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体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1-12-09 23:13:58潘福璎吴秀华郑锦红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十三区362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期
关键词:瞳孔脑室无菌

潘福璎 吴秀华 郑锦红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十三区 362000

脑室出血是指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对各类型的脑室内出血均适用。出血预后较差,死亡率为31.6%~76.7%,死亡率高的原因是出血阻塞脑积液循环通路致使脑室急剧膨胀,脑压急剧升高,脑深部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患者迅速死亡。针对以上原因我科采取积极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措施,预防这些情况的发生,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数量及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经CT证实为脑室出血,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5~78岁,引流时间3~14d,平均3~5d。

2 颅内压、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2.1 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每0.5~1h测量1次并记录,特别注意体温及血压的变化。脑出血患者多发生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效果差,如冬眠疗法可抑制呼吸和降低血压,但全身降温可影响心肺功能,因此采用冰帽作局部物理降温,以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脑耗氧量,保护脑组织。使用冰帽降温时,注意冰块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以防局部冻伤,及时观察血压情况,检查甘露醇用量,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的情况,确定血压增高是否由颅内压增高引起。

2.2 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的观察 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及愈后的重要指标,一般引流术后意识逐渐恢复,当患者意识状态变化或出现烦躁不安时,应注意查找原因,是否存在继续出血。引流后再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1~2d内,术后注意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意识障碍加重说明颅内压增高明显,头痛为颅内压增高早期最常见的症状;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在体位改变时出现典型的喷射性呕吐。必须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定时测量血氧饱和度,观察瞳孔变化每 30m in~1h记录1次,经常呼唤患者以了解意识状态,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2.3 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控制脑脊液引流的速度。术后应记录每小时引流量,以每小时不超过20m l为宜,每日不超过 400m l。(2)对引流管必须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头部敷料干燥、清洁,防止引流管扭曲,避免牵拉引起引流管脱出。如发现无脑脊液流出应考虑血凝块堵塞,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在无菌条件下冲洗,每次不超过5m l,仍不通时应复查头颅CT排除引流管脱出或位置不当,必要时应重新置管,防止梗阻性脑积水致使脑疝形成而危及生命。(3)置管期间要注意观察脑积液的性状,如发现脑积液颜色逐渐加深或突然有大量鲜血流出,提示脑室内有新鲜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若发现脑积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有絮状物,伴发热,颈项强直提示有颅内感染的可能。(4)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对引流管的操作必须严格无菌,应先夹闭引流管,接头处严格消毒后更换引流袋,接头处用无菌敷料包裹。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通风换气2次,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谢绝探视。若考虑拔管时一般闭管24h,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稳定,无变化,可考虑拔管。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脑室出血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应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应加强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对昏迷程度较深,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差的患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应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做好气道的湿化,防止因失水而使痰液黏稠不易排出,引起肺部感染。

3.2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除休克或呕吐时禁饮食外,一般术后患者4~6h可适当进全流质饮食,而昏迷患者应3d内下胃管,下胃管当日可注入少量水和牛奶,连续喂2~3d后再逐渐加其他食物,不要1d内加太多,1d只能加一种,逐渐增加以免加重胃的负担,胃蠕动增强,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而引起消化道出血,静脉可给抑酸药。另外要定期回抽胃液,观察有无出血的先兆。若发现有大量咖啡色液体或柏油样便时,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应立即停止鼻饲,报告医生。观察抽出胃液的颜色、量,同时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

3.3 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保持床铺平整、干净,建立翻身卡,每2h翻身1次,拍背按摩。做好口腔护理,根据测量口腔pH值使用不同漱口液,做好二便护理,尿失禁时,使用接尿器或保留尿管,保持大便通畅,禁食的患者做好静脉营养支持。

3.4 心理护理 对神志清楚的患者需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解除焦虑和恐惧情绪,多与患者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对于失语者要运用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与患者交流,如眼神、表情、手势等,调动积极因素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脑室内出血是临床急危重症,有效的侧脑室外引流可迅速缓解颅内高压症状,减少继发性脑组织损伤。有效正确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猜你喜欢
瞳孔脑室无菌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军事文摘(2023年20期)2023-10-31 08:42:40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瞳孔里的太阳
青年歌声(2018年2期)2018-10-20 02:02:50
瞳孔
瞳孔
学苑教育(2015年16期)2015-08-15 00:53:16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无菌服洗衣机
机电信息(2014年35期)2014-02-27 15:54:33
无菌服洗衣机
机电信息(2014年20期)2014-02-27 15:53:23
无菌服洗衣机
机电信息(2014年5期)2014-02-27 15: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