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48例

2011-12-08 03:07孙金辉何成伟
医药导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神经痛水疱带状疱疹

孙金辉,何成伟

(浙江省奉化市人民医院1.药剂科;2.皮肤科,31550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常有明显的神经痛[1],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带状疱疹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且老年人及有免疫性疾病者发病率高,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带状疱疹如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易遗留持久的后遗神经痛,快速有效的治疗是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关键。但以往许多治疗方法疗效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探寻更合适的治疗方法。2009年5月~2010年4月,笔者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并与利巴韦林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96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不同程度的神经痛,符合《临床皮肤病学》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发病至就诊时间1~3 d;1周内无其他感染性疾病,且未服用或外用抗病毒药物;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按时复诊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8~67岁,中位年龄51.3岁,皮疹位于胸背部23例,腰腹部16例,四肢9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女各24例,年龄31~74岁,中位年龄53.2岁;皮疹位于胸背部25例,腰腹部15例,四肢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皮疹部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用灭菌粉末(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瓶10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9896)3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6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 7 d。

1.3 观察项目 观察并详细记录水疱停止产生、疼痛缓解、完全结痂及皮损痊愈时间,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疼痛消失;显效:水疱干涸结痂,疼痛明显减轻;有效:>60%的水疱干涸,疼痛减轻;无效:水疱干涸不明显(水疱干涸的数量<30%)或加重,局部疼痛无减轻或加重。有效率以痊愈、显效及有效的百分数合并计算。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停止产生水疱、疼痛缓解、完全结痂及皮损痊愈时间的比较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可见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水疱停止产生、疼痛缓解、完全结痂及皮损痊愈时间比较 d±s

表1 2组水疱停止产生、疼痛缓解、完全结痂及皮损痊愈时间比较 d±s

与对照组比较,*1 P<0.05,*2 P<0.01

组别 例数 水疱停止产生 疼痛缓解 完全结痂 皮损痊愈治疗组 48 3.48±2.73*1 4.03±1.64*1 5.72±2.02*1 10.48±2.95*2对照组48 4.69±2.17 6.67±1.51 6.93±3.08 13.96±4.87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贫血2例,乏力3例,其余未见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所致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引起带状疱疹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缺陷。当患者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受病毒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炎症,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后遗神经痛并会使病毒感染扩散[3-5]。带状疱疹治疗原则为抗病毒、减轻疼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7]。

单磷酸阿糖腺苷为抗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药,可以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从而抑制DNA合成。单磷酸阿糖腺苷进入细胞后,经过磷酸化生成阿糖腺苷二磷酸和阿糖腺苷三磷酸。抗病毒活性主要由阿糖腺苷三磷酸所引起,阿糖腺苷三磷酸与脱氧腺苷三磷酸竞争地结合病毒脱氧核糖酸聚合酶,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及病毒DNA的合成,同时抑制病毒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还能抑制病毒DNA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的活性,使阿糖腺苷渗入到病毒的DNA中并连接在DNA链3'-OH位置的末端,抑制病毒DNA的继续合成。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组水疱停止产生、疼痛缓解、安全结痂及皮损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疗效优于利巴韦林,而且不良反应少,表明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

[2] 谭开明,刘矗,李伟权,等.带状疱疹患者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52-53.

[3] 杨志芳.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01,23(1):31.

[4] 陈海林,王全权,宗芳,等.激光照射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护理学杂志,2009,24(3):41-42.

[5] 朱明仙.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50例[J].护理学杂志,2003,18(8):630.

[6] 李兆武,李亚芳.带状疱疹10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16(24):26.

[7] 张莉,宋海燕.带状疱疹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3,5(5):1008.

猜你喜欢
神经痛水疱带状疱疹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