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业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之探索

2011-12-09 01:12文崇坚吴玉兰
关键词:传媒业经理人企业

文崇坚,吴玉兰

(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更新传统观点,促使传媒业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变传统人事管理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国传媒业人事管理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第六部分就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它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传媒业人事管理的高度重视,这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传媒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策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传媒企业制度。

一、树立“人力资源第一”的战略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注重人文价值

传媒业人事管理体制要变革,必须在思想上要有一个大解放。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积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于人们的骨髓里,新闻界四五十岁的资深记者在第一线的寥寥无几,都转行到领导战线上。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官本位”、论资排辈、唯学历职称是问的陈腐观念。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用人观”、“人才强国战略”,为传媒人力资源改革提供了政策上的机遇。所以,我们需要在传媒系统内部创造出能力导向、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的新人才观,对于传媒单位的人才改革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大力倡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员工调配与管理新思维,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转变制度观念,强调管理者的服务和引导职能,重新定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确立平等、公正的人事关系。

媒介作为社会经济中最具潜力的领域,往往被传媒人视为展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传媒单位不应该把传媒人士当做“工具”,随意驱使与使唤。把传媒人视为管理的中心,重视人才的个人价值,关心人才的需要,开发人才的潜能,实现人与事优化结合,而非以“人”、“事”为中心而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形成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1]

确立“人力资源第一”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在当今时代尤为重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具活力的资源,而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的核心资源。它集中体现在传媒人自身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水平,创造能力与组织能力等方面。智力资源不同于一般劳动力,它正由过去的附属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智力资源蕴含在传媒人体内,传媒人能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新价值。企业经济效率、竞争能力、创造能力都来自智力资源的有效发挥。[2]众所周知,传媒业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荟萃之地,不同于农民工,他们有着骄人的知识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取代土地、资本而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科学知识技术成为传媒企业振兴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传媒一向的市场争夺战本质是一场人才的争夺战。谁拥有高、精、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谁就掌握了市场的控制权与制高点。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长官指令”模式下,用人唯亲的用人观早已被时代所抛弃。邓小平就提出了“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主张,彰显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

价值观归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对组织成员目标处向、行为活动以及组织的公共形象塑造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支配力。[3]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是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资源。只有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才能做到有效的整合与有力的开发。以人为本,充分重视传媒人在媒介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才能把传媒人的个人价值与媒介共同发展的理念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人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从而形成传媒单位市场竞争力。传媒人只有将个人进步融入媒体的长远规划中,才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以人为本,可以从根本上协调劳资关系,建立由相互信任且具有创新价值精神的员工所组成的创业团体,才能真正实现媒介组织的利润最大化。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最初由美国学者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在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来。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很快为业界所接受,并在其他社会领域广泛使用。它是指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人力资源是传媒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传媒不同于一般企业,生产的是精神产品,进行文化创新,向读者、观众与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没有高素质的传媒大军,就无法选择、挖掘、整理和加工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故而人才是传媒发展的根基,是传媒业的第一资源。

强化服务的理念。传媒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把自己定位为一家虚拟的“专业服务公司”,这个公司靠不断地提供优质服务来获取报酬,维持其运营。“少出错,多出彩”。这就是根据相应的需求,拟定愿景、使命及游戏规则,然后根据这些原则汇聚志同道合的人力资源工作团队,并根据需求来设计服务的项目及内容。这样,就可以改过去人力资源发展只重视行政工作,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组织的运作,并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4]强化服务的理念,就能增强管理的人性化色彩,实现人力资源的软性管理,并真正树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双轨制演变为独立企业经营的单轨制,是中国传媒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

我国传媒的产业化运作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社会变革的两大方向: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在传统计划体制经济下,我国传媒业隶属于党委宣传部,作为政府的“喉舌”,属于事业单位管理,运行所需要的原始材料、设备、资金、发行,全部依赖行政指令,无所谓市场竞争,无需讲求经济成本与经济效益。因此,在那个时代,中国并没有形成真正经济学意义上的传媒产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断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传媒产业发生两件大事,成为传媒产业运作的起点:

一是1978年《人民日报》等首都八家媒体向财政部联名申请,要求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该报告被批准。财政部发文,允许报社在财务上实行企业化管理,从经营收入中抽取一定比例用于增加员工的收入与福利,政府鼓励报纸走向市场化。由于报纸经营的成败优劣同报社与员工的福利直接相关,报纸于是就有了投身市场的积极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制度在全国多数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普遍推行开来。

二是1979年中国广告市场的重新开放。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恢复了商业性广告。1979年3月15日《文汇报》刊发了“文革”后第一条外商广告。中宣部明确肯定了这种做法,并作了具体规定。消失了20多年的中国广告市场重新开放,中国报业产业化运作由此拉开了序幕。自报业刊发广告之后,广播电台、电视台也相继播放商业广告,逐步进入产业化的轨道。[5]1988年以后,国家出台相关文件,允许传媒业开展多种经营,经济上独立自主,自负盈亏。政府干预的行政化色彩日益弱化。媒介市场机制由政府主管向市场过渡,顺应了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需要。

邓小平南巡讲话与党的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位。这为中国传媒业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并要求“优化组织结构”等。这为文化单位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法规保障。“优化组织结构”就是让文化组织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机构设置和岗位安排。文化作为一种产业,被归入第三产业的范畴,彰显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业,其产业属性也逐渐得到进一步认可。

在中国传媒业走向市场的征途中,其经营盈利模式应当多元化。然而事实上,传媒业大多依靠广告获得收入。依托内部产业的跨媒体、跨行业的多种经营尚未全面展开。尽管传媒业投入不少,但是传媒业的经营模式单一,导致传媒业整合产业价值链能力不高,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传媒业依然市场总量不大,经营绩效不高。[6]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使中国传媒业管理体制向纵深进一步改革,全方位多角度扫除弊病,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人事”须向“人力”转变,应当作为传媒业人事管理改革的一个重点。“人事”一词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指人要执行既定的任务,遵守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保证考勤以及人事档案管理诸事。“人力”资源主要着眼于调动传媒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开发人的内在潜力。基于这种考虑,可以推行编辑岗位首席制,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压抑埋没人才的问题,避免业务骨干向领导岗位过于集中的问题。

宣传与经营分开,也就是采编与经营分开,这是市场经济对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才能使中国传媒业真正走向市场。采编部门不受经营任务的干扰,才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业务。

随着传媒产业化的发展,媒体的利益主体结构发生很大的改变。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民间资本等相继转入传媒业,加快了传媒业体制的大变革。中国传媒集团采编权与经营权分离,剥离出去的经营部门成为企业法人,采编部门仍然保留在事业体制内。这种做法只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策。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织具有完整经济学上的法人资格,能够独立自主,自主经营,保持再生产的链条一贯性。张殿元先生认为:采编与经营两个部门互相依存,它们的劳动最后通过发行量和广告额一起得到验证,二者互为资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本质上不能截然分开。[7]

为了避免上述这种现象,当今的传媒业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整体转制为传媒企业。这意味着媒体可以获得包括编辑权(出版权)和经营权在内的完整权利,实现内容产生和经营的统一,成为真正的企业。这使得媒体可以顺应传媒的发展趋势,探求构建运转灵活、科学高效的现代传媒企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顺畅地进行兼并重组、合作联营、资本运转等产业经营行为,从而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也许有些人担心,整体转制为企业,会使国家失去对传媒的控制,传媒可能会脱离社会主流价值目标。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因为传媒整体转制为企业后,并非完全由市场调整,仍然要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管,仍要遵守法律法规,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法律和制度的保证下,进行企业化运作传媒,一样能够发挥“喉舌”功能,其性质不会发生变化。[5]笔者认为,整体改制为企业,就使得中国传媒业“事业单位企业经营”双轨制就变为独立企业经营的单轨制。只有这种变革,才能算是彻底的大变革,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才真正符合市场规律内在的要求,才能真正地做强做大,勇闯国际传媒市场。

传媒业真正改制为独立企业单轨制,已经为中国实践成功地证明。而今出版社在进行史无前例的大改革,除了人民出版社由中央直接控制之外,从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出版社都改制为民营企业;高等院校所属的出版社也不例外,像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出版社都已经完成转型。可以前瞻到报纸、电台、电视台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按照这个大趋势发展。因为单轨制的推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媒业不适合市场经济的深层次矛盾。许许多多出版社集团进行民营化之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竞争力成几何级迅猛增强,参与国际传媒业的激烈竞争,走出了国门,开拓了国际市场。

三、培养经营管理者、传媒职业经理人,是传媒企业单轨制的必然要求

传媒业改革成真正独立的企业,急需一支既懂新闻传媒的“职业”知识,又能经营市场的“经理”的复合型人才——职业经理人。然而,我国媒介机构缺乏专业经营管理者,这已经成为媒介机构发展的一大桎梏。在过去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下,媒介机构自身不需要能够统筹全局的管理者。因为方针政策由主管部门制定,资金由主管部门统一拨付,人员按编制选用,按经验管理,不出乱子就行,媒介也不需要承担任何经济负担,只需要把握好宣传方向和力度,完成主管部门的宣传任务即可。行政管理人员被认为是幕后支持者。在这样的状况下,媒介走向了市场,立即呈现出经营管理者奇缺的现象。一方面,资深的采、编、播人员对自己所在行业、所处单位都非常深入的了解,但是要到市场上将其作为盈利机构来经营,需要自主盈亏,搏击商海的风浪,这对他们来说是前所未有过的事情,他们没有任何管理企业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担任管理者,无异于让熟练的厨师去掌舵,必然手足无措,还可能妨碍他们在自己胜任和熟悉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特长;另一方面,原来的行政管理人员完全不具备专业的媒介素质和统筹全局的市场眼光。因此,摆在任何一个初入市场的媒介机构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寻找管理者。媒介机构对传媒经理人的呼声越来越响。[8]由此可见,中国传媒业走向市场经济大潮缺乏掌舵的经营管理者,是计划经济时代结出的一种苦果,要把苦果加工成为甜果,让传媒企业拥有真正的职业经理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世界上第一个经理人诞生在美国。1841年10月1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铁路发生了一起两列客车相撞事件,公众认为铁路企业的业主没有能力管理这个现代企业。在马萨诸塞州议会的推动下,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选择了有管理才能的经理人担任企业的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是由企业聘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并通过薪酬或期权获得报酬的职业化经营管理人员。传媒业发展到今天,在转制为企业后,面对投资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需要拥有自己的职业传媒经理人。[9]中国传媒职业经理人需要承担很多特殊的使命和束缚,比如,传媒要成为政府的“传声筒”,传媒要成为宣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与此同时,传媒经理人还要像正常的企业一样,经营活动要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合适的经营管理者无疑更加难上加难,步履维艰。

尽管传媒职业经理人难以寻求,但是中国传媒业作为真正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想方设法培养传媒经营管理者。

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的大学都在大力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培养MBA工商管理硕士,这是未来企业家的摇篮。MBA学子在高校系统地学习了企业各方面的管理知识,他们奔向商海,无疑会如鱼得水,成为搏击风浪的最佳选手。然而他们却缺少新闻专业知识,可以选拔这样一批优秀的MBA学生到传媒集团基层锻炼一段时间,再提升为传媒单位总经理助理,就能造就出传媒职业经理人。

第二种途径是选拔新闻专业人才去MBA学院深造,让他们学习驾驭市场的本领。传媒职业经理人是新闻专业与管理专业兼具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哪一门专业知识就培训好哪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我国新闻集团与知名高校只有开展密切合作,才能造就出合适的传媒高管。《重庆商报》副总裁谭军波是传媒职业经理人的成功典范,被业界公认为“发行魔王”,是中国都市报发行的第一人,彰显了中国传媒经营者开拓市场的非凡才华。市场经济时代需要这样的弄潮儿。

电视台的制片人就是典型的传媒职业经理人。湖南电视台的杨晖是制片人中的一面旗帜。她原来不知道什么是市场,后来就是因为做了制片人,才觉得制片人不应是一个简单的节目生产者,还应该是一个管理者、经营者。杨晖1998年报考MBA,对其影响非常大。湖南电视台的《新青年》节目就是MBA的产物。“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在当时省内乃至国内综艺节目如火如荼的时候,她以严肃思考见长,从立意新、角度新方面努力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0]《新青年》由这个MBA俊杰策划创办,被誉为电视界的一匹黑马,迅速成为电视湘军的文化先锋,两度获得“中国电视奖”。杨晖是传媒职业经理人的一个光辉的缩影,未来的中国传媒企业需要千千万万个杨晖式的人物去引领传媒市场。

[1] 刘朝晖.战略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与管理[J].新闻知识,2008,(6):24.

[2] 周国旗.浅论媒体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智力资源开发[J].当代经济,2009,(4月上半月刊):23.

[3] 尹霞,唐安瑜.关于企业价值观的几个问题[J].现代建设,1995,(3).

[4] 赵秋丽.现代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与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1,(11月增刊):193.

[5] 田韶华,严明,赵双阁.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3,42-43.

[6] 钱晓文.传媒产业五大“瓶颈”亟待突破[J].青年记者,2006,(5).

[7] 张殿元.中国报业传媒体制创新[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76.

[8] 王薇.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5.39-40.

[9] 朱学东.传媒人力资源市场的若干问题[J].传媒,2004,(10):11.

[10] 李岚,张群力.中国电视前沿——关于理念运作的对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40.

猜你喜欢
传媒业经理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广播电视传媒业在新媒体影响下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措施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危机事件中微博谣言传播的特点及控制浅析
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