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梅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还是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的,但学生语文积累的实际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原因有三个方面:指定阅读,机械背诵;任务摘抄,消极积累;淡化运用,缺乏实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努力探索语文积累的实效路子,我的观点是:
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1) 注重拓展。在课堂上,我常常大胆放手,采用“收集资料——学习课文——布置课外阅读——拓展延伸”的教学形式。学生围绕所授的内容,课前积极自由地查找、积累相关的内容,包括人物简介、地理风俗、视频图片、成语故事等资料,激发起阅读课文的兴趣,为下一步阅读教学做好了铺垫。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线索,让学生更广泛地阅读,最大限度地拓展其所学的内容,把他们的阅读兴趣延展到课外。(2) 听说读写,合理融合。在研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感情,有所领悟,在充分地阅读课文后穿插说、写的训练,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说写的训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文内容的仿照;二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这样的说和写,实际上就是在运用中活记活用语言。当然,还有其他的形式,如背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比赛看谁记得最快,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习题等。(3) 多种方法。在经历了研读重点、难点并有所感悟后,应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的整体上来,教师要根据儿童心理和课文的特点,采取各种办法,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积累。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课文语言。课文写的是故事、童话、寓言,就让学生演一演;课文是写人的,就开个座谈会,介绍一下人物的事迹等。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有情趣,有效果。在教学中一定要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积累更主动、更有效。
2. 指导学生科学地开展课外阅读。(1) 巧用媒体。现代媒体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现代媒体语言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辨析善恶,对所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产生听的欲望。学生耳熟能详,就自然地积累了语言文字。(2) 熟读成诵。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训练要抓诵读。我认为书声琅琅远比议论纷纷效率高,朗读、背诵应该成为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方法,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冲淡,不能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理由挤掉学生的读背时间。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熟读成诵,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不仅课内读,还要延伸到课外读,广泛涉猎各科书籍。学生如果能多读多背,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待到用时,便呼之即出。(3) 勤于动笔。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交流表达时,用到一些名言警句、好词佳句、典型材料时,就是想不起来,就是记不清楚。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求学生把好词、好句、好段等分门别类地摘抄、剪贴、复印下来,准备好。这样待到用时,拿出本子翻一翻,就能成功。(4) 学以致用。说话是对语言材料的一种使用,它既能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还能进一步积累语言。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经常进行口语交际,经常练笔写作,做到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段与成文结合、大作与小作结合、自由练笔与统一作文结合,可以分步练,可以集中练,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实现了语言的再积累。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樊集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