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进平,孟祥生,余迎新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基于价值取向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魏进平,孟祥生,余迎新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研究生价值取向是研究生在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研究时,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厘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硕士研究生价值取向建立了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分类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分类培养的相关建议。
价值取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分类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高的教育层次,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其质量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是公认的事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许多,但其主要归因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一刀切”、“一锅烩”。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分类培养不仅有助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更有助于调动和激发研究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是一个期待深入研究的理论课题,也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研究生教育质量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已有诸多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创新能力”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我们认为,科学理解“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就首先要完整准确地把握“研究生”、“创新”和“能力”三个关键词的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对本科生能力的要求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对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要求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博士研究生的能力要求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同时,教育部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把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切实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关于创新,最为经典、影响最大的当属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A· Schumpter)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是从创新资源配置的角度来阐述创新的本质和创新的经济特征。所谓“能力”,《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王同亿主编,京华出版社出版,2001年)认为:“指人完成某种任务的身体和心理活动的力或本领,包括完成一定任务的具体方法以及必需的心理特征”。《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商务印书馆:北京:921,1996年版)”。
可见,我国对于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上。从知识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本科生主要是对已有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主要体现为获取知识(积累知识);而研究生更主要的任务是在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共享),也可以说是进行在一定环境下知识的新的组合,实现知识创新。就研究生创新的过程而言,它应该包括知识获取、新知识生产、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共享)几个阶段。但不应该刻板地认为这几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上,研究生的创新过程都应该是各个阶段的不断重复,而他们相互之间的顺序也视情况而定。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空间中诸多因素共振耦合的结果,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和核心。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定义为:研究生在特定教育环境下进行新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一项综合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既不是研究生单一方面的能力,也不是研究生各种能力的简单加总,而是在研究生教育环境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创新条件及实现能力的综合水平,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新知识生产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创新潜力和创新环境共同构成的能力系统。其系统结构是一个以研究生创新能力 (新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传播、创新潜力)为核心的,由研究生创新主体及导师、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研究机构等其他主体和创新环境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
(一)新知识生产能力
新知识生产能力是研究生把知识原料(各种数据、信息、知识)转化为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的能力,是在开展基础研究中体现出来的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的知识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基础类论文被检索情况,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情况,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情况,获得自然科学奖励情况,学位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知识应用能力
知识应用能力是研究生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把知识原料(各种数据、信息、知识)转化为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开辟新的应用 (如新材料或新技术)的能力,是在开展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中体现出来的确定新的(原理性)方法、新途径及产生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以及对已产生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应用和试验发展类论文被检索情况,参与各类攻关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产业开发项目、技术推广计划和社会服务类课题情况,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获得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励情况,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的应用价值。
(三)知识传播能力
知识传播能力是研究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借助某种知识传播媒体手段(论坛、讨论会、课堂教学、网络等),把知识原料(各种数据、信息、知识)传播给其他人的能力,是在合作交流能力和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知识共享、转移能力(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旨在通过知识交流扩大知识利用价值。知识共享比较强调非正式、非组织主导、自由式和个人平等式的知识流动;知识转移比较强调较正式、组织主导、有明确目标与对象以及提供者与接受者有明确流动方向类型的知识流动),具体表现为研究生与导师、其他研究生沟通交流情况,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在各类讨论、论坛、报告会上的发言情况,指导低年级学生和助课授课情况,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教学类论文被检索情况,获得教学成果奖情况,与导师和其他研究生交流合作和表达能力评价,学位论文的写作能力和规范程度。
(四)创新潜力
创新潜力包括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知识获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创新潜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在研究生进行知识获取、生产、应用和传播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中,知识结构是研究生所掌握的运用于创新所需的外语知识、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交叉学科知识和创新知识。外语知识是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对其搜集所在学科资料、掌握本学科国际发展动态具有重要影响;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指研究生所在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创新过程中,基础理论水平的高低与其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专门知识是指研究生所在学科新的创新成果的综合,它是最新的专门知识;学科交叉知识是指研究生应具备必要的交叉学科知识,以便把握创新机遇。创新知识包括创新理论和创新方法。知识获取能力是指研究生搜集、加工、存储各种数据、信息、知识的能力。知识获取是进行新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传播的基础,知识获取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传播的实际能力。具体体现为外语、计算机和相关仪器设备应用水平,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指研究生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科学精神、责任心、勤奋刻苦等意志品质。
研究生创新环境。研究生创新能力系统不仅包括了要素因素,而且包括了决定要素效率的环境因素。研究生创新环境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外部条件和重要保证,主要包括导师队伍、研究生所需的硬件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园网络等)及制度环境(招生制度、培养制度、学位管理制度和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等)、实习或研究机会等。
价值取向包括价值取向的主体和价值取向的客体,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实践时指向价值目标(价值取向的客体)的活动过程,是价值主体在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反映出价值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向和发展方向[1]。当同时存在若干价值方案或意向时,价值主体从中选择某一方案或意向,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它是人们基于对某种事物以及自己与这一事物相关需求和利益的认识而进行的价值选择。在价值取向关系中,客体某方面的属性和功能可以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取向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但并非价值取向形成的关键,客体可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究竟哪方面的属性为主体所选择关键在于主体。同时,价值取向是个动态的概念,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取向不是始终不变的,主体对客体的需求不断发展,在变化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主体重新定位需求,形成新的价值取向[2]。
图2.基于研究生价值取向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由上可得,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研究生教育主体在实施或接受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以社会需求为价值目标的研究生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以研究生自身需求为价值目标的研究生价值取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践和相关调查表明:目前,研究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更多的是为了有一份基本满意的工作,所以可以说研究生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就业意愿。因此,基于不同的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有不同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并建立相应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目标(图1、图2)、实践价值取向。
研究生价值取向是研究生在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研究时,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决定着研究生的行动方向,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然而,在过去研究生教育中更多是以研究生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为导向,也就是说在以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更多的从国家、社会的价值取向出发,而不是从研究生价值取向出发,存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轻研究生个人意愿的问题。因此,在研究培养目标确定时,应在兼顾社会价值取向和研究生个人价值取向的同时,重点考虑研究生个人价值取向。其中基于研究生价值取向,建立不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分类培养模式,不仅符合研究生教育规律,更是充分调动和发挥研究生主体作用的重要策略。基于研究生价值取向可将研究生划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两种类型[3]:
(一)学术型研究生
我们将毕业后愿意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研究生称为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是以从事学术研究为就业目标,毕业后致力于到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或继续在国内外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其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应侧重于其新知识生产能力的提高,要加大其学术前沿知识的学习和科研实践训练,此类研究生要实质性的参与到导师基础和应用基础类课题研究之中。
(二)应用型研究生
我们将毕业后愿意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或创业)从事理论应用工作的研究生称为应用型研究生。应用型研究生是以从事理论应用于实际为就业目标,毕业后致力于到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服务或技术开发工作(或自己创业),其培养目标应确定为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应侧重于其知识应用或传播能力的提高,要加大其理论应用方法的学习和案例教学内容,此类研究生应有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人员作为第二导师予以全程指导,并要深入企事业等用人单位进行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习。
(一)健全完善分类培养机制
研究生培养过程是由招生、录取、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计划制定、实施培养和综合评价等多环节、紧密联结的过程。鉴于研究生价值取向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也会根据自身需求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只有建立分类培养机制才能将分类培养落到实处。
1.引导机制
招生宣传和报考期间,要将研究生划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两种类型进行招生,在招生简章上分别明示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内容,在入学考试试卷考核评价上应适当有所侧重。
2.选择机制
研究生入学后,根据学生报考时所填报的学习类型确立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但允许学生在入学后进行二次选择,时间可在入学半年后、开题报告前。
3.退出机制和淘汰机制
在二次选择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在中期报告之前),如有学生不愿意按所选择的学习类型进行学习或其导师提出该学生不适合此学习类型,可由个人或导师提出申请再次进行学习类型的选择。
4.评价机制
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应侧重于其新知识生产能力的评价,由同行专家组成导师组,主要考察其高水平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参与情况及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对于应用型研究生的评价应侧重于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由同行专家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组成导师组,主要考察其解决实际问题理论方法掌握、专业实习情况及学位论文的应用性。
5.激励机制
对于学术型研究生,鼓励硕博连读、提前攻博、交流访学;对于应用型研究生,可用专业实习期间的调查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技术改造成果、管理服务对策建议等作为学位论文。同时,做好相应的资助和奖励。
(二)倡导多主体参与
研究生培养过程又是政府、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研究生培养单位、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多主体参与、共同作用的过程。政府要通过加大投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高校和企事业用人单位之间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更好的发挥高校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监控,鼓励和保障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学术交流、学分互认,鼓励和保障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共建研究生实训基地,并定期开展研究生教育评估检查;高校等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转变观念,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做好分类培养的管理服务和协调监控,密切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间的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研究机构、企业和其他人才需求部门要积极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特别是在专业导师或第二导师安排、课题支持、经费投入及实训条件提供上给予大力支持。
(三)分类分层评价
于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单位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机制,实施分层分类评价。具有博士点的高校应着重培养学术型研究生,适度发展应用型研究生,对其评价可采用政府与专家相结合的评审方式,评价的重点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尚未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但硕士研究生培养已有较长时间的高校应着重培养应用型研究生,适度发展学术型研究生,对其评价可采用专家与用人单位相结合的评审方式,评价重点是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开展研究生教育时间不长的高校以及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机构应致力于培养体现学科专业优势和行业特色的应用型研究生,对其评价可采用专家、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的评审方式,评价重点应是研究生培养与社会实践、行业发展的贴近度、适合度。
[1]唐民军.当代研究生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
[2]徐玲.价值取向本质之探究 [J].探索,2000(2):70.
[3]魏进平.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65.
Value orientation-based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Graduate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WEI Jin-ping,MENG Xiang-sheng,YU Ying-xin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Graduate students'value orientation is based on their own demand to make choice when they engage in their learning and research.To a certain extent,it influences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Clarify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students'value orientation,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between academic-orientated graduate programs and application-orientated graduate programs to foster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ated strategies.
value orientation;post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classified pattern of talent cultivation
G643.1
A
1674-7356(2011)02-0020-05
2011-01-23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09BJY007);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资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S2010216)阶段性研究成果
魏进平(1974-),河北元氏人。博士,河北工业大学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R&D与企业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