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洁
(湖南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赵 洁
(湖南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的学习参与机制,是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现实需要。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应遵循主体性、合作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原则,采用小组设立、问题设定、合作交流以及评价激励等环节,以适应新形势下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
研究性教学模式;建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迅速改变着思想政治课的外在环境,现代教育资源正在以其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迅捷性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一种基于形成“探究体验”与“内化践行”为目标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
近年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背景下,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现实需要[1]。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的学习参与机制,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使大学生在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学说,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观和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发现、评价和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在团队和小组中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以多种方式有效交流的能力,运用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发展的智力,成为终身学习者。由此可见,研究性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放到复杂的、有意义的社会大背景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来探究问题背后隐含的概念和原理,并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各个部门的配合,需要人、财、物投入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创造各种有利于构建的条件,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原则。研究性教学中学生由传统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探求者,更注重学习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师生都是研究主体,教师在研究中教,学生在研究中学。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把握研究要达到的目标、要完成的内容、研究使用的方法等方面;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研究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自身的思考和感悟等方面。坚持主体性原则必须把握三个环节:课题选择和组织的主体性、研究过程的主体性、评价的主体性[2]。
(二)合作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是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另一重要原则,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过程就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合作性原则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发展良好的个性,提高交往能力,增强群体凝聚力,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开放性原则
遵循开放性原则,才能与时俱进。开放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在实施开放性原则中必须坚持民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心态保持开放和自由,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善于发现和运用学习资源,批判性地学习、评价、接受和运用知识,努力锻炼自己有效交流、学习能力,自由自主地实现开放性的意义建构。
(四)实践性原则
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们的思想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必须以社会实践为教育的基本途径。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扩展教学空间,延伸课堂教学。实践性原则强调师生共同参与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感悟与体验,而非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
研究性教学模式建构的程序,可以涉及以下具体的教学步骤:成立小组、营造氛围→创设问题、引发思考→合作探究、交流经验→点拨反思、评价激励。
图1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程序图
(一)成立小组,营造氛围
开展研究性教学,学习小组的组建和构成对于教学的开展尤其重要。在小组成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如何保证讨论有效的进行,如何保证每个学生地有效参与,以及成果的有效展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小组组合形式的合理设计,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建立合作研究学习小组,设立小组目标、合作规则,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使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强调个体责任。明确利益共同体,小组优胜原则,鼓励互相帮助,强调团队精神,体现竞争与合作的统一。
(二)创设问题,引发思考
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指出:政治或是指导生活实践的艺术,是不属于课堂的。在课堂里或所谓的知识殿堂里只是告诉学生社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子,而不应该说教,或者告诉学生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现实或者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普遍规律,或者是经济社会的一般进程和重大事件,或者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因此,研究性教学难以在狭小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里进行,而只能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里进行。根据教学目标,着力寻找与挖掘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引发学生感知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去自主发现和确定问题,即选题。选题是研究性教学模式建构的重要前提,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指导学生课题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课题的结论不是预设的而是开放的,课题要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和现实性,以及可操作性。
(三)合作探究,交流经验
这是研究性教学模式建构的中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经验。教师只在理论基础、方法选择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指导。知识层面的指导,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介绍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拓展、渗透。方法层面的指导包括对学生进行科研基础知识,以及科学态度、科研方法的指导,例如: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行社会调查,以及如何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筛选、分析、研究等。思维方法的指导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完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想象能力、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形式对自学自研阶段所得出的初步结论开展交流进行补充和完善。它具有强化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励学生再研究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等进行指导,避免盲目性,及时控制学生交流的时间和进度。指导学生善于表达、善于倾听,互相尊重,强调每个学生的实质性参与,“导演”好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
(四)点拨反思,评价激励
各研究小组将自己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这也是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展示的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案的设计、资料的取得、成果的内容、课题研究中涉及的科学术语以及研究体会等。评价工作由师生共同完成。各研究小组首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教师沟通,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文字材料,制作课件,汇报研究成果。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进行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理清概念、方法,建构新知,形成体系。在评价中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重视学生的参与精神和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启迪他们的思维。对未能完成教学目标或新出现的问题,则通过课后设计研究性学习作业进行补救或者引导学生开展新的课题研究。
总之,研究性教学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给教师和学生展示个性特长和发挥才能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教师教书育人的新要求。
[1]赵 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性缺失探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3]刘智运 .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新体系[J].教学研究,2006,(9).
[4]李金萍,李 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的原则及模式研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odel for the University Courses of Political Theories
ZHAO Jie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s Science,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4,China)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odel,as a leamer paricipation mechanism aiming at the enhancement of application skills of college students,is the pratical requirement of the courses of political theories for effectiveness in the new situ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teaching model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ubjectivity,cooperation,openness and practice with different phases like team establishment,problem identification,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evaulation and encouragement.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odel;construction princple;courses of political theories
G641
A
1671-1181(2011)04-0116-03
2011-06-02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10C21)。
赵 洁(1970-),女,湖南邵东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郝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