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昌
八年级英语成绩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生升到八年级后,数学增加了一次函数、科学增加了电路等内容,教材的难度明显加大,知识面更广,要求更高,学习负担更重。二是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到了八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极不稳定。他们不再唯老师之命是听,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三是教師的教学方法不当。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硬方法不敢用,软方法不顶用”的问题。部分教师把七年级时使用的听说领先的方法丢弃不用,而采取一味领读,叫学生背诵、默写、翻译等,学生整天疲于奔命,毫无兴趣可言。差生就更惨了,他们完不成老师规定的学习任务,就会破罐子破摔,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影响其它各门课的学习,甚至于到九年级时因英语单门课而进不了高一级学校。
那么,如何缩小八年级英语两极分化,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呢?
一、运用平等教育,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培养学习兴趣
“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法制社会应该是人人平等的社会。教育要为社会进步作先导,必须提倡平等教育理念,其中之一就是要实现师生间的地位平等,教师要更多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育家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爱、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只有平等对待学生,才能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桥梁和润滑剂。人是有情感的,初中生的情感尤为丰富,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长期被教师视为差生,看作可有可无的学生,受到冷漠对待,歧视嘲笑。如果我们对他们不尊重,瞧不起他们,更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会使他们自暴自弃,索性放弃英语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我不仅是春蚕,更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平时,我用心灵感应心灵,用尊重赢得尊重,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去爱。即使学生做错了或考试成绩很差,我也不轻易批评他们,而是帮他们找原因、寻对策,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勇直追。在教学之余,我不摆教师的架子,主动去接近、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兴趣、爱好、特长、业余生活等,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学生体察到我对他们的期望、鼓励和信赖时,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因而喜欢学英语。这一切正如明代大教育家王明阳曾说的“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学生这种“进不能已”的境界是我教学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实施赞美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验学习乐趣
赞美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的革命》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赞美教育法是情感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我以“鼓励、鼓励、再鼓励”为教育原则,经常向学生传递赞美的信息。学生的学习出了问题,我会帮助他放下包袱,树立信心。一旦看见学生取得了哪怕微不足道的进步,就热情地鼓励他们,用关注的眼神、欣赏的笑脸和认可的点头来暗示,或用“Pretty good”、“Great”、“Excellent”等给予肯定的评价,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进一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时常纠正差生不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指导学生应用艾宾诰斯的记忆规律学英语:先从感觉记忆、短时记忆(认真听课)入手,然后要求他们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复习讲课时,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力求通俗易懂,让学生感受到“这么简单我也行”。因此,他们上课注意听讲,能回答较容易的问题,顺利地实现既定目标,从而促进了一个接一个目标的实现。同时开展“一帮一”的应用合作学习活动,让一个较“优”生帮助一个较差生,并让较“优”生和进步较明显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经验。这样较“优”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而较差生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两者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是较差生的成功,而教会别人也是较优生的一种成功。这样大大调动了全体学生学英语的热情,使每个人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做好引导教育,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克服学习障碍
今天的中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个性特征极强,空洞的大道理说教,收效甚微。所以要求我们老师要真正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进行有针对性引导,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知道,初中生初学《Go for it》时,干劲大,兴趣浓。但随着后面学习内容的丰富,语法知识复杂了、词汇量加大了、课文难理解了,困难也变多了,以致对英语失去了信心。到了八年级,更是抱着沮丧、悲观的态度。为此,教师要以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引导,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如:学生对语法里的动词时态搞不清楚,我就把五种基本时态的概念、用法、结构,以列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针对学生单词遗忘快,我指导他们记忆单词的方法,如瞬间记忆法、对比记忆法、重复记忆法、提醒专注记忆法等,让学生实行阶梯性目标——日、周、月的目标,从记几个单词、短语、到句型,滚雪球式记忆。针对阅读速度慢、理解力弱,我平时有意识地让他们浏览快速阅读和精读细读,通过上下文猜词。同时早晚督促学生反复诵读每单元的3a,培养语感。课后找机会、抽时间与他们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适时提供帮助。这样,学生的词汇丰富了,脑子灵活了,96%的学生学英语的信心足了,两极分化缩小了,成绩也上去了。
总之,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源”,是增强学习信心的“杀手锏”,是提升学习成绩的“金钥匙”。只有我们恰当运用平等教育,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实施赞美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做好引导教育,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那么,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得到适当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