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探索

2011-12-08 08:10:46浙大杭州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杭州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生产性物流业商务

浙大杭州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杭州市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探索

浙大杭州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随着杭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杭州单纯依靠以制造业单条腿走路的模式已难以为继,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成为重要趋势。

工业经济是杭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和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然而,政府若只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壮大,而忽视与之相配套的、直接为制造业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当制造业发展面临瓶颈时,生产性服务往往不但不能支撑,反而是加剧了对制造业的制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发展将会严重失衡。因此,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杭州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真正落实“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定位、加速制造业升级、克服资源要素制约、实现工业新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杭州市两大产业互动发展路径图

根据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的比较,结合杭州市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态势,得到下图——杭州市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路径图。

概括地说:

在人均GDP在10000美元(服务业比重低于50%)的第一阶段,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低技术性制造业与物流等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之间的互动。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物流业、金融业与商务服务业。发展思路是“物流业提升质量和规模;金融业进一步突破;商务服务业快速推进”,推动发展低技术性制造业。

到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左右(服务业比重在50%~60%)的第二阶段,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程度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为低技术性制造业与金融等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之间的互动。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是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物流业。发展思路是“金融业高质量创新突破;商务服务业占据第二重要地位;信息服务业加速发展;物流业继续大力发展”,提升发展低技术性制造业。

第三阶段(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左右,服务业比重高于70%时),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水平较高,主要表现为高技术性制造业与商务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商务服务业处于服务业中的首要地位,随后分别是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推动发展高技术性制造业。

因此,现阶段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现代物流业质和量的快速提升;金融服务业重点突破;商务服务业加快培育。这三大重中之重的发展可以带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发展,获得全盘皆活的效果。

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三个“重中之重”

⒈整合提升物流业规模质量,加快改造低技术性制造业

要整合提升物流业规模质量。一是推进物流企业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方针,鼓励引导“低、小、散”物流企业的兼并、联合。二是加快物流设施整合和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对现有物流基础设施进行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改造提升。推动工业、商业、运输、货代、仓储等行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合理建设区域物流中心。三是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通过对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电子商务所需资金提供贴息贷款。重点扶持第三方大型物流企业、重点骨干物流企业、重点纳税物流企业。四是全方位提升物流业人员素质。从物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物流业科技人才、物流业从业人员等多层次加快人才培养。

要加快改造提升低技术制造业。一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纺织业、塑料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构筑国际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形成全国塑料及制品制造中心、全国重要的造纸及纸包装产业基地。二是进一步提升和培育服装、皮革等现有优势品牌和企业,重点培育全国著名品牌和全国服装行业龙头企业,努力开拓皮革制品应用新领域。着力优化设计、提高品质、提升品牌,创新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打造国内一流的品牌服装制造中心,建设全国皮革及皮革制品制造中心。三是进一步提升家用电器集群优势,提高技术开发能力,推进家电产品向智能化、个性化、节能环保型方向发展,努力培育著名品牌,积极引进国际著名品牌。四是大力发展方便食品、绿色食品、新型特色食品、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食品。强化饮料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培育农工贸一体化的食品龙头企业,推进食品企业加快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高食品精加工程度,扩大食品出口。

⒉进一步突破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中高技术制造业

要进一步突破金融服务业。一是建设金融服务外包平台、金融服务创新平台,把杭州打造成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二是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民间资本,创新金融服务中间业务,形成具有较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吸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总部,特别是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总部入驻杭州市钱江新城金融中心,完善“钱江金融城”产业链。

要大力发展中高技术制造业。一是改造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产业的现有传统工艺装备,提高汽摩零部件的制造质量和档次,着力培育系统供货及模块化技术生产,使更多的汽车零部件进入国际采购体系。二是继续发挥现有专用设备和环保设备的制造优势,提升大型空分设备、工业汽轮机、环保设备的制造水平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加大与国外著名厂商的合资合作力度,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三是继续保持和发展输变电设备、高低压电器、电机、电光源等产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着力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增强产品开发能力,加快推行国际标准。

⒊快速推进商务服务业,培育发展高技术性制造业

要快速推进商务服务业。一是高度重视发展以会计和审计咨询、资产评估、工程咨询、科技咨询、管理咨询、法律咨询、市场调查等为主的服务业,形成种类齐全、分布集中、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框架。二是打破行业垄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依托C B D引进国际著名的商务服务企业落户杭州,并购重组培育一批大中型商务服务企业,形成高层次、强辐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务服务企业集聚区。三是完善法律环境,确保商务服务企业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运作,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四是对商务服务企业给予比高技术企业更加优惠的政策,因为商务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催化效应、倍增效应。

要培育发展高技术制造业。一是培育发展移动通信、计算机及网络、微电子、电子专用材料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等具有一定优势的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与国际著名I T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软件、系统芯片及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化学原料药、现代中医药等优势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制药、天然药物和新型医疗仪器等产品。加快开发新的剂型,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中药现代化工程,大力推进中药产业化、国际化。三是重点培育发展自动化仪器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汽车仪器仪表等市场占有率在全国领先的优势产品。推进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仪器仪表信息化水平,加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走好两大产业互动发展的“四条路”

⒈升级之路:推进生产性服务企业自身提升

实现生产性服务企业自身的规模和质量升级,为推进制造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二是优先发展知识型、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服务体系。

第一,设立服务业创新专项基金。开展服务业创新试点企业评估,对于列入创新试点企业的,给予政策支持。服务业创新可以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界面创新、服务技术创新等。

第二,鼓励企业实行服务业制造化发展。倡导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专业化、模块化发展,鼓励企业申报服务标准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服务企业从个性化定制向大规模定制转型。

第三,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支撑平台建设。如信息、软件、金融、物流等产业,打造基础设施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如基础软件平台、金融工程平台、物流信息化平台、应用软件平台等),对列入重大项目建设平台的,从专项资金中按照比例给予3-5年建设扶植。

⒉转型之路:加快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

制造业服务化包含两种具体模式,一是业务主题转型模式,如大型制造企业逐步转变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供应商。二是价值链转型模式,是指制造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延伸,实现价值链升级。

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向服务业转型。通过对制造业收入和服务业收入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引导大中型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变。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进入行业关联度大的服务产业,成为本行业品牌、设计、营销网络等关键性服务的供应商。

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上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逐步把制造剥离,转移到中小制造企业,而自身发挥品牌、市场网络和创新设计方面的优势,从实物产品提供者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建立专项引导基金,对大型制造企业的重点服务化项目给予贴息或补助。对在服务化发展中起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制造业企业进行表彰,给予税收、培训、专项资金支持等。

⒊外包之路:推动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外包

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这一机遇,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大力发展高水平服务外包,为制造企业升级提供生产性服务,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协调发展。针对杭州市服务外包行业企业规模偏小,难以承担完整的大订单的问题,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以及服务外包企业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问题等,采取有效措施。

培育一批大型接包商,从人才培养、国际市场开拓、研发支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支持接包企业做大做强。

鼓励各类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培育战略联盟,通过战略合作承接国际高知识含量、高复杂性的服务业务。

以金融服务外包、软件外包、欧美外包为主,推动企业认证,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打响“国际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品牌。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如允许本地制造业企业在购买本地生产型服务时,按照一定的比例抵扣进项税额。

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力争做到行政环境的透明、产业政策的有效,维护经济机构间的信任和公共机构的诚信。

通过诸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登记手续等产业组织政策,建立起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环境。

⒋剥离之路:鼓励制造企业服务剥离

从杭州市制造企业利润结构和利润空间看,由于制造业总体处于产业链底端,利润空间有限,如果再把服务剥离出去是不很现实的,制造企业走服务剥离的道路有一个渐次推进的过程。目前,比较可行的选择是:

⑴非核心业务剥离。大型制造企业保留和发展制造业的核心价值创造环节,将辅助服务活动分离出来,让渡给专业的第三方服务业,或内部设立服务业专业公司,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主辅业分离。

⑵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针对政府部门、大中型国有企业承担社会服务的弊端,把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中应该社会化的服务剥离出去,形成一批专业化、社会化运作的服务企业。

⑶生产性服务企业自身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降低服务企业运行成本,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帮助被剥离企业降低成本。

⑷通过税收杠杆的调节和政府引导。如明确分离后的税负如高于原税额,高出部分由各地财政对该制造企业予以扶持补助鼓励主辅业分离等政策措施。

课题组成员:朱师钧(市发改委副主任、浙大杭州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江(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春、周丹

猜你喜欢
生产性物流业商务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物 流 业
江苏年鉴(2018年0期)2018-02-12 04:22:17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中国制笔(2016年1期)2016-12-01 06:47:30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经济与管理(2016年2期)2016-12-01 04:28:52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6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物流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3
商务休闲
中国商论(2012年16期)2012-02-03 01: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