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
(华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从历史地域特点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李卫国26
(华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从中华自然地域特点出发,探讨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及趋势。认为外部屏障成就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民族体育文明;内陆条件则奠定了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基础;民族分布格局和内向发展特征,造就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的历史趋势。
民族传统体育;地理环境;中国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中华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历史表明,除了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影响,多样的历史地域特点也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起源及形成的自然和历史地域特点,以期为进一步繁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参考。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远古先民就生息、繁衍在亚洲大陆中、东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之中。由于中生代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等大陆板块运动,造就了自青藏高原向东南沿海呈阶梯式倾斜的地貌。从最高的青藏高原,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淮河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其间的丘陵和山地,组成了中华民族天然的山地丘陵屏障[1]。
在陆地之东则濒临世界上最大的海域太平洋,近海则包括今天的鄂霍次克海、鞑靼海峡、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在过去的数千年中,中国历史文献中虽然留下了一些关于秦始皇派徐福渡海求仙丹、东晋法显东渡、元军远征日本和爪哇以及明代郑和下西洋等航海活动的模糊、零碎的记载[2],但总体说来,在近代航海业兴起以前,太平洋成了中华民族同外界交往的天然水上障碍。
就陆地而言,也存在着许多陆路交通工具难以逾越的障碍:东北的外兴安岭和大、小兴安岭一带,山峦重叠,遍布原始森林;北方是呈荒漠、戈壁和草原景观的蒙古高原,这里是中华先民向北发展的障碍;西北耸立着帕米尔高原和阿尔泰山、天山等常年积雪的连绵山脉,阿尔泰山和昆仑山之间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历史上被内地人视为畏途,直到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才逐渐开辟了一条与中亚乃至欧洲通商的“丝绸之路”;西南与今天的尼泊尔和印度之间横着青藏高原,从西北向西南耸立着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等巨大山系,这些至今也是陆路通往西方很难逾越的巨大屏障。
这种海上一面受阻、陆上三面屏障所导致的相对封闭的地貌特征,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造成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正面影响是,古代域外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一些军事活动无法影响到这一地区。这就给中华民族及其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立发展提供了近2 000年的宝贵时间,使中华大地得以形成了华夏民族的主体族群和主流体育文化,同时为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独立的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传统体育文明也因此成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之一。具有技击和保健作用的武术与养生体育、具有娱乐功能的球类运动以及具有地域和民俗时令特点的民俗体育等,正是中华古代民族传统体育典型的代表[3]。泽国水乡的南方、高原叠嶂的西南、茫茫草原的西北、白雪皑皑的东北,都诞生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与民族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负面影响则表现为,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古代中华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难以选择外向型发展方式,形成了闭关自娱的保守观念。从历史上看,除了北匈奴、西突厥、契丹的一部分(西辽)迫于汉、唐和金朝的强大军事压力以及蒙古早期的4大汗国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而通过漫长、艰难的西北和中亚通道走出了这一区域外,绝大多数部落或民族都选择了内向发展的方式,很少有族群或部落,集团式地离开这个区域,更不用说各个民族在体育文化方面的对外交流了。当然,主体的体育文化交流还是随着强大政权的建立而有所表现,如汉代、唐代等通过自己强大政权的威慑而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也包含了体育文化方面的内容,但绝少中华大地各少数民族传体育文化的内容[4]。诚然,今天的华侨、华裔已遍布世界各地,为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学者统计,大约有四千多万人[5],但移居海外的华人只占中国总人口极小部分。
中华各民族之所以主要选择了内向发展的方式,不仅是受到中华地域外围天然阻隔的限制,也与这一封闭区域内部的地理特点密切相关。
一方面,中华大地这一地理单元地域广阔,内部阻隔较小,这给中华各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族群之间体育文化活动交流的便利条件。
就面积而言,这一区域有1 000多万km2,比整个欧洲还要大。这里地势多样,资源丰富,在古代人口和资源压力较小的情况下,生存环境具有较大的空间,因此似乎也没有必要向外发展,这和地中海沿岸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欧洲各国形成鲜明对比。
从内部交通来看,这里虽然呈阶梯地势,也有众多的山河阻隔,如祁连山、贺兰山、阴山、黄河、长江、秦岭、巴山等等。但是,跨越这些障碍比向蒙古高原以北、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以西、云贵高原以南以及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以东发展的困难要小得多。所以相对来说,这种自然地理条件还是给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带来了便利。
中华地域地理单元内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具有内向凝聚力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分布格局。地处这一区域中、东部的黄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分布着小山、丘陵和面积辽阔、土地肥沃的平原。所以这里是石器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这里形成了史前两大交相辉映的农耕文化圈,即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稻作文化圈和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旱作文化圈[6],同时,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华原始体育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起源、发展的摇篮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中心地区。如从生产活动和军事战斗技能中转化出来的一系列传统体育活动形式,以跑、跳、投为主要形式的“田径”项目以及游泳、跳水,甚至角抵、举重等,都是产生于这一文化区域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7]。
秦、汉时期,汉族逐渐占据了年均400 mm雨量的地区,即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宜农地区,形成了以汉族农耕文化为中心,以周边少数民族的游牧、渔猎和原始农业文化为边缘的民族文化分布格局,这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地理环境与民族的分布格局也导致了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交流的必然。这是因为,少数民族已经被排挤到边疆地区,进一步外向发展有难以逾越的天然障碍,只有通过互市贸易、朝贡赏赐、战争掠夺等多种途径从汉族地区获取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还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体育活动在内的文化交流。如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中原汉族体育文化影响的事件“胡服骑射”就是很好的例证。再如所谓“五胡”、辽金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和明清时期的满族等具有边疆民族特点的体育文化与中原地区体育文化的交流,也是因为受中华大地的内陆条件的影响。而正是这一因素,使得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交流始终没有中断[8]。
特殊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基本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在都市中,球类、棋类、保健养生以及其他体育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俱乐部式的体育社团组织大批涌现,使市民体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军事斗争的需要,骑射和以拳术与使用器械的各种体育技能为中心的武艺训练体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相扑、“田径”运动和水上运动也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9]。
中华各族在独特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分布格局和内向发展特征,必然导致各民族之间的接触、交往和融合,从而使不同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的接触、交往和融合成为可能。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种融合的最终结果是以汉族为核心的多民族体育文化共存和进一步融合。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众多少数民族的融入,同时也不断丰富着中华传统的主体体育文化,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以后,其传统的体育活动也被融入到汉族的体育文化之中。可以说,不同民族的融合,在使汉族壮大的同时,也使汉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具特色。如北方草原民族因其“骠悍之性,尚武之风”而发展出了骑射、马技和摔跤活动;而南方地区“喜祀雷神”的少数民族特别发展出了以祀龙为主的竞龙舟活动[10]。可见,民族的融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形成有密不可分的作用。
自夏代开始,华夏族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向周边扩张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就不断地交替进行,最后是华夏汉族遍布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地方。由于汉族人口众多,自身形成的传统体育文化发达,加上秦汉王朝及后来统治者不断对当地民族采取强制同化政策,逐渐在体育文化上同化了相当数量的氐、羌、巴、蜀、楚、吴、越、哀牢等民族,使汉族在扩张发展空间的同时,体育文化也更加丰富。在此后的三国、魏晋、隋、唐、宋、明等汉族王朝统治时期,对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的同化过程仍在继续进行。
自东汉,特别是魏晋以来,北方和东北的少数民族屡次南下掠夺、内迁或者靠武力入主中原,在这里建立政权,如辽、金、元、清。尽管匈奴蒙古、满等民族实现了逐鹿中原的梦想,有的还曾对汉族采取过野蛮、残酷的强制同化政策,但由于他们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也占少数,最终都程度不等地融合到人口众多、文明程度较高的汉族。而其传统的自身的体育活动也被逐渐地融入到了中华汉族体育文化中。其突出表现为:各项传统体育活动的技术技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规则方法也较之前详尽;民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迅速增加,民间体育活动空前活跃。从体育项目的发展看,除个别项目如球戏等渐渐衰落外,大多数继承了古代传统的体育活动内容,多数项目的运动水平都有明显提高,规则更加完善。如武术热潮空前高涨,射箭、摔跤持续发展,水上和冰嬉活动异常活跃,儿童体育蓬勃兴起,保健养生术广为应用,棋类活动高峰迭起……所有这些,都反映着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已经交汇、融合成为东方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11]。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各族真正整合成了稳定的政治整体和多族群统一体,即中华民族,造就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从而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 任美锷.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 3版(修订).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 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学会. 海洋——我们民族留下的记忆[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3] 崔乐泉. 从远古走向未来 从神州走向世界——中国体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群言,2001(10):8-10.
[4] 罗时铭. 试论秦汉时期中国体育的对外交往[J].体育科学,2009(10):28-32.
[5] 马丁·雅克[英]. 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 张莉,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6] 蔡凤书,宋百川. 考古学通论[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
[7] 崔乐泉. 考古学与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J]. 南方文物,2008(2):127-134.
[8] 杨向东. 中国体育通史:第2卷[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9] 崔乐泉.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体育[J]. 科学之友,2008(6):32-33.
[10] 孙江涛. 浅析地理环境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形成的影响[J]. 邢台学院学报,2005(6):85-86.
[11] 李季芳,周西宽,徐永昌. 中国古代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LI Wei-gu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Starting with the natur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the author probed into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external barriers have made the world only ancient national sports civilization that has never been interrupted; inland conditions have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round the region; the n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nwar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have set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the fu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geographical environment;China
G80-05
A
1006-7116(2011)03-0125-03
2010-09-22
李卫国(1969-),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与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