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金敬池

2011-12-15 15:20:34BY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眼科医院老金眼镜店

BY 傅 维

合肥名人眼科医院董事长、合肥精功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敬池

家底殷实的老金,本来可以进入半退休状态,彻底享受生活了。可是几乎一夜之间他却开出了安徽省最大、最豪华的眼镜店。

老金是个精细人,每天下班前,要将办公桌整理得一丝不乱,每样物件都要擦拭得一尘不染且各归其所——各样报表、记事本、已签文件和待签文件分类,供应商快递过来的眼镜样品、各类邀请函、书报架上的各类行业杂志、文件柜里的文件夹等等,他都要一一浏览到,看清楚了上述物件都在他最熟悉、最顺手的位置以后,才关灯离开办公室。老金长得“南人北相”,他是浙江台州著名眼镜之乡杜桥人,但是身材魁梧,属于典型的北方人体格。不过,从心智和做事风格上看,还是保留了不少南方人的习惯。他每天早晨来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情是烧水泡茶,从精细的动作看得出来,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做得很慢,在每个精确而缓慢的动作中,他实际上是在为一天要做的事情做准备——思虑一天要做的事情。老金在喝茶方面绝不苛待自己,他自己喝的和招待朋友的都是黄山顶级绿茶,每斤上千到上万元的也有,茶过三盏后,在袅袅的茶香中,老金进入“完全”状态——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老金年届50,正值人生事业的成熟阶段,经过半生打拼,家庭、事业都处在最佳状态。想想确实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家庭和睦美满,儿女双全,而且女儿已经在银行有了安稳的工作,儿子在读研究生,学的是管理专业,以后看来是要接老金的班。老金几十年前在合肥创业的时候,结交了一大帮医疗界的朋友,这帮朋友那时候都还是刚读完医学院,才进入工作单位的小医生。几十年后,这帮医生都成为了科室主任或学术带头人。有了上述关系资源,所以老金2007年开出了具备相当规模的专业眼科医院及配镜中心,就不奇怪了。从当初走街串巷卖眼镜,经过逐步发展,现在他终于能够为不同层面的顾客提供全方位的视觉服务,老金确实有很多值得骄傲的理由。整个安徽眼镜行业中,很多羡慕老金的同行都认为,老金现在可以很舒服地享受人生了,在50岁能带着优厚的实力退休,那真是人生太美妙的事情。但正是在这个时候,老金却一下开出了合肥最大的眼镜单店,单店单层营业面积达到600平方米,同时也是安徽省最大、最豪华的眼镜单店。店铺开在最繁华的地段,大门正对着省政府。不光如此,预计今年年底,老金的另一家大店又要开张,楼上楼下双层,且是闹市区一幢单独的二层临街楼房。这让合肥的眼镜同行着实吃惊不小。不仅如此——老金顶着“精功眼镜”这个中国驰名商标还要发大威,他计划近两年内要在合肥开出10家左右具备规模的眼镜店。老金原本在眼科医院领域里是非常强势的经营者,现在他也要在眼镜零售领域内大发神威了。

合肥精功眼镜开业

金敬池早年照片

往事追忆——陕西户县乡下的狗怎么那么大啊,跟小牛犊一样大,现在都还经常梦见它们。

安徽的眼镜同行都知道老金实力雄厚,但不知道到底有多雄厚,去年他当选安徽台州商会常务副会长的时候,很多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那么,老金实力到底有多雄厚?有知情人告诉记者:“这么说吧,老金对眼镜行业是有深厚感情的人,他一直想有所作为,也一直在等待机会,可以说,他这些年赚的钱一直没怎么用于别的投资,所以,在眼镜事业需要发力的时候,他调动‘头寸’的能力是很强的,你看他已经开出的旗舰店和马上要开出的另一家大店就对他资金实力有所了解了。”老金为人坦荡,性格开朗,吃得起亏,跟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合作过的股东,几十年来也有很多人了,但从来没有翻脸的和闹矛盾的。老金大嗓门,喜欢讲故事,也从来不忌讳讲早年闯荡“江湖”的故事。他创业的早年故事,其实也是中国眼镜零售业发展的“缩影”。记者本人也很喜欢听他讲早年的经历,这些经历如果不与行业分享,实在可惜。

高档眼镜区

老金的第一份工作是学造船,那是1977年,那年他17岁,平均算下来每天工资报酬不足2元。老金在家排行老六,三哥在江苏盐城做眼镜,老金在家里待着烦闷,学造船颇觉单调无聊,于是他决定做眼镜。人年轻,做决定用不着深思熟虑,很随意,没想到这次决定,成全了他一生的事业。他跟三哥到路桥眼镜批发市场,进了尼龙镜架,一副能赚几毛钱。那时候城市里不许卖眼镜,当作投机倒把。有同乡介绍说陕西乡下是卖眼镜的好去处,于是老金一行四人去了陕西户县农村。一行四人是两个有文化的带两个没文化的。到了乡下再分成两组:一个有文化的带一个没文化的,正式开始卖眼镜。

第一次,他实在不知怎么卖,跑到乡下,同乡告诉他要吆喝。刚吆喝“卖眼镜咯喂”——话音未落,不知从哪里冲出几条大狗来,老金说,那狗瞧着比小牛犊大,凶得很,吓得他抱着装眼镜的木箱,撒脚丫开跑,好不容易跑远了,又战战兢兢寻摸回来,问老乡咋整——老乡说手里拿根大棍,狗就不会追着撵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老金不时还在琢磨:陕西户县乡下那狗怎么个头就那么大呢?就是现在,老金说,有时候还梦见它们,活灵活现的。老金说,拿上大棍以后,大狗们真就只有远远望着,不会冲上来了,另外,乡下土路,下雨天滑,有棍子在手也好走多了。慢慢老金他们发现,在乡下卖眼镜要在集市上才好卖,但又不能老在一个集市上,那样可能被当作投机倒把分子抓起来。于是,他们开始在附近不同的地区赶集卖眼镜,对顾客说是上海生产的眼镜,就很好卖。一个月下来纯利润赚了300多元,那年代教授工资都还不到100元。这是老金收获的“第一桶金”,那种成就感自不待言。

第二次还是到陕西省,这次他们到了汉中、安康,那里眼镜比户县乡下还要好卖——汉中比较富裕,顿顿吃大米,熟猪蹄0.29元一斤。他们照样赶集卖眼镜。有时候,他们是在一盏油灯下,把镜架和镜片装配起来。有一次,只剩下了方形的镜片和圆形镜框,不好装配,但老金还是想办法装配成了一副眼镜,拿到集市上卖。一位老者问他:“小师傅,你这个眼镜上下怎么有空洞呢?”老金说:“这是新产品,方便透气,不沾雾气!”“新产品”被这位老者买走了。结果下趟赶集老金的同乡又来到这里时,那位老者找到了他,说:“透气倒是透气了,就是不稳当,经常片子要掉下来,怎么回事?”老金的老乡后来还经常说起这件事,那时候回家进一次货不容易,哪怕是废品也要卖掉才回家——老金说:“民营企业家都有原罪,这就是我们的原罪。”

休息等待区

店内一角

第三趟,他们到了河南,为了不被当作投机倒把分子抓起来,必须要换地方。1979年,第四趟出门,这次选择了合肥。此时,中国形势逐渐开始发生变化,有的城市可以容忍个体户了。在合肥,其他商户过年回家后,能有摊位。工商所批摊位,一次最长给3个月,每天平均5毛钱的税,一月不到20元。他拿到了一个摊位,做到5月,摊位比较紧张,被人挤走了。听一名上海知青说,辽宁盘锦生意好做,于是老金从老家带了一帮人,直奔盘锦。从1980年到1982年,他们做了3年眼镜,在盘锦各方面都理得比较顺。那时,他们住在政府招待所,条件相当不错,每天住宿费要花几元钱,但每天都能赚几十元,有坐摊,不必背着眼镜箱满大街吆喝了。直到1982年国庆节后,天冷了,想进商场却一直没有机会,户外不能卖,加上听说可能发生地震,于是老金他们只好走了,一行8人就此作鸟兽散。老金独自去了山西、内蒙、陕西榆林、铜川等地,这一路老金一直不顺,眼看寒冬腊月了,还是想到汉中,结果路上被小偷偷走了全部的钱物,身上只穿一件单衣。无奈,老金碰见老乡借钱才回来。此时是1983年。

合肥,老金终于结束了流浪眼镜人的生涯,有了摊位,开办商场,收购眼镜店,老金幸福的生活开始了。合肥果然是老金的福地。

老金仔细盘算了一番,还是来到了合肥。找到一个关系,批了一个摊位,在一个交叉路口(那是最好的档口)又卖起了眼镜,在这里一年能赚5000元。后来他在淮河路上搞到一个门店,算是进了商城,这意味着他流浪眼镜人的日子正式结束,不再饱受风吹日晒之苦。合肥果然是老金的福地,当年的下半年他就和人联合到城隍庙搞商场。到1985年,老金已经成为了几万元户。

1986年,原本处在完全求生存状态下的老金终于可以抬头放眼看合肥的眼镜零售业格局了。当时合肥只有4家眼镜店,分别是合肥眼镜厂直属眼镜店、大光明眼镜店、凤阳眼镜店、红三环眼镜店。凤阳眼镜店是凤阳变色眼镜厂开设的,却几乎卖不掉眼镜,效益最差。凤阳变色眼镜厂邓厂长想聘请老金来打理眼镜店,但老金想承包。原来年营业额只有1万多。老金去了,一个月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7万。他的做法是重新改造眼镜店,由暗到亮。把办公桌拆了,变为柜台,成为敞亮洁净的眼镜店,消费者喜欢光顾,营业额噌噌往上窜。

生意变好之后,老金再次向邓厂长提出承包,邓厂长问怎么个承包法,老金的方案是先承包3个月,承担营业员的工资福利、眼镜店的房租,每月再上交纯利润1000元。如果顺利完成了任务,3个月后再谈眼镜店整体转让的事情。结果老金顺利完成了承包任务,邓厂长同意转让,价格为清货库存10万元、房租1.7万元。老金接盘后还需要装修、进货、雇人等开销。当时是3个人合伙经营。老金的大舅子回家去借钱。后来打电话说钱借着了,整整装了一麻袋,那时候最大的票额是10元,但是不少钱是四邻举家凑的,1元、2元、5元票的也不少,加起来就是一大麻袋,共计10万元。两人乘火车一起押运到合肥。凤阳眼镜店的房东为政府招待所的门面,一年租金1.7万元,签了3年。3年后每年增为2.7万元。老金接手后,一年下来就做了20多万,比原来翻了几十倍。这个眼镜店老金一直做到1998年。从接手的1986年起,10多年里,产值平均一年达到100多万元,房租也涨到20多万元。1999年,凤阳眼镜店更名为“合肥市精功眼镜有限责任公司”,员工20余名,营业场地200余平方米,另有办公、加工、验光区域100余平方米,总计用房超过300余平方米,规模较从前的凤阳眼镜店扩大了不少。

1990年,老金与省立医院合作成立了眼保健中心,实际上就是配镜中心,直到今天,合作还在继续。1993年,他又成立了金海商厦。1999年,与中国科技大学医院眼科合作成立了准分子激光中心。1999年,他的商场停业了,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是却学到了很多管理经验。2000年,中国科大眼科设备投资大改造,商场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准分子激光,并购买了华东地区最好的设备。到2001年开始见效,每年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利润很可观。2005年,宿州人民医院眼科出了大事故,全国眼科医院实行整顿,合资的民间股本必须全部撤出。2006年,老金股本撤出。然后,他投入了5000多万元,重新组建名人眼科医院,仍旧实行股份制,专家以技术入股。2007年10月28日,名人眼科医院正式开业,2009年开始盈利。

名人眼科医院——老金事业的杰作

名人眼科医院是老金事业的杰作,需要特别说一番。原安徽省立医院眼科主任、中国科技大学现代视光学研究所所长刘广进主任医师召集一批安徽省眼科界顶级专家组成医疗专业队伍,金敬池的团队出资4000余万元,在新站区北一环路(濉溪路88号)购买了一座5000多平方米的楼房,斥资800余万元按现代化专科医院标准实施全面装修改造,设置床位80张,配备现代化国际标准的超洁净层流手术室。又投资1500万余元,购买了一批国内最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和仪器,包括德国产蔡司手术显微镜、蔡司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仪(OCT)、青光眼早期诊断仪(GDX),美国产爱尔康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仪、爱尔康玻璃体切割治疗仪、博士伦217Z100准分子激光机,日本产托普康角膜内皮细胞计、免散瞳荧光造影多功能眼底照相机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国际先进的检查、治疗设备。

由于医院的筹建荟萃了一批省内顶级名人名医,因而定名为“合肥名人眼科医院”,2007年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证书》,同年10月28日,正式开展眼科诊疗服务。首任院长刘广进,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系原安徽省立医院眼科主任、安徽省防盲技术指导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理事、安徽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技大学现代视光学研究所所长,曾荣获中华眼科学会奖、首届全国科技大会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合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先进工作者、安徽省首届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合肥名人眼科医院聚合了一批专家名医,另有一批中青年骨干医师。医院设有眼科全科门诊和眼视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角膜病、眼外伤及眼部整形美容、小儿眼科和斜视、弱视等专科门诊及专业医学眼光配镜中心、接触镜配镜中心、疑难眼病会诊中心,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复明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玻璃体切割术、抗青光眼手术、斜视及眼部整形等手术。2010年3月,合肥名人眼科医院从实际出发,对医院领导班子作了必要调整,为创办名人眼科医院殚精竭虑、发挥关键作用的刘广进院长由于年逾70,董事会为老专家健康着想,委以荣誉院长称号。刚满60岁的眼科专家陈林义出任第二任院长,主持全面工作。陈林义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院长、眼科主任,儿童弱视、斜视及青少年近视眼防治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三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率先在安徽省开展儿童弱视、斜视、小儿眼科及青少年近视眼防治专科门诊,从事儿童眼病及视觉研究,填补了该省在该领域的空白。曾荣获全国眼科界最高奖——“中华眼科学会奖”。

合肥名人眼科医院

合肥名人眼科医院专家团队部分成员

刘广进院长(右)在为患者进行检查

2011年,合肥名人眼科医院被安徽省卫生厅核准为安徽省三级专科医院。

二次创业——完成年轻时候的梦想,开一间大大的眼镜店。

至此,老金从1977年丢下造船的斧头卖眼镜开始,从行商变为坐商用了将近10年时间;从坐商变为有殷实家底的眼镜零售商、市场经营商、眼科医院配镜中心经营者又用了10年时间;从开出精功眼镜店,与中国科大合作开设眼科配镜中心,到创立名人医院,又是10年时间过去了。如今合肥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掐指一算,人生中最重要的30年很快就这么过去了。老金这个人喜欢做事,开始考虑二次创业,他要完成少年时代的梦想,开一间大大的眼镜店,把天下的眼镜品种都放在一起,成为品类最齐全的眼镜店。

说到要完成这个梦想最担心的是什么,老金说最担心的是人才,资金他不担心,但没有人是没有办法开店的。眼镜业涉及的专业知识太强,缺人手是最大的困难。老金说,黄金首饰、化妆品行业工资比眼镜行业高,但技术含量比眼镜店低。对他来说,资金完全不是问题,银行巴不得把钱贷给老金。2009年4月成立了台州商会,老金被选为常务副会长。2010年,他又成立了一个投资公司,政府批了一块地,要建立台州大厦。

陈林义院长(右)手术中

老金计划用3到5年,开10家以上精功眼镜店,都是具备相当规模的大店。目前旗舰店已经开业。作为目前安徽省最大也是最豪华的单店,其货品中品牌拥有数量在安徽也是最多的。该店几乎和国内所有的品牌运营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验光设备全部进口。现在准备筹建合肥名人眼科医院眼视光学校。原来眼视光毕业生没有资格做医生,只能做技师,现在安徽省卫生厅颁发了红头文件——视光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获得临床资格,可以当医生了。办好这个学校,可以逐步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留住人,为此,老金规定新员工只有一个月的试用期(不延长到3个月),特殊人才可以提前转正,并为员工购买“5险”。他还在精功设置年限工资,并考虑将把股份制引入员工队伍建设和管理中,目前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奖励制度。老金认为重要的是要把团队带好,个人英雄主义是不被提倡的。本来单店管理很有优势,现在要向连锁管理对接。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需要精确计算——这是精功的优势,也是多少年积累的经验。

以合肥精功旗舰店开业为标志,老金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这次“创业”他仍然采取了股份制的原则,与从前稍有不同的是,现在的股东不仅仅是出资的股东,还包括在事业方面尤其是在连锁店管理方面颇有能力的合作者。

回首老金一路走来的创业经历,只要他投资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失败的。当然老金也不是随便出手的人。因此,这次大手笔开店,业内人士都相信:老金为此已经不晓得在肚子里筹谋过多少遍了,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不知道在老金头脑里已经盘旋过多少遍了,整个过程他都已经烂熟于心,可以说,这些店早已在老金心里正常运转了,现在只是做出来给人看见而已。因此,大家有理由相信,老金这次“创业”同样胜算极大。

猜你喜欢
眼科医院老金眼镜店
勘误
老金
眼镜店
眼镜店加工收费,你怎么看?
眼镜店与眼科医院的合作之路
脱发 养“老金”
豪雅青少年眼视光白皮书第三站到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HOYA Vison Care
大医精诚福泽一方——专访鄂尔多斯市防盲治盲眼科医院
眼镜为什么要经常拿到眼镜店保养?
广场上有什么(短篇小说)
南方文学(2014年10期)2015-01-09 05: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