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高林
政协延安市委员会 陕西 延安 716000
李显忠谥封顺惠王及庙祀辨疑
樊高林
政协延安市委员会 陕西 延安 716000
奉祀顺惠王李显忠的庙宇,陕西保安,今志丹、安塞、安定,今子长,三县明清时志书上均有记载,后年久废圯。志丹县近年来在马头山景区原址上对该庙进行了恢复重建。由于一些旧志书的记述有误,致使对李显忠的封王、庙祀朝代产生了异议,进而以讹传讹,误认为李显忠是宋代名将,封王爵、建庙奉祀当在宋代。如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本《延安府志》保安县祠庙篇目中载,“顺惠王庙在城北八十里,宋宣和间建”。清嘉庆七年,1802年,本《延安府志》载,保安县顺惠王庙为“宋宣和二年,1120年,建,祀宋将李显忠”。清乾隆九年,1744年,本《安塞县志》祠庙篇中载,“顺惠王庙·宋副将李显忠,宋元俱有封号”。以上记载均与史实不符。
李显忠是北宋抗金名将李永奇之子,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生于陕西清涧县,《清涧县志》载生于大观四年,原名世辅,字公弼,《清涧县志》载为字君锡,从小尚武,智勇兼备,17岁随父征战因功授承信郎、武翼郎。宋南渡后,世辅为延安招抚使,戍边功高,绍兴九年,1139年,回京,临安,今杭州,面君,高宗皇帝赵构赐名“显忠”,以示褒奖。后屡建战功,为南宋主战派。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除威武军,威武军,在今福建省闽侯县,唐代设置,宋因之,后升为福安府,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淳熙四年,1177年,奉诏回京,任太尉。受主和派排济,淳熙五年郁病而逝。从史料中查不到宋代曾给李显忠封王的记载和佐证。前文所述“宋宣和二年建庙”更不可能。宋宣和二年李显忠年仅12岁,还未被赐改名,更无战功可言。直到南宋宁宗赵扩嘉定二年,1209年,也就是李显忠去世三十年后,宁宗感念李显忠对前朝的功勋,才追谥为“忠襄”公。所谓“宋元俱有封号”,更为可疑。元朝蒙古君主给宋朝名将李显忠封王岂能成立
据清雍正八年,1730年,本、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本《安定县志》庙宇篇目中载,“考《府旧志》,明英宗北狩,夜梦一金甲神护行帏。帝问之,对曰‘臣宋将李显忠也,现居保安’。因封顺惠王爵命保安、安定、安塞岁时致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保安县志》庙祀篇中的记载与两种版本《安定县志》中的记载基本相同。我认为,明英宗封顺惠王之说是符合情理的。
据《明史》英宗前纪、后纪载,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首领也先入寇宣府大同英宗亲率大军征讨,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围,全军覆没,英宗被也先俘获。明在朝监国王朱祁钰,由兵部侍郎于谦等朝臣拥立为代宗景泰皇帝,封英宗为太上皇。瓦剌以执英宗要挟明廷无望,两年后将英宗送还明朝,并议和称臣。代宗景泰八年,由武清侯石亨等朝臣策动政变,拥英宗复辟帝位,废景泰帝,改年号为“天顺”,1457年,。英宗梦“李显忠护行帏”,正史无记载,但自恃君权神授的帝王,其将被俘大难不死归功于金甲神李显忠护驾无恙,也非为不可。英宗复辟,因感激李显忠“护行帏”而谥封其王爵,并令保安、安定、安塞县庙祀,几种志书的记载,可以印证这一点。至于具体什么时候谥封、诏告明史亦无记载。我认为,英宗北狩初始,十万大军气吞山河,无需“护行帏”,不会想起宋将李显忠,更不会在行营谥封,被俘获后以及尊为太上皇之后,已不具备谥封的条件,复辟后再登皇位,谥封李显忠为
K29
A
1004-9975(2011)05-封二-01
2011-07-12
,樊高林,1953—,男,陕西子长人,政协延安市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