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黄懿芬 方建民
中国人对“二战”中美国陈纳德将军领导的飞虎队功绩不可谓不熟a,但对飞虎队中广东台山队员以及他们的战绩却不一定清楚,本文记录了他们所谱写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事迹。
“二战”胜利66周年的今天,人们不会忘记当年在中国抗日战场上,有一支赫赫有名的航空军“飞虎队”。飞虎队原指“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军航空队”(简称“航空志愿队”),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于1941年7月来到中国参加抗日,创始人是美国退役陆军航空上尉、飞行教官陈纳德。
侨乡台山素有“航空之乡”之称,在海外早有台山华侨涉足飞机制造和飞行领域。陈纳德麾下的2000多名飞虎队队员中,有95%是美籍华裔,绝大多数是从广东台山、开平、恩平三邑赴美华人的后裔,尤以台山人居多。飞虎队队员中,飞行员只占小部分,大多数是机械师和地勤人员,因为每一位在天上作战的飞行员背后都有三四十名地勤人员为之服务,他们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当年飞虎队的辉煌战绩,让敌人闻风丧胆。自1941年12月20日首战至1942年7月4日航空志愿队解散当日的最后一场空战,飞虎队在缅甸、印度支那、泰国和中国战斗历时7个月,共击落日机299架、击伤153架。
航空志愿队解散之后,所留飞机和人员归并美国陆军航空队第23大队,与派驻中国的第16战斗机中队组成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陈纳德任特遣队准将司令。1943年3月,特遣队被改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晋升少将司令。飞虎队的名称则一直跟随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队员沿用下来。
飞虎队最初的任务是直接对日作战和保卫有“抗战输血管”之称的滇缅公路,后来又承担起“驼峰航线”运输抗战物资的使命。
战争期间,日本切断了从香港、越南、缅甸至中国的船舶、铁路和公路运输线。为了运输抗战物资,中美军方不得不开辟中印航线。航线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经缅甸到中国昆明、重庆,全长800公里,沿线山地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峰达7000米。当时由于技术条件有限,运输机的飞行高度只有3500米,因此在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时,为了绕开山峰,只能在峡谷间弯弯曲曲地起伏穿行,有如在骆驼背上飞行一样,因此这被称为“驼峰航线”。这条航线非常危险,稍不留神就会撞山,加上恶劣的气候以及强气流、低气压和经常发生的冰雹、霜冻,使飞机失事率高得惊人。遇到意外时,飞行员即使跳伞,也会落入荒无人烟的丛林难以生还,所以这又被称为“死亡航线”。在这条航线上,中美空军3年多来共向中国抗日战场运送急需物资80万吨、人员33477人。飞越“驼峰航线”被称为“二战”史上中美两国军队闻名于世的壮举。
飞虎队中的台山人在对日作战和飞越“驼峰航线”中,表现极为出色。
飞虎队飞行员陈瑞钿,是台山市大江镇人。自1937年起在华东、华南、中南地区执行过多次截击、护航等任务,参加过著名的杭州笕桥大捷、武汉大空战和南京保卫战等重大战役。他驾驶美制战斗机,共击落敌机6架。在昆仑关战斗中,陈瑞钿的座机油箱不幸被敌机击中起火,他带火跳伞。为借助气流吹灭身上的火焰,他跳伞后并未立即开伞,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直到快着陆时才开伞,虽然跳伞成功,但面部和全身上下被大面积烧伤。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所限,他返美国就医,之后不顾面部扭曲变形,于1945年初又返回祖国,在“驼峰航线”执行运输任务。
飞虎队台山人陈文宽,早年毕业于美国飞行学校。他以高超的飞行技术和勇敢的战斗精神,飞越了7600米的高度,完成了“驼峰航线”的试航任务,为开辟这条运输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台山人刘沛荣,曾赴美读书,参加美国空军第5航空队,受过训练,练就一身过硬的航空本领。抗日战争时,他毅然驾机回国参加战斗,被编入陈纳德将军的美国第14航空队,与战友们奋勇作战,出生入死,立下了不少战功。
台山白沙镇飞鹅村的飞虎队队员马邦基、马绍基兄弟,在“驼峰航线”运输线上频繁往返,不顾生死,在8个月时间里飞行420次运送抗战物资。
台山人马俭进,毕业于美国哥加尼市航空学校,是空军飞行员。他奉命驾驶水陆两用的运输机,从缅甸飞越“驼峰”,接运9位美国飞虎队队员到昆明。途中遭遇敌机袭击,因油料用尽而被迫降落,幸而飞虎队队员中只有一人轻伤,而他却双臂骨折,终身残废。正是“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飞虎队队员有如苍穹中那一颗颗闪烁耀眼的星星,光芒永在。
台山飞虎队队员如今旅居海外已有多年,他们的后代政、商、学、工、农各界都有,人才辈出。更有踏着父辈的足迹,驾驶银鹰,翱翔在太平洋上空的蓝天……他们虽然远在异国他乡,却不忘祖故国,不忘故乡。
1991年,飞虎队台山老队员10多人,在原飞虎队上尉梁炳聪的带领下,回到台山,在台城石花山下建“飞虎队纪念亭”。纪念亭为台山凉亭式的民族传统建筑风格,高9米,六角双檐,上盖黄绿琉璃瓦,上檐正面绘有“飞虎”徽记。亭子中央树立着花岗岩纪念碑。纪念碑是梁炳聪先生亲自设计的,它没有任何雕饰,线条简洁,造型大方,其朴实无华恰似飞虎队队员的一生。纪念碑刻有碑文,正面英文,背面中文,题为“陈纳德的飞虎队”。
碑文如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对日作战中,美国空军飞虎队在陈纳德将军指挥下,英勇善战,击败了侵略的日本空军,取得辉煌胜利。
在1941年至1945年之间,飞虎队得到重要的补给,通过缅甸走廊经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运到昆明。美国第十四航空军的力量从来没有超过五百架飞机,但却摧毁了上千架敌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为永远纪念卓越的领导者和全体飞虎队队员之战绩,特立此碑。
美国第十四航空军梁炳聪上尉
台山海外联谊会黄扳
一九九一年四月
1994年,美国空军原第14航空队美籍华人老队员和家属,又在纪念亭前面建了一座“飞虎队纪念亭牌楼”。牌楼两边的石柱上以“飞虎”二字撰一对联,上联“飞征中缅亚洲威震”,下联“虎逐倭寇天下名扬”。
2004年,美国空军飞虎队华人老队员年会在台山举行,梁炳聪先生再次率领美国空军原第14航空队华人飞虎队队员及亲属回到台山,到飞虎队纪念亭祭扫献花。
飞虎队的纪念亭、牌楼,建在台山八景之一的石花山,在青松、奇石、山泉之间,显得更加庄严美丽。人们常来此拜扫,不管是国内的或是海外的,均缅怀英雄,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为维护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高尚灵魂,致以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