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峰
(遂川县雩田中心卫生院,江西 遂川 343901)
在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新的诠释,使得整个医疗体系有了深刻的变化。而中医药作为有效防止疾病的手段,其对疾病的认知方法和治疗理念,与当今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变革趋势是吻合的。因此,作为中国医药事业上不可或缺的中药也更多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本文将根据临床护理知识及消化内科病人的需求特点,总结出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的几个方面,现介绍如下。
消化内科总的来说是以中医为主、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消化内科更深层次的解释是指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治疗用药使用广泛和普遍,这对消化内科临床药师直接参与实践、治疗工作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也即是说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与临床药师息息相关。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需要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要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文件的相关内容;二是要具备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常用药品的药理学知识,并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三是了解特定诊疗方法和技术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掌握消化内科临床药师重点工作环节和方式;四是具有参与消化内科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讨论与评价的能力,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药物的鉴别选择与使用;五是具有与患者、医师及护理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临床药师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很普遍,下面简单介绍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中的几个例子,如肠易激综合征、脂肪肝、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道疾病和中医“和法”。
肠易激综合征为一种与胃肠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常与胃肠道其他功能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同时存在。中医学对于本病的不同表现,定义为不同的范畴,如“腹泻”、“便秘”等。对于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以下四大症状:一是腹痛、腹部不适。常沿肠管有不适感或腹痛,或发展为绞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排气排便后缓解;二是腹泻或不成形便;常常发生在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其它时间也间或发生,但晚上没有。偶尔便多但量小,且总量很少超过正常范围。三是便秘或排便过程异常。如每周排便次数少,仅有一两次,或十余天一次。还时常伴随着排便困难。四是腹胀。白天明显,夜间睡眠后减轻,一般腹围不增大。
根据临床症状,中医辨证为主要是忧思恼怒、所欲不遂造成肝郁气滞,继而又影响到肠、胃。因此临床才会一般表现为气郁结证、肝脾不调证、脾胃虚弱证。因此,中医根据范畴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腹泻”型,常用中成药为参苓白术丸,科研制剂“IBS 1号方”,固本益肠片等;而对于“便秘”型,常用中成药:舒肝片,科研制剂“IBS 2号方”等。中医在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判定标准为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恢复正常,伴随的症状消失,同时与泄泻相关的疾病理化检查正常。若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可以总结以下的结论:中医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是有效的。若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则说明此次医疗是无效的。
何为半夏泻心汤?按下泻心汤是张仲景的方剂,由辛开温散的姜、夏,苦寒清热的芩、连和甘补调中的参、草、枣3组共7味药物组成。半夏泻心汤有抗消化道粘膜炎症、抗消化性溃疡、调节胃肠动力、止泻、抗菌、促消化、对抗消化道出血、保肝等方面的作用。
对于可使用半夏泻心汤的消化道疾病的消化内科临床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症状:一是寒性脉证,即患者面呈虚寒之色,声低气怯,疲惫少力、懒动,纳差,胃中停水感,口淡不渴,口气无明显异常,大小便清利,手足清冷,恶寒喜暖。脉象呈阴脉特征,舌淡苔白;二是热性脉证,即面呈实热之色,声高气壮,烦躁、多动,食欲不减,反酸烧心,口苦、或燥或渴,大小便不清利,手足温,恶热喜凉。脉象呈阳迈特征,舌红苔黄;三是寒热错杂证,即两者的结合,既有热性脉证,又有寒性脉证。
根据临床症状,并分析寒热多少,是热多寒少,还是寒多热少,抑或寒热等同,从而确定不同的治疗方式。根据热多少增减芩、连、姜、夏、参、草诸药物的用量。如果热气较多,寒气较少,则芩、连用量宜大,而姜、夏、参、草的用量要适当减少;反之,如果寒气较多,热气较少,则姜、夏、参、草的用量宜大,而芩、连用量应适当减少。如黄连有时只需用1~3g,而有时却需用10~12g;黄芩少则6~8g,多则需要用12~15g,甚至20g;姜、夏、参、草诸物也可在6~15g的范围内增减。
中医“和法”,也叫和解法,是引用具有和解及疏泄作用的方剂,以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大法。“和法”应用范围很广,如半表半里的少阳证、肝胃不和、肝旺脾虚的腹痛、泄泻,以及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等证。虽然“和法”属于疗效中较温和的一种,但若使用不当,亦能引起助邪或损伤正气。
使用中医“和法”的消化道疾病范畴有肝脾不和、肠胃不和以及疟疾等;以及由情志因素引起的病证,如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闷、食少,或易怒善哭、失眠等。
根据临床症状,可利用“和法”治疗消化系统这些常见疾病。下面介绍几种“和法”临床应用:一是治疗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柴胡舒肝散为主方,伴胃寒者,合良附丸加吴萸、砂仁等。伴伙食停滞者,合保和丸加减。伴胃气虚者,合四君子汤加减。伴胃阴虚者,合养胃汤加减。伴有血瘀者,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二是治疗肠结核、炎症性肠病、慢性腹泻、功能性胃肠病。柴胡舒肝为主方,症见脾胃虚寒者,和附子理中丸,证见脾肾阳虚者,合四神丸加减。证见肝旺脾者,合痛泻要方。三是治疗便秘。柴胡舒肝为主方,实证者,合大承气汤。虚证者,属气虚合增液承气汤,属阳虚合济川煎。四是治疗肝、胆、胰疾病。以柴胡加金铃子散。如伴阳黄,热多于湿合茵陈篙汤,湿多于热合茵陈五苓散。
中医“和法”原则,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是普遍的,也是很有优势的。它不仅能缓解病情、改善临床症状,有异于西医的方面,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和改善精神层次上的情绪不稳定和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综合近几年国内对于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治疗的研究情况,中医“和法”、固定方药及中成药等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也表现出优于西医疗效的一面,展现了中医药在消化内科研究领域的广阔前景,以下是目前治疗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粘膜病理和癌基因表达的证病相关变化一直是许多医学者所追求的。对于目前尚无统一的CAG辨证分型标准也亟待制定。如复制CAG证病结合模型,从而将脾虚证、肝郁证、肾虚证分别与CAG同时联合造模,并设立相关组进行对照,制定一系列能准确反映CAG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病理及病证特点标准,从而尽早制定出统一规范、符合CAG病理病证特点,并且便于临床操作的辨证分型标准。
众所周知,搞好医学临床研究是一项周期长、可变因素多,投入强度大,见效慢的艰巨工作。再加上近几年,有些报道中的病例选择与疗效评定标准和疗程不一致。因此,搞好严格的临床疗效科研设计要坚持重点导向,政策倾斜,积极投入和注重科研、社会效益的结合。诚然,在目前卫生经费不足情况下,医院可能没能力拿出经费支付科研投资。但是医院可通过课题投标,设计科研疗效,从而争取更多的经费,搞好严格的临床疗效设计。
目前,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研究成果令人鼓舞,但尚无重大突破。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效方药的研究和临床疗效。因此,在中医临床研究过程中,既要强调循证医学研究,又要注意保留中医学自身特色,积累经验,逐渐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学临床特色的研究方法评估体系,提高中医医学地位,发展中医医学。
[1]贾改珍,王玖,相静.医学生循证医学认知现状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36-37.
[2]杨克虎,田金威,罗晓峰.医学研究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态度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96-399.
[3]李家邦.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成都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中医治法与方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