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霞,陈峰云
(宝鸡市中心医院 1消化科,2血液科,陕西 宝鸡721008)
各种终末期肝病是消化内科死亡病例中最常见的病种。现总结我科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死亡肝病病例48例,旨在通过对此类疾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预见性,以期在今后能提高同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共有死亡肝病病例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58.0岁。住院天数为1~39 d,平均12.0 d,24 h死亡5例,48 h死亡7例,72 h死亡4例,72 h以上死亡32例。原发性肝癌20例(其中肝癌同时合并肝硬化17例),单纯肝硬化24例,胆管癌3例,肝转移癌1例;41例肝硬化中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4例,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隐源性肝硬化7例。
1.2 研究方法 应用Child-Pugh分级对本组病例进行肝功能分级;统计肝病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及治疗方法。
2.1 肝功能分级及并发症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6例,C级39例,资料不全无法分级3例。肝病各种并发症:腹腔积液45例;消化道出血25例,其中大出血20例;肝性脑病21例;肝肾综合征5例;严重肺部感染4例;自发性腹膜炎1例;肺栓塞3例,其中2例为原发性肝癌同时合并肝硬化,另1例为单纯肝硬化;急性心肌梗死1例,无基础心脏病,在使用三腔两囊管期间突发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2.2 治疗情况 肝病死亡病例单纯给予内科药物综合治疗40例;曾经使用三腔两囊管6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1例;同时应用三腔两囊管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1例。
2.3 肝病死亡原因 上消化道大出血20例;肝性脑病13例;肝性脑病合并肝肾综合征5例;肝性脑病合并恶病质3例;呼吸衰竭3例,其中2例发生肺栓塞;恶病质3例;心源性猝死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共20例,平均年龄56.2岁,肝功能B级3例、C级15例、无法分级2例,平均住院4.8 d,平均输注红细胞悬液10 U、血浆约723.5 mL。肝性脑病的13例,平均年龄59.5岁,肝功能B级0例、C级13例,平均住院17.0 d。所有病例中72 h内死亡者共16例,死于大出血12例,肝性脑病3例,恶病质1例。
本组资料中肝病死亡病例仍以肝硬化患者居首位,其次为原发性肝癌。应用Child-Pugh分级,肝功能B级者占12.5%、C级者占81.3%。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本组资料显示仍以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与陆再英等[1]主编的内科学显示的我国肝硬化病因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占60%~80%,相符合。本组资料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比率为35.4%,低于各地报道的50%~90%[1],分析与我院肝癌病例散布于消化科、肿瘤内外科及感染科所统计不全有关。提示,对肝病患者致力于腹腔积液、纠正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异常、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改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指标,有助于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从而降低肝病的病死率。
马保凤等[2]研究指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感染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赵瑞娟等[3]也指出,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生存期的指标有:球蛋白、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球蛋白增高,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应尽早给予相应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患者短期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消化道大出血,占41.7%,低于马保凤等[2]资料显示的 42.6%,具有年龄相对较轻,平均住院时间短,使用血制品量大的特点;有肝性脑病者占43.8%,高于马保凤等[2]资料显示的22.9%,具有年龄相对较大、平均住院时间长、肝功能分级差且均为C级的特点。综合治疗对中等量及大量出血的早期治疗措施主要是恢复血容量;应用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和其他药物;气囊压迫止血,气囊压迫可使出血得到有效控制[4],但出血复发率高,当前只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或作为内镜下治疗前的过渡疗法,以获得内镜止血的时机[5]。本组资料显示第二死亡原因为肝性脑病。张俊勇等[6]发现,门静脉高压并发症(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Ⅰ型和Ⅱ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腔积液)能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造成明显影响,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肝性脑病。故在临床工作对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通过加强肝性脑病的预防及治疗,有可能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本组资料中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行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期间出现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三腔两囊管是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常用的止血措施,可以为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赢得充分的时间,临床应用时除注意常见并发症外,还应该警惕心肌梗死[1]。本组资料中,肺栓塞占6.3%,3例为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1例为肝硬化患者,虽然肝硬化、肝癌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脾功能亢进,致使三系细胞减少、血液黏滞度低,但也有合并栓塞致死的可能。分析栓塞除与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破坏有关外,也可能与久卧床、大剂量利尿、限制液体量、肿瘤栓塞等因素有关,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下肢勤活动,适度控制液体量、利尿,以减少栓塞并发症。肝肾综合征本组病例占10.4%,但无单独死于肝肾综合征者,由此推断肝肾综合征可能为协同致死原因,临床需警惕。
总之,肝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还需注意罕见的肺栓塞及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应用Child-Pugh分级评估患者的肝功能状态,简便、可行。肝功能分级差者,尤其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并发有消化道大出血和或肝性脑病者、短期需要输注大量血制品者,病死率很高,除常规的内科治疗外,需采取内镜下治疗措施、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创伤性止血措施。另外加强肝性脑病的预防与治疗,提高对肺栓塞及心脏病并发症警惕,对降低此类疾病的病死率也有积极的意义。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6-487.
[2] 马保凤,王同显.李玮.肝炎肝硬化病人死亡原因的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9,24(1):19-20.
[3] 赵瑞娟,姚萍.失代偿期肝硬化198例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1979.
[4] Avgerinos A,Armonis A.Ballon tamponade technique and efficacy in variceal haemorrhage[J].Scand J Gastroenterol,1994,207(1):11-16.
[5] 程留芳,贾继东,徐小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2):152-156.
[6] 张俊勇,蒯景华,贾继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7(4):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