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秦虹
青海省民和县川垣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民和8108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农村养鸡业对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经济收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养鸡户在养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收入低下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对民和县养鸡户的调查分析,发现许多养鸡户都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有的农户就近到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不严的鸡场购买鸡苗,还有的农户从不正规的鸡苗商贩手中购买鸡苗,通过这些途径购买的鸡苗胚胎发育不良、卵黄吸收不好,没有优良的遗传性能,抵抗力弱,成活率低,难以饲养。如果种蛋遭到霉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等病原的污染,雏鸡出壳后很容易发病,甚至导致死亡。
农村养鸡均使用自配饲料,常用自家种植的小麦、玉米等原料喂鸡,不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但营养不足,而且饲料消化率低。而有些农户则听信添加剂推销员的吹嘘,在正常饲料中长期加入过量添加剂,不但造成了浪费,还会导致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农户鸡舍结构简单,布局不合理,没有育雏、育成、成鸡舍之分,不注意根据鸡体的不同生长阶段及时更换日粮。鸡舍防暑保温性能差,导致夏天闷热、冬天寒冷,冬天为保温将门窗关闭后,有害气体聚积,刺激呼吸道粘膜,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不能严格控制蛋鸡的光照时间,产蛋期不能保持恒定的16 h光照,严重影响了蛋鸡的产蛋水平。
农户不懂科学的免疫接种知识,不了解需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时间及操作方法,造成有什么疫苗防什么疫病、发生什么病购什么疫苗的被动局面,导致鸡病此起彼伏,难以控制。再加上一些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差,对疫苗的存放、运输、使用的规范要求认识不足,致使疫苗减效或失效,起不到预防的作用。
消毒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农村养殖户缺乏消毒观念,忽视消毒工作。鸡舍内外环境及水槽、料槽不能定期打扫、清洗、消毒。鸡舍门口无消毒池,发现病鸡不进行隔离,清理的垫料、鸡粪不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很容易使疫情扩散,引起健康鸡感染发病。
许多农户认为把雏鸡养活不容易,好不容易鸡能产蛋了就一年接一年的养着,对老、弱、病、残、低产、停产鸡舍不得淘汰。
要选择正规的供苗鸡场或孵化场购买优良品种,优质健康的鸡苗遗传性能好,抵抗力强,成活率高。在挑选鸡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看颜色,雏鸡绒毛一般呈棕红色或金黄色,颜色越深,说明卵黄吸收越好;二看体重,鸡苗出壳体重越大,体质越好;三看卵黄吸收情况,如有个别鸡腹部膨大,脐部没有绒毛,脐带未断掉,有血水,肛门带有白色似灰渣的粪便,均可判为弱雏;四看健康状况,爪、喙干瘪,眼干无神,绒毛蓬松不良,黑脐等,说明已脱水,为弱雏。
养殖户应选择全价饲料进行饲喂,任何一种单一饲料都不能使鸡体得到全价均衡的营养。只有根据不同生育阶段对营养的不同需求,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制成全价饲料饲喂,才能满足鸡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尽量将鸡舍搭建在干燥、排水良好且安静的地方,鸡舍南北两侧应留有通风窗户,保证舍内空气流通。将不同日龄鸡分开饲养,在同一鸡场或鸡舍内,只能饲养同一品种的鸡。蛋鸡20周龄后应保证每天16 h的光照,切勿随意改变光照时间。
针对当地疫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结合各种疫苗本身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免疫接种。鸡群发生疫病时不能滥用抗生素,应请当地兽医确诊后再用药。
定期对鸡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是搞好环境卫生、减少鸡病发生最有效的办法。鸡舍门口设消毒池,并经常更换消毒液。外来人员不能随便进入鸡舍,饲养员要有专用工作服、鞋。定期清理垫料、鸡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发现病鸡尽早隔离,将病死鸡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
要及时淘汰30~35周龄仍未开产或虽开产但产蛋持续时间短的低产鸡;要及时淘汰经常休产、体重过轻以及有严重恶癖的鸡;对生长发育不良鸡、病残鸡、弱鸡、过早停产换羽的鸡也要及时淘汰。
[1] 杨敏,黄权钜.降低鸡蛋生产成本的若干问题[J].养禽与禽病防冶,2001(5):42-43.
[2] 田新彩.影响农村养鸡业发展的因素分析[J].中国禽业导刊,2000(14):19.
[3] 赵云焕,章平.农村养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