级博客(或空间)、个人博客(或空间)设立专栏,用于发表艺术随笔作品。如在新浪的课程教学博客中便设有“艺术与我”“书香梦迪”等栏目。此外,也应继续发挥原有传统平台的作用,与网络平台构成互补。

二、艺术随笔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如何应对这一跨领域教学任务

在这一跨领域写作教学中,要求语文教师摆脱传统局限,将研究的视野扩展至艺术领域,与艺术学科的同事合作,完成一个既是教学又是服务性质的任务。有人直言:“现有的大学语文师资多缺乏相关的艺术专业修养,难以胜任教学。”这话不无道理。独立建有“大学语文研究”网站的何二元老师,他在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尤其是如他所言的艺术审美散文。(实为艺术随笔)的写作指导上成效明显,与他深厚的人文与艺术的功底密切相关。对于没有如此功底的教师而言,自然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是一个关于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化的问题。然而,笔者认为,通过进修(含自我进修)与培训,了解艺术作品、艺术理论和艺术史,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完全可以满足教学需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教师自身是否拥有热爱艺术的情怀,只有热爱,之后才可能有勤于探索、善于借鉴的意识与行动。

(二)与人文素养、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有怎样的关联?

笔者曾在2009年就当年入学新生进行艺术随笔写作的比较研究。发现非艺术类学生在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表达上与艺术类学生相差无几。当然,在写作内容上,艺术类学生与非艺术类学生的差距将随着艺术学习的进一步深入而逐渐拉开,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至于同属艺术类的,层次不同,学校性质有别,会有怎样的不同呢7从总体上说,学生艺术随笔写作的水平,与他们人文水平是成正比的。高职三年专要比五年专的人文素质与语言表达的水平高些,虽然五年专在技能方面要强过三年专的,但由于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并无更为优良的表现。本科层次自然高过高职,若将艺术随笔写作安排在其实践与理论水准相对齐备的三年级,应该说这是本项写作教学最为理想的时机。何二元曾在2005年、2006年从事艺术类大学语文的教学,并在课程教学中施行艺术审美散文(实为艺术随笔)的写作,即属于此。笔者与何二元的教学思路应该有着某种不谋而合。然而,何二元的教学力度更大,也做得更到位,部分学生的优秀篇章可以成为艺术随笔写作的样板。其写作内容主要为两大类:一是自身艺术学习及成长经历,二是针对专业方面的写作,如对同学师长艺术作品的评点,多半与自身专业密切相关。前老,在经历与过程的叙述中,包含着较为丰富的感受。这些个人化体验是艺术随笔写作过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后者,关注专业成长,涉及专业技能方面的描述,但更多的是对于作品的主题与作者两个方面铺展与生发,揭示作品的审美内涵。

(三)对随笔中的“随”字的认识会有怎样的误区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自序中说:“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日随笔。”洪迈所言“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已经指出了随笔的本质。搜检网络,可以发现,“随笔”二字就像强力粘胶一样,可以轻易地被加上限定词(如人名、学科、行业、时间、地域、情绪、器物等),随笔成为一种相当有亲和力的文体,并以其便利的身份融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艺术。艺术随笔写作,仅为艺术类文章写作的一项,就教学而言,其目的在于经由此项训练而建立通往艺术类文章写作的桥梁,因此,随笔形式上的多样与活泼,不能被随便、随意、随性所替代。教学中需要关注审题与立意、选材与组织、结构与安排、语气与表达、文面与标点等文章要素与关系,立意不清、杂乱无章、不知所云等都是应当避免与摒弃的。总之,随笔写作教学还必须时时谨记文章写作上对于理性思辨能力的要求。

艺术随笔写作教学虽然仅是艺术类文章中的一项,但它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在写作上体现出语文与艺术专业之间的关联,从更为长远的目标来看,它将所学内容与未来专业发展,尤其是专业写作之间建立联系。因此,经由语文教师与各层面的通力合作,从文本阅读、合作教学、专题研究、艺术活动、作品发表五个方面进行教学,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并促进其“言语生命”的成长,无疑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猜你喜欢
艺术类大学语文艺术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