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 吴鹏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油气田地面工程突发安全事故致损机理及防范措施*
高军 吴鹏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油气田地面工程突发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大小直接影响到事故的损失程度,危害性越大,则损失的程度就可能越大;承灾体的易损性也与损失程度紧密相关,承灾体易损性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事故发生后承灾体承受灾害的能力,因此也就影响着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的严重性程度,承灾体的易损性越高则灾害损失程度越大,易损性越低则灾害损失程度越小;损失程度的大小还与受灾区域社会财富的大小息息相关,社会财富越大,所受到的摧毁程度就有可能越大,因此损失也就越大。防范措施主要包括:注重油气田地面工程选址,改进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和设备,加强管理与协调能力,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安全教育指导,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油气田地面工程;突发事故;机理;防范措施
研究油气田地面工程突发安全事故致损机理首先需要分析事故的损失程度,从果到因寻找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研究安全事故的损失程度可以从事故危害性、易损性及受灾区域社会财富三个角度出发。事故的危害性大小直接影响到事故的损失程度,危害性越大,则损失的程度就可能越大;承灾体的易损性也与损失程度紧密相关,承灾体易损性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事故发生后承灾体承受灾害的能力,因此也就影响着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的严重性程度,承灾体的易损性越高则灾害损失程度越大,易损性越低则灾害损失程度越小;损失程度的大小还与受灾区域社会财富的大小息息相关,社会财富越大,所受到的摧毁程度就有可能越大,因此损失也就越大。
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难度大,风险高,过程复杂。在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地质条件、工程技术及组织管理等因素都可能是发生灾害事故的致灾因素,因此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工程流程的科学合理性、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等都具有很高的要求。油气田地面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当地及邻近地区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轻则损毁开采设备,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导致人员伤亡、社会混乱及环境恶化。油气田地面工程事故不仅危害开采单位本身,而且会对当地及附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造成严重危害。
我国大多数学者将易损性定义为暴露于危险中的对象所经受的潜在的损失程度。如果某一结构在外界破坏下发生了大比例的损坏,则认为该结果是易损的;如果可以承受外界的破坏力,则认为是不易损的,或者是鲁棒的。研究油气田地面工程承灾体结构的易损性包括建立突发事故的破坏强度与结构破坏程度的关系以及破坏程度与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两部分。
油气田地面工程突发事故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直接损坏周边的建筑物。建筑物的抗破坏程度受建筑物的构件、建筑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构件越牢固,建筑结构越科学合理,建筑物的抗破坏能力就越强,易损性也就越低。油气田地面工程突发事故一旦发生,对承灾体的冲击、腐蚀以及燃烧都是易损性的考验。
受灾地区社会财富越多,受油气田地面工程安全突发事故的破坏程度就相应的越大。社会财富包括经济财富、文化财富等多个方面,油气田地面工程地区大多是偏远的山村,社会财富相对比较小,但是依然是研究事故危害性的重要部分之一。开采地附近地区应该加强保护,对于一些难以恢复的社会财富比如文化遗产要重点进行规划管理,以防止事故发生后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1)自然因素。许多油气田地面工程处于地质复杂的地段,地形起伏大且纵横跨度大,山体基岩破碎,一旦自然条件成熟,如地震、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就会对工程整体结构造成冲击。此外,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川渝地区的天然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含硫量高,容易对地下井架结构进行腐蚀,使得井架承载压力的能力逐渐降低,承载压力的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井身倒塌、管道破损,继而发生事故。
(2)人为因素。人为操作失误也是油气田地面工程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未按规章制度操作,疏忽大意,技术不过关等都为事故埋下隐患。油气田地面工程发生事故后,其影响程度大小直接与当地的应急管理能力、当地居民的安全意识以及工作人员的救灾行动能力等因素息息相关。
(1)注重油气田地面工程选址。油气田地面工程选址不仅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还需要考虑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上,要选择适合油气开采的、地层条件稳定的地区,此外,其地形地貌、气象气候条件,以及水文、土壤植被分布等也都需要纳入到参考因素中;社会环境上,需要对当地的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居住区环境,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等进行细致的调查。结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最终根据油气田地面工程本身的需要选择一个较适宜的地址进行作业。
(2)改进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和设备。油气田地面工程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大的工程,技术的好坏不仅影响油气田地面工程是否能顺利实施并创造经济价值,还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否会构成安全隐患,是否会造成重大灾害事故。此外,设备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工程设备可以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破坏,设备的选择需要考虑生产强度、天然气成分等因素,好的开采设备不仅能够在高负荷的工作强度下正常工作,还可以承载高压,抵抗酸性腐蚀。
(3)加强管理与协调能力。管理松懈、组织协调能力不够也是导致油气田地面工程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许多油气田地面工程事故都与管理及协调的缺乏有关。油气田地面工程程序复杂,要求工作人员时刻提高警惕,时时把安全意识放在心上,然而,许多地方的油气田地面工程部门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技术监督和考察体制缺失或不健全。油气田地面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将安全意识和技术管理放在首位,严格监督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学习和深造,上下协调,管理透彻严明,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该及时处理并进行原因分析。
(4)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单位直属上级油气田企业,与当地政府形成管理上的脱节,油气田地面工程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影响当地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还需要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单位需要与当地政府加强沟通,保持密切联系,协同管理、互助合作。
(5)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安全教育指导。油气田地面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其危害蔓延速度之快让人无法及时应对。油气田地面工程部门平时应该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相关知识教育,尤其是防火救火教育和防止硫化氢侵害的教育,让大家认识到油气田地面工程的特点和危害性,平时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谈话,主动给当地居民购置防火、防硫化氢用品,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6)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油气田地面工程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当地居民需要紧急疏散,外界救援设备和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到达,但我国许多天然气井附近的交通设施陈旧、电信设备落后,无法满足需要,给应急管理工作的展开增加了难度。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部门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应急管理的开展提供保障,而且还可以方便当地居民,满足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是油气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各种自然条件、技术操作以及管理上的原因,油气田地面工程突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一旦发生事故,对油气田地面工程本身、当地及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都会造成危害。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油气田地面工程的技术研究和管理指导,倡导油气田地面工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倡导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0.3969/j.issn.1006-6896.2011.11.037
基金论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川渝地区天然气开采安全突发事件为例”(09XJCZH0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央企与驻地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联动机制研究”(10CZZ038) 资助。
(栏目主持 焦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