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定位及发展战略

2011-12-08 13:37姜允哲
关键词:朝鲜族竞技传统

姜允哲,姜 成

(延边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一、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与定位

近年来,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与朝鲜半岛体育文化不断接触和发展,又在中国主体文化的不断影响下,呈现出既冲突又融合的现象,所以对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进行定位,是一个既值得关注又有必要去解决的问题。

回顾一个半多世纪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它历经了满清王朝的没落、民国时期的动荡和新中国带来的希望。不论是在什么年代,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始终是一支独秀,即使是在抗日时期,中国朝鲜族也会利用足球比赛,在队员的护腿板里隐藏信息用以传递情报,这在国内其他少数民族中是十分罕见的。

(一)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民族性

体育文化之所以有价值和值得发扬,就在于它有助于形成进取性道德和竞争心,有助于克服懦怯、乖巧、卑劣等缺乏竞争能力者的心态,从而纠正我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平衡状态,对于改善我们个人的和民族的精神素质及身体素质,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起到它自己的作用。[1]这种作用是深刻的,是一个民族体育文化存在的意义所在。

体育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自己的族群当中有着相同的民族认同。遗憾的是在我国体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朝鲜族在体育文化上把握不够,导致朝鲜族体育文化出现边缘化、泛化、倾向化现象,特有的体育文化内涵没有充分地表现出来。特有的体育文化内涵偏指朝鲜族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中国朝鲜族是跨境民族,在与朝鲜和韩国进行体育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三者之间族源相同,语言沟通没有障碍;三者分别处于不同国家,体育文化在冲突与变迁中嬗变成三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相互之间值得借鉴的东西很多;在地域上三者相互毗邻,能为三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便捷条件。这些优势都是潜在的,需要中国朝鲜族去挖掘、整理。中国朝鲜族在与朝鲜半岛进行体育文化交流时,只注重借鉴和引进,不重视整理和融合。所以,中国朝鲜族在引进新的体育项目时,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普及和重视之前,处于领先地位,而一旦在国内普及和重视起来,其优势地位就会轰然倒塌,而不是渐渐失去优势地位。这在国内可能也是少见的特殊体育文化现象。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借鉴和引入的体育文化要结合中国朝鲜族的实际情况吸收和消化它。

另外,中国朝鲜族在考虑自身体育文化发展时,应把朝鲜族体育文化放到国家体育文化的框架内。易剑东在《体育文化学》中谈到:民族体育文化越是独立发展,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差异就越大,进行交流的可能性就越大。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谈到奥林匹克与民族体育文化的关系时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2]从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的角度思考,这段话可以解读为: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要强化自身文化特色,在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交流中,保持和宣传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对于外来体育文化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己发展。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就是缺少这种交流的能力,今后,中国朝鲜族应加强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同时又要强化自身体育文化特色。

(二)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定位

对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定位,是通过对朝鲜族体育文化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从宏观上了解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发现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而对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民族性的阐述,则是对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升华。它是透过表面现象,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我们把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定位分为层次定位、服务定位和目标定位三个部分。

1.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层次定位

中国朝鲜族体育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可取的地方,例如在发展朝鲜族竞技体育时,体育行政部门对竞技体育的目标是“立足省运会,面向全运会”,这种目标使得朝鲜族体育行政部门把目光放到那些“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上,过于注重金牌效益产生的社会效益:第一,它偏离了竞技体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第二,它不符合朝鲜族竞技体育项目的布局;第三,体育项目更换频繁,难以保证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补充。从深层意义上,是层次定位出现了问题,即过高地估计了朝鲜族竞技体育的现实。中国朝鲜族体育的地方行政权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它隶属于吉林省体育行政部门。此外,由于民族和地域的优势,中国朝鲜族与朝鲜半岛在体育文化领域交流频繁。因此,对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层次定位为:是中国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体育文化。

2.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服务定位

在对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定位过程中,可以推断出中国朝鲜族聚居区就是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直接服务对象。所以,对于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定位是:立足延边,带动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发展,为省和国家体育事业做贡献。

3.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目标定位

在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层次定位和服务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自身特点,总结出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目标定位是: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在整体上对全国有一定影响力,部分竞技体育项目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争取国内一流水平;社会体育向市场化、产业化、生活化过渡;学校体育以青少年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挖掘、整理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朝鲜半岛体育文化,力争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有朝鲜族鲜明特色的体育文化。

二、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

应在对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背景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全方位地制定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

总体发展战略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国家战略机遇,把增强体质、提高国民素质和改善群众生活结构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走体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协调、传统项目和优势项目共同发展的道路,积极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开创新时期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而努力奋斗。

(一)社会体育文化发展战略

1.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乡镇为重点抓好农村体育,积极贯彻 “亿万农民健身工程”;以社区为重点抓好城市体育工作,继续以争创“体育先进社区”为切入点,推进体育进社区活动。群众体育活动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

2.重视中国朝鲜族社会体育现状调研工作,科学审视社会体育发展的利与弊,不断深化社会体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使社会体育运行机制与发展趋势保持步调一致。近年来,在中国朝鲜族聚集地区,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行为越来越多,社会体育活动逐渐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过渡,呈现出组织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内容生活化等三大新趋势。[3]这与以往开展的朝鲜族社会体育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对朝鲜族社会体育现状作调研,在此基础上,革新社会体育运行机制,使之符合朝鲜族社会体育文化发展规律。

3.继续完善具有独立法人的一级单项体育协会,积极引导州体育局代管的二级单项体育协会社会化、市场化,鼓励建立其他单项体育协会,丰富单项体育协会文化内涵。

4.制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体育市场管理条例,规范体育市场秩序,使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结合延边实际情况,制定体育市场管理条例。由地方体育行政部门负责体育市场管理工作,工商、公安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配合做好体育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管理范围确定为以体育项目作为经营活动的场所及与体育有关的经营活动。管理职能确定为对以体育项目作为经营活动的场所、与体育有关的经营活动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审批、管理、监督、法律责任等,并组织协会、专家、行政部门建立论证机构,分离发证和论证过程,加快体育市场管理进程。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要严格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获得上岗资格,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认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体育运动学校和大学体育专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第二步,由社会体育行业的资深人士、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官员和地方体育学院专家共同进行资格认证;第三步,由体育行政部门颁发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暂时缺乏资质的级别送省或国家培训。

(二)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战略

1.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以学校为重点抓好青少年体育,大力发展中国朝鲜族学校的各类体育活动。从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增强体魄、达优争先”为目标,大力推进“大课间”活动,使学生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

2.由地方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划和需要,把关审批朝鲜族学校申报的特色体育项目,切实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把竞技体育中的各种有效的赛制引入到学校体育中来,以学校为突破口,不断完善联赛体制,以增加赛事经验。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校体育的文化内涵,也可以为培养朝鲜族竞技体育后备力量打下坚实基础。

3.战略调整中国朝鲜族学校专项体育教师的分配比例。学校和教育部门在选拔和录用体育教师时应该慎重考虑项目布局,除了重点考虑特色项目和传统项目的师资以外,还要适当考虑基础性项目师资的引进工作,以利于朝鲜族学校体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4.要把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朝鲜族学校的第一阵地。要把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朝鲜族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中来,在学校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使学生平时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进而逐步达到振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

(三)竞技体育文化发展战略

1.要打破传统的竞技体育的培养模式,切实建立“三位一体”且有机联系的竞技体育新型模式。当前,中国朝鲜族青少年训练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体教联合少儿体校,体育部门负责学生的训练,教育部门负责学生的教学。第二种是教育部门办的具有体育特色中(小)学,教育部门负责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第三种是体育部门办的青少年体校,体育部门负责学生的训练及其管理,学生则集中在体校或分散在几所中(小)学中就读。[4]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传统竞技体育培养模式确实起到过很好的效果。但现在中国朝鲜族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好转,国内高校又降低入学门槛,更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大学里读书。可以说传统竞技体育培养模式赖以生存的生源,正在不断地流失。传统竞技体育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

“三位一体”竞技体育培养模式中的“三位”是指把中国朝鲜族竞技体育放到业余体校、学校和社会中去,以业余体校为主,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为辅;“一体”是指这三个部门避免各自为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竞技体育培养体系。业余体校要以“出口带动入口”,切实有效地解决运动员出路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展。除了向省级以上部门输送人才外,重点要处理好剩余运动员的出路问题。有两个途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与高校合作,把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以上的运动员积极向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推荐和输送。这样既可以解决问题,又可以起到带动基层运动队的作用。二是把没有达到国家二级的运动员培养成中小学体育教员或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2.培养运动员应“以人为本”,育人夺标。坚决杜绝只重视训练,而忽视人性教育的现象,从而尽量避免那些在运动寿命黄金时段没有得到系统教育的运动员退役后在就业与生存问题上出现隐患。“体教结合”是以 “以人为本”为原则,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国内许多高校已证明了它的可行性。“体教结合”不仅要遵循体育发展的规律,而且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益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树立先“育人”,再“夺标”理念,为实现中国朝鲜族竞技体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要打破“重体轻教”的落后体育观,从地方行政部门抓起,保证竞技体育训练在各个层面做到“以人为本,体教结合,育人夺标”。

3.加强对竞技体育的宏观控制,更好地利用竞技体育的有利资源。鉴于当前中国朝鲜族竞技体育的现状,结合延边地区各县市的竞技体育特点,合理规划竞技体育项目格局,发挥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控制机制,使各市县在保留自己的特色的基础上增加竞争意识。地方行政部门应要求中国朝鲜族体育工作人员树立起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因为地方体育科研能力差,教练员水平较低,训练条件不好,所以应积极向上输送好的体育苗子。在竞技体育资源紧缺的条件下,逐步提高现有朝鲜族教练员的综合素质,由经验型逐步转化成专家型,注重体育科研成果与实践相结合。地方高校与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以往合作领域较小,今后要加大相互之间的合作领域,共享两家竞技体育资源,特别是在体育科研和训练方面,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共同发展地方竞技体育文化。今后,对中国朝鲜族竞技体育的宏观决策上,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在重视基础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发展重点体育项目;二是传统项目与优势项目结合发展;三是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相结合。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战略

1.在地方政府的带领下,民政、教育和体育行政等部门形成合力,多渠道筹集基金,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投入力度,大力普及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建立健全朝鲜族传统体育管理机制。

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有四点措施:第一,多途径集资,争取给每个朝鲜族学校配备相应的民族传统体育器材,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硬件条件。第二,加大行政手段调整地方的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并在其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成为必修课程,[5]保证在每个朝鲜族学校都能开展;第三,通过行政手段确保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各级运动会上得以开设,并保证参与的人数;第四,在实现上述三点后,最关键的是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的监管机制,并用此机制对学校中民族体育文化的开展进行监管。从竞技体育的角度有三点措施:第一,通过上述措施,朝鲜族传统体育的参与人口自然会增加,将会缓解运动选材的问题。第二,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还没有运动员等级定级制度,即使运动员有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也不能得到认可,使其积极性和信心大受打击。因此,解决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员的等级问题成为当务之急。第三,探索、解决运动员未来就业问题,例如解决运动员的等级问题后,更多的国家二级运动员报考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成为可能。

2.以民俗体育旅游为平台,向外界展示中国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民俗体育旅游的同时,在旅游景点增设传统体育的表演,向外界宣传中国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现在国内很多的少数民族都把自己的传统体育结合到民俗旅游上,以此来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色,既给传统体育项目带来了新生力量,又发扬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朝鲜族还应该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点,将传统体育和民俗旅游相结合。我们可以把民俗旅游当做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突破口,使民族传统体育向市场化、社会化过渡,建立健全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五)体育科研发展战略

1.积极挖掘、整理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朝鲜族地方高校体育科研所应承担起挖掘、整理朝鲜族体育文化遗产的重任,调查现阶段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展现状,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挖掘和整理中国朝鲜族近现代体育史料,结合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对一些不够规范或不科学的项目进行改革,增强科学性,提高运动技术,制定竞赛规则,使其逐步走向制度化、社会化”。[6]朝鲜族地方体育行政组织应积极与地方高校体育科研所合作,在发展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时,充分借鉴地方体育科研所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2.为朝鲜族体育实践服务。朝鲜族体育科研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朝鲜族体育。地方高校通过多年的努力,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对朝鲜族体育各个领域的一般性考察,现在正尝试从一般性考察向深层次的理性研究过渡。目前我国朝鲜族体育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研究实力不断增强,但由于朝鲜族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与地方高校体育科研所没有直接业务往来,研究成果没有得到朝鲜族地方体育行政组织的认同。他们参考的体育科研资料一般来源于省级相关科研机构,大多数都是竞技体育方面的资料,而社会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科研资料不足,这部分科研资料朝鲜族地方高校体育科研所早已完成。这一点暴露出朝鲜族地方体育行政组织在工作机制灵活性上的不足,因此应调整工作思路,整合体育科研力量,合理利用体育科研资源,让朝鲜族体育科研为体育实践服务。

3.加强朝鲜半岛体育文化研究工作。随着我国朝鲜族体育科研实力的不断加强,对朝鲜半岛体育文化的研究也随之深入,中国朝鲜族体育科研工作具有其语言、地域和研究条件的优势,可以预见到我国朝鲜族体育文化与朝鲜半岛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及我国体育文化与朝鲜半岛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将成为我国朝鲜族体育科研的主流方向。这类研究不仅可以为朝鲜族竞技体育乃至全国部分竞技项目训练提供新发现,还可以为丰富朝鲜族体育文化内涵提供理论参考。中国朝鲜族地方体育行政组织要充分认识这一点,深化与地方高校体育研究所的多方位合作,尽快使朝鲜半岛体育文化研究工作全面启动。

三、结语

对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进行定位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对现阶段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进行整体评价,也更是为了明确发展目标,正确制定中国朝鲜族体育发展战略。然而,实现体育发展战略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合作和努力,行政部门应该树立全局意识,科学决策,严格管理,动员社会力量研究加快发展我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长效机制,进而实现朝鲜族体育文化的稳步发展。

[1]高尔泰.关于“体育文化”的一些思考[J].学术月刊,1987,(10):21-27.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02.

[3]金基浩.在全州社会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6.10.16.

[4]苗涛.延边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D].延吉:延边大学,2004.

[5]孙继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04.

[6]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09.

猜你喜欢
朝鲜族竞技传统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KORE A TOWN
朝鲜族妈妈的心里话
花与竞技少女
中国朝鲜族民俗的形成与演进
同台竞技